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丸

琥珀丸

琥珀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具有養胎,鎮心,安神之功效。主治經水或前或后,或血崩及瘀血死胎。

組成


琥珀、乳香、沒藥、辰砂各一錢三分,麝香少許。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燈心湯為丸,如熒實大。每服一丸,如腹痛,薑汁、童便、酒衝下。

功用


養胎,鎮心,安神。

主治


經水或前或后,或血崩及瘀血死胎。

附方


名稱:琥珀丸
組成:琥珀(研)半兩,乳香(研)半兩,桃膠(研)半兩
用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煎萱草湯送下
主治:小兒熱淋疼痛
出處:《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六
名稱:琥珀丸
組成:白礬一兩,象牙一兩,血竭三錢,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麝香三分,蜂窠(煅)一錢
用法:上為末,用黃蠟融化為丸。每服五七十丸,白滾湯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痔漏孔穿開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功用:干膿收口
名稱:琥珀丸
組成:黃芩(炒黑)、制香附二兩,當歸、川芎各一兩,三棱、琥珀各五錢
用法:上以黃米飯為丸,空心服
主治:年老月行不止
出處:《婦科玉尺》卷一
名稱:琥珀丸
組成:琥珀、乳香、木香、南星、川烏、當歸、沉香、丁香、檀香、全蠍、僵蠶、天麻、赤石脂、延胡索、五靈脂各五錢,麝香、辰砂各二錢
主治:產後氣虛惡食,胸悶腹脹,脾胃不和,寒熱,夜睡多驚,昏眩泄瀉,及新產血暈,不省人事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名稱:琥珀丸
組成:神祐丸加琥珀一兩
用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臨卧溫水送下
主治:《普濟方》:小便不通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功用:攻下
名稱:琥珀丸
組成:干全蠍二枚,琥珀(另研)、鐵粉(炒)各二錢,輕粉、南星(炮)、白附子(炮)各一錢,龍腦(研)半錢
用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溫湯送下,不拘時候。如服此葯,眼翻牙噤如魚口者,乃死候也
主治:新生兒胎驚。此在母腹中時,因有所驚乃感,至生下百日之內,心神不寧,睡卧不醒,壯熱躁煩,啼哭無時,面青赤,腰直身冷,搐縮口撮,或糞青黃水
出處:《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