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虱
半翅目飛虱科動物
飛虱(Delphacidae)飛虱科,分佈在中國各省,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發生多。寄主有水稻、英白、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甘蔗、看麥娘、稗草等禾本科植物。常見種類有褐飛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飛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飛虱
飛虱
飛虱
飛虱
形態特徵:成蟲有長翅型和短翅型兩種。長翅型成蟲體長4~5毫米,灰黃色,頭頂較狹,突出在複眼前方,顏面部有3條凸起縱脊,脊色淡,溝色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中央長有一五角形的白色或藍白色斑,雌蟲的兩側為暗褐色或灰褐色,而雄蟲則為黑色,並在前端相連,翅半透明,兩翅會合線中央有一黑斑;短翅型雌蟲體長約4毫米,灰黃色至淡黃色、翅短,僅及腹部的—半。卵尖辣椒形,細瘦,微彎曲,長約0.8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后變淡黃色,並出現2個紅色眼點。卵產於葉鞘叫中肋等處組織中,卵粒單行排列成塊,卵帽不外露。若蟲近梭形長約2.7毫米,初孵時乳白色,有灰斑,后呈淡黃色,體背有灰褐色或灰青色斑紋。褐飛虱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最適溫度為26~28℃,相對濕度80%以上。在長江中、下游稻區,凡盛夏不熱、晚秋不涼、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釀成大發生。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氣候有利其生存。褐飛虱耐寒性弱,卵在0℃下經7天即不能孵化,長翅型成蟲經4天即死亡。耐飢力也差,老齡若蟲經3~5天、成蟲經3~6天即餓死。食料條件適宜程度,對褐飛虱發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變化都有影響。在單、雙季稻混栽或雙、三季稻混栽條件下,易提供孕穗至揚花期適宜的營養條件,促使大量繁殖。中、遲熟、寬葉、矮稈品種的性狀易構成有利褐飛虱繁殖的生境。不同水稻品種對褐飛虱為害有不同的反應,感蟲品種植株中遊離氨基酸、α-天門冬醯胺和α-谷氨酸的含量較高,可刺激稻飛虱取食並使之獲得豐富的營養,導致迅速繁殖。抗性品種植株中,上述氨基酸含量較低,而α-氨基丁酸和草酸含量卻較高,對褐飛虱生存和繁殖不利。在同一地區多年種植同一抗性品種,褐飛虱對該品種產生能適應的“生物型”,從而使該品種喪失抗性。在亞洲已發現褐飛虱有5種生物型。水稻田間管理措施也與褐飛虱的發生有關。凡偏施氮肥和長期浸水的稻田,較易暴發。
褐飛虱的天敵已知150種以上,卵期主要有纓小蜂、褐腰赤眼蜂和黑肩綠盲蝽等,若蟲和成蟲期的捕食性天敵有草間小黑蛛、擬水狼蛛、擬環紋狼蛛、黑肩綠盲蝽、寬黽蝽、步行蟲、隱翅蟲和瓢蟲等;寄生性天敵有稻飛螫蜂、線蟲、稻虱蟲生菌和白僵菌等。
白背飛虱對溫度適應幅度較褐飛虱寬,能在15~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對濕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長期乾旱,易引起大發生。在華中稻區,遲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飛虱為溫帶地區的害蟲,適溫為25℃左右,耐低溫能力較強,而夏季高溫則對其發育不利,華北地區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於大發生。天敵類群與褐飛虱相似。
稻飛虱的越冬蟲態和越冬區域因種類而異。褐飛虱在廣西和廣東南部至福建龍溪以南地區,各蟲態皆可越冬。冬暖年份,越冬的北限在北緯23°~26°,凡冬季再生稻和落穀苗能存活的地區皆可安全越冬。在長江以南各省每年發生4~11代,部分地區世代重疊。其田間盛發期均值水稻穗期。白背飛虱在廣西至福建德化以南地區以卵在自生苗和游草上越冬,越冬北限在北緯26°左右。在中國每年發生3~8代,為害單季中、晚稻和雙季早稻較重。灰飛虱在華北以若蟲在雜草叢、稻樁或落葉下越冬,在浙江以若蟲在麥田雜草上越冬,在福建南部各蟲態皆可越冬。華北地區每年發生4~5代,長江中、下游5~6代,福建7~8代。田間為害期雖比白背飛虱遲,但仍以穗期為害最烈。
飛虱
白背飛虱的習性與褐飛虱相近似,但食性較廣。長翅型成蟲也具遠距離被動遷飛特性。在稻株上取食部位,比褐飛虱稍高,並可在水稻莖稈和葉片背面活動。長翅型雌成蟲可產卵300~400粒,短翅型產卵量約高20%。少數產卵於葉片基部中脈內,產卵痕開裂。灰飛虱先集中田邊為害,后蔓延田中。越冬代以短翅型為多,其餘各代長翅型居多,每雌產卵量100多粒。
稻飛虱對水稻的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長受阻,嚴重時稻叢成團枯萎,甚至全田死稈倒伏外,產卵也會刺傷植株,破壞輸導組織,妨礙營養物質運輸並傳播病毒病。
褐飛虱在中國北方各稻區均有分佈;長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區)發生較烈。白背飛虱分佈範圍大體相同,以長江流域發生較多。這兩種飛虱還分佈於日本、朝鮮、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灰飛虱以華北、華東和華中稻區發生較多;也見於日本、朝鮮。3種稻飛虱都喜在水稻上取食、繁殖。褐飛虱能在野生稻上發生,多認為是專食性害蟲。白背飛虱和灰飛虱則除水稻外,還取食小麥、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湖北、四川、江浙、上海年生5—6代,福建7—8代,北方4—5代,在福建、兩廣、雲南冬季3種蟲態可見,其它地區多以3、4齡若蟲在麥田、綠肥田、河邊等處禾本科雜草上越冬。翌年早春旬均溫高於10℃越冬若蟲羽化。發育適溫15—28℃,冬暖夏涼易發生。天敵有稻虱纓小蜂等。
飛虱
飛虱
栽培管理上實行同品種連片種植;對不同的品種或作物進行合理布局,避免稻飛虱輾轉為害。同時要加強肥水管理,適時適量施肥和適時露田,避免長期浸水。
保護天敵。在農業防治基礎上科學用藥,避免對天敵過量殺傷。
根據蟲情測報,掌握不同類型稻田飛虱發生情況和天敵數量,及時在早發田和發生中心噴灑葉蟬散、速滅威、馬拉硫磷等,或用呋喃丹作根區施藥。防治技術有水田塊,防治初孵若蟲,畝用25%撲虱靈80克+40%毒死蜱100毫升(或48%樂斯本80毫升);防治中、高齡若蟲,畝用40%毒死蜱120毫升(或48%樂斯本100毫升)+絲潤15~20克。施藥時要對足水量,遲熟單季秈稻畝用水量,手動噴霧器不少於60公斤,機動噴霧器不少於30公斤;遲熟單季粳稻畝用水量,手動噴霧器不少於40公斤,機動噴霧器不少於15公斤,噴霧於水稻中下部,施藥后田間保持寸深淺水層3~5天。
晚稻後期,稻飛虱難治,難在發生峰次多,後期稻田又無水層,藥液難以有效地接觸稻叢蟲體,而且後期的稻飛虱抗藥性較強。因此,要有針對性地改變防治方法。
改害蟲高齡期用藥為低齡若蟲期用藥。稻飛虱變成高齡若蟲、成蟲時,抗藥性會明顯增強。因此,要注意到田間調查,抓住若蟲低齡期用藥。在若蟲(幼蟲)低齡(未長翅或剛出現翅芽時)高峰期防治效果最好。晚稻後期雜交晚稻每百蔸有一、二齡若蟲1500-2000隻(常規稻一齡、二齡若蟲1000-1500隻),或每百蔸有四齡、五齡若蟲(其大小接近於成蟲)時要列為防治對象。
改盲目用藥為有針對性用藥。防治晚稻後期稻飛虱,一般用25%噻嗪酮(優樂得、撲虱靈)20-25克對水成2500-3000倍液噴施。對於高齡幼蟲,可選用10%吡仲乳油2500-3000倍液噴施。對若蟲和成蟲發生都比較嚴重的稻田,可配噻嗪酮(宿遷農藥廠生產的單劑)和10%吡仲乳油(或加擊倒力強的敵敵畏)混合用藥。
改細霧噴葯為粗點噴霧。晚稻後期,藥液難以進入稻叢基部,要增大藥液量,並採用粗點噴霧(摘除噴頭),盡量使藥液進入稻叢基部。一般每畝用藥液量70-80公斤。將植株中下部噴透。如果稻田乾旱,則每畝用10%吡仲乳油30克或25%噻嗪酮25克對水300公斤,盛於糞桶,用糞勺潑施於稻叢基部。在施藥前,最好按照寬2.5米左右分廂趕禾(抽穗期不宜趕禾,宜在乳熟期後進行),形成操作道,便於將藥液施於稻叢基部,以利於接觸蟲體。如能蓄水層的,在施藥時結合間隙灌溉,最好蓄有淺水層7厘米深左右,施藥后3-4天內不要將水放出田外,也不要放水進田,3-4天後才排出水,或讓其自然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