攻擊型核潛艇

沒有裝備戰略核導彈的潛艇

攻擊型核潛艇是沒有裝備戰略核導彈,不是用於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而主要以各種常規彈頭的潛射戰術導彈及魚雷為主要武器,用於執行搜索,護航和攻擊等任務的核潛艇。與之區別的是戰略核潛艇,即裝備戰略核導彈,主要用於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的核潛艇,航母戰鬥群和水面艦艇編隊,為戰略導彈潛艇、航母戰鬥群或海上機動編隊掃清航道,以及戰略戰役偵察、海上護航、破壞敵方交通線等。攻擊型核潛艇的噪音降至90分貝左右就可以“淹沒”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就不是當代聲納所能偵測的。

分佈國家


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一樣,主要分佈在中、美、俄、英、法這五個常任理事國家。

中國

中國相對於其它四國核潛艇相對較晚,到21世紀已知道的有091與093兩代型號的攻擊型核潛艇。
091型核潛艇(北約代號漢級潛艇)是中國海軍的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最早下水的一級核動力潛艇。共製造了5艘,命名為長征1號~5號(舷號:401、402、403、404、405)。
2009年4月23日,在青島附近黃海海域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檢閱式上,091型“長征3號”潛艇接受檢閱。
在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091型核潛艇建造完畢后,中國科研人員在對091型核潛艇進行升級改造的同時,也開始了新型核潛艇的研製準備工作。根據國外媒體報道,093型攻擊核潛艇立項於二十世紀90年代中後期,1998年前後進入總體建造階段,2001年建成下水,2003年左右開始海試。2007年7月在軍方舉辦的“解放軍新時期成就展”上,093新型核潛艇以模型與照片的方式公開展出,隨後中央台曝光了胡錦濤主席為新型核潛艇入役授軍旗儀式的畫面,證明093型核潛艇首艇已正式服役,並形成了戰鬥力。

美國

美國是最早發展攻擊型核潛艇的國家,1954年就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至21世紀已發展了六代共13個級別,100多艘。第一代是“鸚鵡螺”級和“海狼”級,1954年服役,各建1艘,主要是試驗用。“鸚鵡螺”級長97.5米,水下排水量4040噸,水下航速40節;“海狼”級水下排水量4110噸,潛深200米,艇員105人,裝6個魚雷發射管。
第二代為“鰩魚”級,共4艘,1958年服役。該級艇是第一型批量建造的核潛艇,其水下排水量2861噸,水下航速25節,潛深220米,艇員87人,裝8個魚雷發射管。
第三代為“鏗魚”級,共6艘,1961年服役。該級艇是第一次使用水滴型線型的艇體,第一次採用裝在指揮台圍殼兩側的水平舵。該艇水下排水量3513噸,裝6個魚雷發射管。
第四代為“長尾鯊”和“鱘魚”級,分別造了13艘和37艘。“長尾鯊”級1968年服役,水下排水量4300噸,潛深300米,裝4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反潛導彈、反艦導彈;“鱘魚”級1975年服役,水下排水量4640噸,潛深400米,裝4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反潛導彈、反艦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這一代潛艇的主要特點是:建造數量多,多達50艘,首次採用HY-80鋼,使潛深增大1倍,達400米;首次採用主、輔和應急三套推進裝置;首次將魚雷發射管從艇首移至中部;首次裝有多用途綜合聲納和水下射擊指揮系統;首次裝備反潛導彈、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從魚雷管發射),使潛艇具備對艦和對地攻擊能力。
第五代為“洛杉磯”級,1976年服役,也是現役數量最多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一共建造了60多艘,水下排水量為6900噸,水下航速30節,潛深450米,艇員127人。裝4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反潛導彈、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該級艇的主要特點是:雜訊小,安靜性好,隱蔽性強;水下航速高,潛深大。1989年起首次裝備“戰斧”巡航導彈垂直發射裝置,裝彈量達12枚,另外還可以裝12枚備用導彈和魚雷。12具導彈發射管位於艇首部內外殼體之間,由位於非耐壓艇體中的水密發射筒發射,海灣戰爭中該級艇成功的發射了十幾枚“戰斧”導彈。
攻擊型核潛艇
攻擊型核潛艇
第六代是“海狼”級,1989年建造,9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該級艇長99.4 米,水下排水量9150 噸,是美國性能最先進、耗資最大、噸位最大的一級艇。其主要特點是:艇體設計獨特,長寬比較小,能穿透較厚的北極冰層;安靜性較好,艇體裝有吸聲塗層;水下航速高,可達35 節;作戰指揮控制系統先進;武器裝載量大,魚雷和導彈的攜載量可達50 枚。
美國最新型的攻擊核潛艇是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由於世界局勢與美國海軍作戰需求的轉變以及自身昂貴的造價,美國海軍在冷戰結束前進行的最後一個攻擊核潛艇計劃“海狼”級的量產計劃在1992年遭到取消,僅前三艘付諸建造。1991年起美國海軍開始籌劃另一種排水量、價格均比海狼級低的新一代攻擊核潛艇,作為“海狼”級取消后的替代方案。最初此計劃被稱為“百人隊長”級(Centurion Class)攻擊核潛艇,美國海軍希望其成本能壓低至海狼級的2/3。爾後此計劃的產物就是“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未來將是“洛杉磯”級核潛艇的後繼者。
美國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

前蘇聯

前蘇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製攻擊型核潛艇,已經發展了四代。
第一代為N 級,1958 年服役,到1963 年共造13 艘。該級艇長109.7 米,水下排水量5000 噸,水下航速30 節。
第二代為V 級,分V-1、V-Ⅱ和V-Ⅲ三個型號,首艇1966 年建成。其中,V-1 級有16 艘服役,V-Ⅱ級有7 艘服役, V-Ⅲ級到1990 年有23 艘服役,這樣,V 級艇共有46 艘服役。V-Ⅲ級艇1984 年開始服役,21世紀仍在建造。該艇水下排水量6000 噸,潛深400 米,裝6 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反艦或反潛導彈。
第三代是A 級,1983 年服役,同級6 艘,水下排水量3300 噸,水下航速高達42 節,潛深可達600~900 米,艇員60 人,裝6 個魚雷發射管,可攜20 枚備用魚雷,並能發射SS-N-15 導彈,A 級艇是世界上航速最快、潛深最大的一級潛艇,21世紀其他的反潛潛艇和魚雷都還達不到如此高速,更無法在如此深的海底進行活動,因而A 級艇被認為是性能最好的艇之一。
第四代是“塞拉”、“麥克”和“阿庫拉”級,它們都是80 年代中期以後服役的艇。“塞拉”級又稱S 級,1984 年開始服役,到1995 年將達33 艘。該級艇水下排水量7200 噸,水下航速32 節,潛深達540 米,裝6 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SS-N-21 巡航導彈。“麥克”級又稱M 級,1985 年開始服役,水下排水量9700 噸,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攻擊型核潛艇。該艇水下航速35 節,裝6 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SS-N-21 巡航導彈或反潛導彈。1989年4 月7 日,唯一的一艘M 級潛艇因電氣短路事故沉沒,包括艇長在內的42名艇員全部遇難。“阿庫拉”水下排水量8000 噸,武器配備與性能和其他兩級相似。

俄羅斯

2014年6月17日俄海軍第四代攻擊潛艇885型首艇北德文斯克號在北方船廠舉行升旗儀式,標誌著其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該艇1993年12月21日開工,2010年6月15日下水,2013年12月30日交付俄海軍,建造總共花了接近21年。俄軍認為北德文斯克號靜音性能不遜於美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英國

英國的核潛艇技術較為先進,最新型的機敏級核潛艇採用浮筏減振技術,艇上所有推進設備和輔助機械設備,包括汽輪機、減速齒輪裝置以及冷凝器等都被裝在減振基座上,起到了良好的減振和降噪作用。此外,“機敏”級還沿用了“特拉法爾加”級採用的先進泵噴式推進裝置,並且潛艇的外表面敷設了消聲瓦。總之,泵噴式推進裝置、消聲瓦以及筏型減振基座的應用,使潛艇的雜訊只有100分貝,性能優於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與法國紫寶石級。

法國

英國和法國都發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核潛艇,其中尤以法國的紅寶石級最為著名。這級艇1983年開始服役,水下排水量只有2670噸,是世界上噸位最小的核潛艇。它的水下航速為25節,潛深300米,有66名艇員,裝備4個魚雷發射管,艇上備有18枚魚雷,同時還可使用魚雷發射管發射飛魚反艦導彈。
法國最新型號的攻擊核潛艇是紫寶石級,“紫寶石”是為滿足法海軍新的作戰使用需要而產生的。它是在“紅寶石”號原型基礎上的改進之作。“紫寶石”艇體改成水滴形設計,艇艏更加圓滑,這既有利於降低水下流體雜訊,有利於提高潛速。相對於紅寶石級,改進型“紫寶石”艇長增加到73.6米,水上排水量增加到2410噸,水下最大航速增加到28節,最大潛深增加到350米,自持力增加到70天。“紫寶石”艇的螺旋槳由“紅寶石”的5葉槳改成7葉槳,極大地改善了由螺旋槳產生的空泡雜訊。其動力系統又大量採用降噪措施。這樣“紫寶石”的雜訊水平便由“紅寶石”的125分貝下降到115分貝,與海洋背景噪音相差不多。

優點


現代攻擊型核潛艇是採用核動力推進,但並不發射核導彈的戰術潛艇,所以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對它沒有約束力。由於核動力裝置具有續航力幾乎沒有限制的巨大優點,所以使這種潛艇可以毫無顧忌地長期在水下航行,跟蹤敵方潛艇或水面艦艇,必要時發起突然襲擊。原來的攻擊型核潛艇武器比較單一,後來發展到可以裝備各種導彈之後,成了一個綜合多用途的水下攻擊平台,實際上它完全可以取代戰略導彈潛艇、巡航導彈潛艇、常規潛艇等各種潛艇,所以,發展前景非常廣闊。21世紀,印度等國正在致力於攻擊型核潛艇的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