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銅鼓賽神來

河瀆神·銅鼓賽神來

《河瀆神·銅鼓賽神來》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創作的一首詞。全詞雙片八句四十九字,抒寫別離容易會面難的怨艾。

作品原文


河瀆神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裴回⑴。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⑵。
離別艣聲空蕭索⑶,玉容惆悵妝薄。青麥燕飛落落,捲簾愁對珠閣⑷。

作品註釋


⑴“銅鼓”二句——銅鼓敲響,賽會迎神來了;滿庭院的旌旗羽蓋來回飄揚。銅鼓:古代南邊少數民族的樂器,如坐墩,中空,滿鼓皆有細花紋,四角有小蟾蜍,兩人抬著走,擊之聲如奢鼓。《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在交趾(今越南一帶)得駱越銅鼓。賽神:賽神會,又稱“賽會”。唐代風俗,在神誕生之日,具備儀仗、金鼓、雜戲等,迎神出廟,周遊街巷。幡(fān番):一種窄長的旗子,垂直懸掛。蓋:荷蓋,像傘一樣的儀仗器物。裴回:同“徘徊”。這兩句寫賽會的熱鬧場面。
⑵“水村”二句——水村裡、江邊上,好像風行雷過,楚山煙霧消散,清麗如畫。浦:水濱。風雷:形容迎神之車馬聲如鳳雷震蕩。
⑶艣聲——離別時船槳擊水的聲音。艣(lǔ魯):大船槳,用人搖動而撥水,使船前進。
⑷“青麥”二句——麥色青綠,燕子自由地飛來飛去,女主人公在珠閣之上,捲起簾幕,愁對春景。青麥:麥青時節,約夏曆三月。落落:形容燕子飛行悠然自在的樣子。珠閣:華麗的樓閣。“捲簾愁對珠閣”應理解為在珠樓中捲簾愁對簾外春色。

作品評析


這首詞是寫別易會難的怨艾。上片初看是寫賽神會的盛況:山村江浦,銅鼓聲聲,幡蓋陣陣,車馳風雪,何等熱鬧。賽會一過,煙開雲散,楚山歷歷,何等空寂。這雖只是就題寫來,而卻別有深意:以賽會的兩個場面,喻神之來去自由,反襯出人別易會難,去而不歸。可以說這幾句是從旁以橫筆鋪寫的。
下片則是中鋒縱筆,抒寫人情。“離別”句是追憶蘭舟送別的苦況:艣聲似也因惜別而蕭索,襯托別情難耐;“玉容”句寫女主人公因離別而惆悵消瘦。末二句寫她深感聚首不易,後會難期,懷遠之時,捲簾只有空閣相對。而暮春三月,麥草青青,紫燕雙飛,更使她觸景傷懷,倍增其怨。《栩庄漫記》評道:“上半闋頗有《楚辭·九歌》風味,‘楚山’一語最妙。”

作者簡介


溫庭筠(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綯,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為隋縣尉。徐商鎮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段成式、韋蟾等唱和。後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士。竟流落而終。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溫庭筠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然題材狹窄,多寫婦女離愁別恨之作,簡潔含蓄、情深意遠,但傷之於柔弱穠艷。在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