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廣陵王墓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郵漢廣陵王墓是於1979年發掘於高郵市高郵湖西新區神居山的一號西漢墓葬,於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漢廣陵王墓位於高郵市的高郵湖西新區送橋鎮天山片區(原天山鎮)境內。在1979年發掘於神居山的一號西漢墓葬,其木梓面積比湖南馬王堆漢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禮儀的葬禮“黃腸題湊”,並出土金縷玉衣殘片。初步考證墓主人系西漢廣陵王劉胥夫婦同塋異穴合葬墓。漢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玉器、銅器、漆器、陶器、木佣、車等器物。出土的隨葬品中的漆器、木雕製作非常精美,特別是漆塌、木履和成套的浴具為漢代考古少見。因保存最完好而轟動海內外,《新華日報》、《人民日報》曾作了專門報道。該墓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已出土四座西漢石坑木槨墓,其中一、二號漢墓均採用漢代最高葬制—“黃腸題湊”,兩座慕的主人分別是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一號漢墓在全國同類型墓葬中規模最大,結構完整。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豐富的文字,黃腸題湊結構細密,儼如方城,生動地反映了當地當時的經濟、建築、工藝和生活水平。為研究漢代廣陵國的喪葬禮儀、職官制度、木作工藝、書法藝術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漢廣陵王墓出土地點位於江蘇高郵市高郵湖西新區,在東西大道和揚菱路交叉口西南側。
劉胥的寢陵屬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全國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廣陵王墓中的“黃腸題湊”是就地取材,全部以金絲楠木為構件的,共有856塊,每塊題湊大小尺寸都不相同,四面企口高低錯落有序,全憑榫卯相連。據專家透露,當初出土時連世上最薄的刀片都無法插入楠木結構的“黃腸題湊”式木槨,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南北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面積約237平方米,摺合木材約545立方米,在迄今我國發現的同類木槨中最為完整,極為珍貴。
陳列在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劉胥的寢陵被稱為“一號漢墓”。漢墓的四周,有一圈坑道,走上坑道,居高俯視,整個“黃腸題湊”盡展眼前——這是一個呈方形、沒有“屋頂”、木頭結構的“大房子”。“房子”被縱橫交錯地分割成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房間”。“房子”的中心是內槨,這裡是供墓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分為“便房和棺室”。棺室內放有彩色套棺。1979年該墓出土時,墓主的屍骨已被盜墓者拖出了棺外,棺內只出土了零星的金縷玉衣碎片。“房子”中,環繞內槨最外面的一層叫外藏槨。
劉胥的寢陵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葬制——“黃腸題湊”。所謂“黃腸題湊”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葬制,是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古人註解“黃腸題湊”是以皮后的柏木黃心累於棺外,稱之為“黃腸”,木頭皆向內,稱之為“題湊”。棺槨周圍用木頭壘起一圈牆,上面蓋上頂板,就像一間房子似的。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用題湊。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雜木等。但經天子特許,諸侯王和重臣死後也可用黃腸題湊,如漢霍光死,漢宣帝“賜給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據目前已發表的資料,已在北京大葆台劉建墓、石家莊張耳墓、揚州劉胥墓等7座漢代王陵出土了“黃腸題湊”。
東西大道轉揚菱路轉養殖場路,行駛1公里左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