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煙

碎片的煙製品

絲徠煙smoking tobacco,將煙葉切成不同粗細的煙絲、顆粒或碎片的煙製品。用於煙斗、煙袋或手工自卷燃吸。國際上分斗煙絲及自捲煙絲,中國分旱煙絲、水煙絲(習慣稱水煙)、斗煙絲和莫合煙

主要分類


旱煙絲

在煙草傳入中國以後就有製作。據方以智(1611~1671)的《物理小識》記載:“萬曆末有攜至漳泉者,馬氏造之曰淡肉果,漸傳至九邊,皆銜長管火點而吞吐之。以火酒炒之曰金絲煙。”按秦武域的《聞見瓣香錄》(成書約在1775~1795年)記載,有建煙、衡煙、蒲煙、蘭花煙、油絲煙、青煙。吸煙用煙具稱煙筒,又名煙袋。裝煙用物稱合包。書中對當時旱煙種類、社會風尚、吸煙用具都記載得很清楚。旱煙絲製作是以曬煙葉為原料,先按顏色選分,去梗后的葉片加水和植物油拌勻,煙梗碾成細粉同時拌入,用夾板及麻繩壓捆成墩,用木刨子推刨成極細的煙絲。加水及油時,另加紅土拌入葉片者其色紅;拌入薑黃粉者其色黃;拌入榆葉粉者其色青。選葉金黃而刨絲極細者稱皮絲煙。現制旱煙多用切絲機直接切絲。手工制絲需經木榨壓成煙塊,再切成條餅刨絲。旱煙有生切、熟切之分。上述製作為熟切;生切是在煙葉採收時經堆黃后切絲,然後曬乾。

水煙

按黃宰鈞《金壺七墨》(1873)所載:“乾隆中蘭州別產煙種,范銅為管,貯水而吸之,謂之水煙。”水煙原料為黃花煙。因煙葉採收調製不同分為綠煙和黃煙兩種,因之製品有青煙絲和黃煙絲之分。青煙絲配方中綠煙葉79%,胡麻油5.5%,綠石末子15.5%(內含有槐米、紫花、冰鹼、白礬);黃煙絲配方中黃煙葉60%,胡麻油15.5%,白鹽20%,薑黃3%,還有1.5%的當歸、石紅、冰鹼、香葯等。製作時先將煙葉去梗,再加配料,進行打捆、刨絲,然後壓成塊形,風乾裝箱。水煙每塊重50g,規格為78×70×9mm,以兩塊為一包,襯以蠟紙。綠煙絲分甲、乙、丙三個等級;黃煙絲分甲、乙兩個等級。生產水煙主要有甘肅省蘭州及榆中兩個水煙廠。1989年甘肅蘭州水煙產量為750噸。
由於水煙袋能起過濾煙氣作用,出現后在中國廣為流行。

斗煙絲

用烤煙及晾、曬煙為原料配製。葉片中加入很多香料(其香味濃淡隨各廠牌號而不同),然後切成較寬而鬆散的煙絲;或切成絲但連成片狀,不鬆散,用時再以手指搓開;或壓緊煙葉,縱橫切成粒狀。乾燥后,分50g、100g及250g用袋或盒包裝。
細切自捲煙其寬度為0.3~0.5mm,國際上又稱自捲煙絲,供消費者自己手卷,也可在煙斗內燃吸。中國手捲煙多為旱煙,捲成喇叭形。雜拌煙是煙葉的小碎片經過乾燥再加香料,袋裝出售,又稱香雜拌。板煙是用去梗後葉片經加料加香,壓緊成大塊,再切成適當大小的餅塊,然後包裝出售,由消費者自己用小刀切成任意小塊,揉散後放進煙斗中燃吸。

莫合煙

以黃花煙煙秸(株莖)為主要原料。製作時將煙秸壓碎,去皮去髓,然後切成小粒片,經篩選成均勻粒片,將其炒至微黃色。分濃味和淡味兩種,濃味的摻入25%左右的煙葉細片,淡味的只摻10%。炒后粒片拌入煮好的甘草薑黃液體,貯存1小時后即可包裝。用紙卷或煙斗燃吸。莫合煙的產區和消費市場主要是新疆。新疆年產量約2000t,以霍城和吉木薩爾製造廠最大。

製作工藝


製作條絲煙的工場,古時(當地稱過去為“古時”)叫“煙棚”也叫煙廠。煙棚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煙棚,專人專職收購曬煙,請眾多師傅製作名牌煙,銷往國內外,在大江南北重要市鎮還設專銷商號;一種是小型煙棚,由小業主操辦,全家都參與製作,既辦煙廠也種煙,有時還收購部分曬煙,請一些師傅幫忙制煙。業主是老闆同時又是技術水平相當高的技師,製作的煙包主要出售給大型煙棚,部分供應本地所需。也有些小煙棚賺了錢擴大經營,收購的曬煙多,請煙師傅製作出來的煙包親自裝籠押運到國內各大城鎮去銷售。

選煙葉

由有豐富經驗的長者,把煙葉按上、中、下三等分開。一般是中腹煙(包括二代煙中腹煙葉)、頂葉為上等;下中腹煙葉、二代煙及次品頂葉為中等;腳葉、二代煙頂葉、三代煙葉為下等。煙葉的等級是製作高品質條絲煙的基礎原料,等級不同,製作出來的成品優劣差別很大。

撕煙葉

把整張煙葉撕成小片(俗稱“皮子”),去掉骨子(煙的葉脈)。

打煙葉

由工藝水平高的師傅操作,把撕好的“皮子”鋪放在煙坪上,讓陽光暴晒並不斷用腳翻動。待所有的皮子都曬得酥脆了,打業師傅便從外到里、一環一環地,雙手各執一木棍,扭著腰身,象跳秧歌舞一樣,一邊用腳翻動“皮子”,一邊雙手舉棍揮打,直至把“皮子”打成碎屑,再用不同規格的網篩把細小的骨子和殘留的灰塵篩去。

制煙板

把打好了的煙葉碎屑收放在室內乾淨處讓它回潤。接著便按比例噴灑花生油(一般6斤煙配一斤油)並撒上薑黃粉(每百斤煙配8兩薑黃粉),加適量溫水,拌勻,至緊握能成團,拋起即散開為度。之後把煙屑裝進特製的木筐架(俗稱“煙斗”)壓實成“煙磚”,把“煙磚”安放在絞煙馬凳,上加壓板,壓板上壓以大小“龍骨”,扣上薴麻繩索,轉動絞輪,用力擠壓“煙磚”,壓結實后取出切成長寬適度的“煙板”,再把“煙板”疊放整齊(一次以7—8塊為宜),用繩索捆緊,豎放在煙馬凳中間,用長木凳夾起,夾板內“煙板”上壓以扁形“龍骨”,纏上薴麻繩索,再轉動絞輪,擠掉煙油,壓得結結實實的。停留一段時間,將“煙板”卸下,這道工序即告完成。

刨煙絲

刨煙絲,也是一項技藝要求很高的活兒。一般年輕小伙需學徒三年,才能成師。首先,把“煙板”放在特製的刨煙架上夾緊,由刨煙師傅用鐵制刨刀,由上而下均勻著力地刨削,刨成了細如毛髮的煙絲,同時要求不斷絲。刨好的煙絲分列兩行,整齊地排在長方形的木盤內,每到一包的數量,即套取在預先鋪好在煙桌上的包煙紙中,進行包裝。

包煙

徠每包煙包有兩重紙,才能包得方方正正。煙包長方形,包好后蓋上牌號印記,稍為涼曬后便可裝籠待運,進行銷售。

專用工具


北方人稱水煙工具為水煙袋。重慶人稱“水煙桿”。也有重慶人因為吃水煙會發出咕咕響聲,十分好聽,便取名為“響水煙桿”。是絲煙的專用工具,使用、製作都比較講究。水煙桿首先進入重慶上層社會及有錢人家,為有身份的達官貴人及名媛淑女鍾愛。民國時逐入百姓家。五十年代後期開始逐漸消失。
最初水煙桿用錫做成,因溫度較高夏天嫌燙手而改用銅(白銅、黃銅)、鈷、竹做成。農村人以竹為主。城市中上等人家也有用白銀做水煙桿的。各種材質作的桿皆大同小異,式樣與清陸耀《煙譜》中記載的水煙袋一樣:“水煙管以錫於盛水,另為管插盂中,旁出一管如鶴頭,使煙氣從水中過,猶閩人先含涼水意”。吸煙人都認為煙氣從水中經過,過濾了塵埃、細菌、毒氣,很衛生。有錢人家在水中加甘草、薄荷,有點甜味,又清熱解毒,增加了口感。水聲咕咕響,又增添了情趣。
清末民初,重慶各地商鋪中,尤其是綢布店,藥店都備有水煙桿,讓進店的顧客免費品嘗,招徠生意。
水煙桿由水壺、煙絲筒、煙管、煙鍋、煙夾與毛刷、紙媒子組成,用精緻的銅鏈連接。吸時先在煙鍋中裝上絲煙,口吹紙媒頭點燃它,然後吸一口氣,壺中水發出咕咕響聲,完畢吹去煙灰。多次使用後用毛刷清洗乾淨以備使用。
絲煙
絲煙
清道光年間重慶墊江人吃水煙最盛行,有男女老少都吃水煙一說。墊江蘇竹水煙桿做工精細,上面常刻有花紋。1949年以前,蘇竹煙桿1至2個銀元便可以買一桿,城市稍貴一些。
1921至1931年是水煙桿製作的鼎盛時期。這時期,除了用白銅精製水煙桿外,還在外包裝上注重美化。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需要,防寒:用絨線、綢緞織成冬用套子;防汗:用細竹編成夏用套子。套子上面用色線綉織出“長命富貴”、“福祿壽喜”的字樣和圖案。有的還刻上龍鳳等吉祥物以示喜慶。重慶涪陵、萬州、黔江地區農村的水煙桿上,有的還繫上絲帶、絨帶、蝴蝶結,串上玉墜等手工藝品作裝飾。
水煙桿在1958年後就少見了,農村七十年代后也少見有人使用。

永定條絲煙


永定縣種植煙草,源遠流長,久負盛名,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煙區之一和著名的優質煙葉產區。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煙草業的興盛與客家土樓的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永定縣種煙始於明代萬曆年間。據舊縣誌記載,清代中葉,全縣曬煙年總產高達450餘萬公斤。清乾隆年間,“永以膏天種煙者多,近奉文嚴禁,即種於旱地高原,亦損肥田十之五六”。清道光年間,“春夏煙草阡連各鄉”,年種植面積為2-2.5萬畝,產煙150-180萬公斤,價值400餘萬銀元。
煙草傳入永定不久,永定的煙農很快就掌握了曬煙種植技術和“細切如絲”的加工技術。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先進的栽培、製作技術,使“永定曬煙獨著於天下,本省各處及各省雖有曬煙,製成絲色味皆不能及”,因而永定條絲煙素有“煙魁”之稱,成為明、清兩代朝廷的貢品。其銷路日廣,始銷福建、廣東,及至清乾隆年間,“天下皆用之矣”。清宣統三年(1910)和民國三年(1914),永定的條絲煙和曬煙葉,分別在南洋勸業會和美國舊金山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萬國博覽會上獲優獎。
民國十五年(1926)以前,永定的條絲煙作坊遍布各鄉村,“各鄉工廠林立”。長江以南各大中城市以及東南亞各國都有永定人開設的條絲煙庄、商行,條絲煙年出口數以萬箱。
永定煙草業的發展,帶來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清道光版《永定縣誌》載:“國朝充后,永本地種煙愈多,製造亦精潔,蓋永地山多田少,種煙之利數倍於稻,為此土產貨於他省財用焉,是亦天厚其產以人也。”民國版《永定縣誌》又載:“永發多種煙,製造條絲,以獲厚利者尤眾。”自明代中葉起,永定外出經營條絲煙致富的人漸多。從明代晚期至清末,為該縣煙草業的鼎盛時期,自此長江以南幾乎所有大中城市、港澳台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都有永定人開設的煙行,大批煙商大發其財,普通煙農也有了大興土木、建造高樓大廈的經濟基礎。
永定縣是舉世聞名的客家土樓之鄉。眾多規模龐大土樓的產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煙草葉的發展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數以千計見多識廣的商賈富戶,出於防衛、聚族而居、光宗耀祖等多方面的需要,都希望建造規模宏大而又富麗堂皇的土樓。因此,明代中葉以後,永定的土樓越建越大,越建越豪華,比如洪山鄉上逕村的“大夫第”、撫市鎮壩心的“福善樓”、高陂鎮上洋村的“遺經樓”、古竹鄉大德村的“棣輝樓”。再如撫市社前村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的府第式方樓“永隆昌樓”,就是上海市“永隆昌”商行從當年經營條絲煙所得40餘萬兩銀元盈利中,用18萬元巨資建造的。永定現存數以萬計令人驚嘆的土樓,大部分就是明清時期所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