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溜

中溜

zhō徠ng liū ㄓㄨㄙ ㄌㄧㄨ

中溜

中號,不大不小。老舍四世同堂》十四:“那些中溜兒的玩具,既不象大號的那麼威武,也不象小號的那麼玲瓏,當然價錢也合適一點。”

詞語


條目:中溜(中霤)

釋義


中霤:亦作“中廇”。亦作“中溜”。
1 .室的中央。《公羊傳·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舉巨囊,而至於中霤。”徐彥 疏引 庾蔚 曰:“復地上累土,穴則穿地也。復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為中霤也。”《楚辭·劉向<九嘆·愍命>》:“刜讒賊於中廇兮,選 呂 管 於榛薄。”王逸 註:“中廇,室中央也。”郭沫若 徠《屈原》第二幕:“正中及左右建構不相銜接,其間有側道可通中霤。”
2 .指窗。宋 陸遊 《寧德縣重修城隍廟記》:“凡日用起居所賴者皆祭,祭門、祭灶、祭中溜之類是也。”明 張煌言 《島居》詩之一:“短垣繚卻月,中霤貫長庚。”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窗牖向》:“窗即中霤,古者復穴當中開孔取明,謂中霤,後世以交木為之謂之窗。”
3 .古代五祀所祭對象之一。即後土之神。《禮記·郊特牲》:“家主中霤而國主社。”孔穎達 疏:“中霤謂土神。”漢 班固 《白虎通·五祀》:“六月祭中霤。中霤者,象土在中央也。”
4 .指宅神。清 袁枚 《新齊諧·獅子大王》:“某為渠家中霤,每一人始生,即准東嶽文書,知會其人應是何等人,應是何年月日死,共計在陽世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