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城

清朝古田教諭

系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組組長、毛澤東政治秘書陳伯達之曾祖父,曾任清朝古田教諭、連城訓導、刑部雲南司主事,敕授文林郎,誥封奉直大夫。

人物介紹


陳金城(1802—1852年),清嘉慶七年(1802年)二月二十三日生。字念庭,號殿臣,洛陽鎮梅嶺村嶺頭人。祖父陳明通,因侍繼母駱氏至孝,旌表孝子,一時聞名閭里,父陳純仁在外為塾師,母庄氏時,系明朝進士、曾任廣東布政使庄應禎裔女,卅五而寡,上事姑親,下撫三子,旌表節孝。金城為長,幼年穎悟,隨父就學,所閱之書,過目成誦。13歲參加縣試,考中秀才。后入泉州清源書院讀書,與陳慶鏞蘇廷玉黃宗漢、杜蕉林等人同窗。16歲,師從同邑經學家孫經世攻讀經學,孫讚賞其才華,許配以女。道光二年(1822年),金城參加鄉試,中第十三名舉人。
道光七年(1827年),在惠安知縣仝卜年倡議下,金城與孫珩、孫其青等8人為董事,孫經世等16人為襄事,出面募集兩萬金,於縣城東門外建造文峰書院兼考棚,余資存商生息,以供司職膏火
道光十一年(1831年)冬,金城與恩師、岳父孫經世隨福建省鄉試主考官、禮部侍郎、浙江學政陳用光赴京。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途經揚州,隨陳用光拜訪經學家包世臣,親聆教誨。二月抵京后,在孫經世指導下,於住處京都泉州旅邸開設講堂,講演易經、禮經。道光十五年(1835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金城兩次參加會試皆不中,后遇“大挑”,以二等選署古田教諭,旋授連城訓導。任職期間,“循循善誘,到處咸有聲稱”。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英軍進犯福建。金城撰寫《平夷論》,提出“未至則防守為先,將至則瞭望為要,既至則策應為重”的禦敵策略和“兵以衛民,民以衛兵”的兵民團結、共同抗敵的軍事思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再犯福建,金城撰寫《籌守福州議)和《籌守泉州大墜議》,閩府當局“照議商辦,民賴以安”。同年,江南提督陳化成在吳淞口督部抗擊英軍,為國捐軀,金城為其撰寫神道碑文,沉痛哀悼。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金城為陳慶鏞代擬《申明刑賞疏》,指控賣國權貴、敗將逃官,申明必須以法治國才能得民心。奏文一上,“直聲震海內”。
由此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先後撰寫《杞憂私記》等11篇政論文,極力反對清廷對列強“講和”、“互市”及開設閩、浙、蘇、滬、津五處碼頭,重申必須主動抗敵。此外,金城還在《福州團練記事》(1845年)等文中論述固疆禦侮問題。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林則徐道經金城家鄉,於該村岩山崖石上題詞“觀文化成”。
此間,金城調京為內閣中書,嗣改刑部雲南司主事。金城到任六個月,同僚們“震其名”,遇疑難案件,都來找他商議;每次擬奏稿,也向他“殷殷求質”。金城皆悉心指點、因此名聲更大,上司都很倚重他。
道光三十年(1850年)夏,金城請假歸里省親,途經上海,恰遇英人計劃在上海開建馬路、準備毀占民田和民墓,遭到居滬福建人的反對,雙方相持不下,當地官吏也束手無措。金城遂約請居滬閩人立下禁約,並向地方官吏提出交涉,理直氣壯地抗拒英人。英人聽說后心驚氣泄而不敢實施其計劃。自此淞江一帶的婦孺都知道陳金城的大名。
陳金城[清朝舉人、刑部雲南司主事]
陳金城[清朝舉人、刑部雲南司主事]
陳金城[清朝舉人、刑部雲南司主事]
陳金城[清朝舉人、刑部雲南司主事]
咸豐二年(1852年)夏初,陳金城回到家鄉,勞累成疾,於八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51歲。
金城博學諸說,尤其精通《易經》,融匯漢、宋諸家言而“獨出己見”。他治學嚴謹,教授有方,如取五禮道政,各繪為圖,補以漢經與舊說,“令學者豁然易曉”。他又工於書法,曾在洛陽橋中亭上題詞“海內第一橋”,聞名閩郡。遺有文、史、哲學著作《怡怡堂文集》6卷29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