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莖小苦蕒

抱莖小苦蕒

抱莖小苦蕒(學名:xeridium sonchifolium (Maxim.) Shih)是菊科,小苦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根垂直直伸,根狀莖極短。莖單生,直立,莖枝無毛。基生葉蓮座狀,匙形、長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鋸齒,側裂片,半橢圓形、三角形或線形,邊緣有小鋸齒;全部葉片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含舌狀小花。總苞圓柱形,苞片外層及最外層短,卵形或長卵形,舌狀小花黃色。瘦果黑色,紡錘形,喙細絲狀,冠毛白色,微糙毛狀,3-5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貴州。朝鮮、日本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00-2 700米的山坡或平原路旁、林下、河灘地、岩石上或庭院中。抱莖小苦蕒是喜陽植物,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具有較強的抗寒性和耐旱性對土壤條件的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的沙壤土載培為宜。

全草入葯,清熱解毒,有涼血、活血之功效。莖小苦蕒黃色花,花期長是地被景觀配製較好植物。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垂直直伸,不分枝或分枝。根狀莖極短。莖 單生,直立,基部直徑1-4毫米,上部傘房花序狀或傘房圓錐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無毛。基生葉蓮座狀,匙形、長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包括基部漸狹的寬翼柄長3-15厘米,寬1-3厘米,或不分裂,邊緣有鋸齒,頂端圓形或急尖,或大頭羽狀深裂,頂裂片大,近圓形、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圓形或急尖,邊緣有鋸齒,側裂片3-7對,半橢圓形、三角形或線形,邊緣有小鋸齒;中下部莖葉長橢圓形、匙狀橢圓形、倒披針形或披針形,與基生葉等大或較小,羽狀淺裂或半裂,極少大頭羽狀分裂,向基部擴大,心形或耳狀抱莖;上部莖葉及接花序分枝處的葉心狀披針形,邊緣全緣,極少有鋸齒或尖鋸齒,頂端漸尖,向基部心形或圓耳狀擴大抱莖;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含舌狀小花約17枚。總苞圓柱形,長5-6毫米;總苞片3層,外層及最外層短,卵形或長卵形,長1-3毫米,寬0.3-0.5毫米,頂端急尖,內層長披針形,長5-6毫米,寬1毫米,頂端急尖,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舌狀小花黃色。瘦果黑色,紡錘形,長2毫米,寬0.5毫米,有10條高起的鈍肋,上部沿肋有上指的小刺毛,向上漸尖成細喙,喙細絲狀,長0.8毫米。冠毛白色,微糙毛狀,長3毫米。花果期3-5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00-2700米的山坡或平原路旁、林下、河灘地、岩石上或庭院中。
抱莖小苦蕒是喜陽植物,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具有較強的抗寒性和耐旱性,對土壤條件的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的沙壤土生長更好。

分佈範圍


抱莖小苦蕒
抱莖小苦蕒
分佈遼寧(鐵嶺、瀋陽、大連)、河北(內丘、興隆)、山西(太原、陽曲婁煩沁縣、離山、垣曲芮城中陽霍縣永濟、晉城、五台、呂梁)、內蒙古(大青山)、陝西(靖邊、安康、米脂、綏德、勉縣)、甘肅(平涼、天水、蘭州、武山、文縣、通渭、合水)、山東(濟南、青島、煙台)、江蘇(南京、淮安、南通)、浙江〔杭州、昌化)、河南(潢川)、湖北(宣恩、巴東、宜昌)、四川(奉節、南川、成都)、貴州(正安)。朝鮮、日本有分佈。

主要價值


藥用

全草入葯,清熱解毒,有涼血、活血之功效。

景觀

1.在碧桃、紫葉李等林下:由於水肥條件相對較好,且光照適宜,其生長量相對較大,植株較高(平均株高50.2厘米),開花時間從3月下旬延續至9月初,最佳觀賞時間45天左右。綠地內抱莖小苦蕒開花不斷,5、6月份抱莖小苦蕒黃色花序與蛇莓的紅色果實交輝相映,地被景觀突出。
抱莖小苦蕒
抱莖小苦蕒
2.山石坡面:由於坡面保水能力差,土壤瘠薄,且土層較薄,影響抱莖小苦蕒的生長,植株較矮(平均高度38.7厘米),開花在3月下旬,但是較林下植株開花早(平均早2天),花期一般6月末基本結束,最佳觀賞時間28天左右。植株整體觀賞效果較高,地被效果較好。
3.動物運動場:由於動物運動場種植抱莖小苦蕒受到動物踐踏,且比較頻繁,但是其生命力較強,70%能正常開花。但是植株整體不整齊(受到動物踐踏原因造成),開花時間自3月至9月陸續開放,最佳觀賞時間35天左右。在運動場內成叢生長,適於模擬高山動物草甸生境。
4.與其它地被植物混植(如蛇莓、委陵菜等):春夏季觀賞花、果地被景觀。對於已經保留或應用抱莖小苦蕒的綠地在日常養護中加強水肥管理,延遲觀賞花期,創造出優美的自然植被景觀。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抱莖小苦蕒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溫水浸種處理,將凈化的種子投入45℃的溫水中浸泡2小時。然後播種;二是用ABT生根粉處理,把種子放人0.01%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小時,然後進行播種。依據各地域的氣候、濕度、土壤肥力等環境條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播種期,中國東北地區一般選擇在四月中下旬為佳;播種密度不同會影響產量和質量.一般按20厘米的行距開淺溝,打碎土塊,最好將種子摻入三倍的河砂撒入淺溝,后輕輕鎮壓,以便種子與土壤結合緊密。
抱莖小苦蕒
抱莖小苦蕒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結合整地,每畝施人3%辛硫磷顆粒3公斤,撒入地面,翻人土中,進行土壤消毒,同時清除田地四周雜草,施人適量農家肥,深耕25厘米,作寬1.2米的平畦。期間要有專業人員進行查苗補苗、中耕除草、灌溉和排水、蟲害防治、追肥等,期間做好每一步驟的記錄,做到有據可查。

採收加工

採收時間一般為七月下旬,應選擇開花旺盛期采。並在晴天採收。收割部位根莖距地面約為5厘米為宜,采后紮成捆,晾曬至含水量應為12%以下時即可儲藏。在花色由黃色變為白色時採收更佳。採收過程中,常用牙钁、筐、剪等要保持清潔,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污染。
初加工時要注意,常用工具要清洗乾淨,集中晾曬或用烘乾機進行乾燥,然後利用挑選、篩選等方法除去雜質,進行等級劃分,按等級進行捆紮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