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崔峒的結果 展開
- 唐朝文人
- 革命烈士
崔峒
唐朝文人
崔峒(一作洞),唐大曆元年(766年)前後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型大小皆不詳,唐代詩人,登進士第,大曆中曾任拾遺、補闕等職。集賢學士。
崔峒幼年家境貧寒,父親早逝,又逢亂世,讀書較晚,且時斷時續,三十多歲才登進士第。登第后在京都長安等待封官,曾寫詩以記:“讀書常苦節,待詔豈辭貧。暮雪猶驅馬,晡餐又寄人。愁來占吉夢,老去惜良辰。延首平津閣,家山日已春。”吏部安排他到北方的一個縣當了個縣官。40歲時,被調入集賢院,授拾遺集賢學士。遂寫詩道:“九遷從命薄,四十幸人聞。”朝廷見他有些能力,派他去潤州任刺史。但每況愈下的政治社會現狀使他深感心中無底,因此上任時連家眷都沒帶。到任后情緒不高,胸無大志,經常與一些和尚、道士往來,顯然這更不利振他勤政之志。在當時他給許多朋友的詩作中每有表露。例如:“愛爾無羈束,雲山恣意過。一身隨遠岫,孤棹任輕波。世事關情少,漁家寄宿多。蘆花泊船處,江月奈人何。”在任時崔峒常常想家。史書上對後來是否調回京城說法不一。有的說他終於州刺史,死在任上;有的說他調回京城。從崔峒的詩作看,後者是對的。有詩為證,在京城給朋友寫過不少信:“慣作雲林客,因成懶漫人。吏欺從政拙,妻笑理家貧。”並自足地說:“十年隨馬宿,幾度受人恩。白髮還鄉井,微官有子孫。”那時,崔峒同許多官僚們一樣,守著自己的小家,過起了事不關己,飽食終日,養尊處優的日子。
崔峒的詩現在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興間氣集》選錄了崔詩九首,並評價云:“崔拾遺,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代表作有《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這首詩意象高華,投贈之意,怨憤之情,出以雅正之筆,為崔詩中的佳作。
崔峒的詩表現出“大曆體”的特點,形式上非常美,也很有意境。他寫長江:“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帶風輕。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但不關心當時社會、政治和民生,不涉及重大題材。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浮泛蒼白,生命力不旺。著作有《崔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