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果楝

楝科木果楝屬植物

木果楝(學名:Xylocarpusgranatum),楝科,木果楝屬。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無托葉;小葉1-2生,全緣,無斑點。枝無毛,灰色,平滑,葉長15厘米,圓柱狀,葉柄長3-5厘米,小葉通常4片,對生,近革質,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圓形,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全緣,兩面均無毛,常呈蒼白色,花組成疏散的聚傘花序,復組成圓錐花序,無毛,聚傘花序有花1-3朵,花瓣白色,蒴果球形,具柄。花果期4-11月。

分佈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海南省。木果楝生活於海岸潮帶間。混生於淺水海灘的紅樹林中。

木果楝木材適為車輛、傢具、農具、建築等用材。木果楝是紅樹林主要樹種之一,具有強大的抗颱風,固定土壤防護功能。木果楝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可用於新型藥物的分離與篩選。木果楝用於治療腹瀉、霍亂瘧疾等發熱性疾病,以及昆蟲拒食素等。

木果楝為中國國家Ⅱ級保護植物,2008列入紅色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為無危(LC)。

特徵


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無托葉;小葉1-2生,全緣,無斑點。圓錐花序腋生,由疏散的聚傘花序所組成,花兩性,花萼短,4裂;花瓣4,長圓形,遠突出於萼外,花蕾時旋轉排列;雄蕊管壺形,頂端略狹而具8裂齒,花藥8枚,無花絲,基部著生於雌蕊管的裂齒內且與裂齒互生,長圓形,內藏;花盤厚,肉質,半球形,與子房基部合生;子房小,球形,4室,每室有2列、疊生的胚珠4-8顆;花柱圓柱狀,柱頭盤狀;蒴果球形,果皮肉質,開裂為4個果爿,有種子6-12顆;種子大而厚,有角,無假種皮及翅,內種皮海綿狀,無胚乳,子葉厚,種臍腹生。
花組成疏散的聚傘花序,復組成圓錐花序,無毛,聚傘花序有花1-3朵;花梗長達1厘米或過之;花萼裂片圓形;花瓣白色,倒卵狀長圓形,革質,長6毫米;雄蕊管卵狀壺形,頂端的裂片近圓形,微2裂,花藥橢圓形,基部心形,無毛;花盤約與子房等長,基部收縮,頂端肉質,有條紋;子房每室有胚珠4顆,花柱近四角形,無毛,柱頭盤狀,約與雄蕊管等高。蒴果球形,具柄,直徑10-12厘米,有種子8-12顆;種子有棱。花果期4-11月。
木果楝
木果楝

保護級別


分佈地區


木果楝分佈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海南省。木果楝生活於海岸潮帶間。混生於淺水海灘的紅樹林中。
木果楝
木果楝

生長繁殖


在6月份採摘懸掛在樹上果皮開裂、無蛀蟲的木果楝種子300粒,放置在陰涼乾燥處度貯藏,保持種子濕潤,備用。1個月自后將紅壤椰糠按體積比為4:2的比例混合攪拌,攪拌過程中按照每立方米的椰糠加過磷酸鈣60千克的比例添加過磷酸鈣,配置成栽培基質。在育苗容器填充栽培基質,將木果楝種子直接播種於育苗容器中,避免陽光直射,播種氣溫30℃左右。播種前用高錳酸鉀百菌清等廣譜殺菌劑對苗床進行消毒。播種后,保持育苗容器中栽培基質的濕度;種子胚根生長前,每天噴灑淡水2-3次,保持種子和栽培基質濕潤;在胚根生長及幼苗生長期間,每天噴灑淡水1-2次,根據幼苗生長等情況進行調整。

栽培技術


當幼苗生長至小苗,具有4-6片真葉、苗高50-70厘米時用梯度鹽度海水進行煉苗,煉苗方式是依次利用鹽度為10%,15%,20%和25%的海水澆水,首先利用10%的海水煉苗5-8天,然後再利用15%的海水5-8天,依此類推,直至利用鹽百度抄25%的海水煉苗5-8天。煉苗后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移植,移植后遮蔭5-7天,成活率在70%左右。木果楝成活后粗生,無需過多管理。

主要價值


經濟:木果楝樹皮含單寧30.255%;木材赤色,堅硬,比重0.72,適為車輛、傢具、農具、建築等用材。
生態:木果楝是紅樹林主要樹種之一,具有強大的抗颱風,固定土壤防護功能。
藥用:木果楝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可用於新型藥物的分離與篩選。在東南亞地區,木果楝被用於治療腹瀉、霍亂和瘧疾等發熱性疾病,以及昆蟲拒食素等。中國內外對木果楝中的生物活性進行了大量研究,從木果楝屬中分離得到包括檸檬苦素類化合物、有機酸類化合物、生物鹼類化合物、甾醇類化合物、黃烷醇類化合物和單萜類化合物等100餘種。其中,檸檬苦素類化合物被認為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質,包括抑菌、殺蟲、抑制HIV和抗腫瘤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