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嶺山

東嶺山

東嶺山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的長白山南麓。古稱“杈山”,今又稱“茶葉山”。海拔612米,山勢峻拔,巨石嶙峋,諸如“鴛鴦戲水”、“金龜探海”、“大夫石”等奇峰異石,極富韻味。

簡介


山上壑深洞幽,孔竅連通,相傳一竅生火,遍山生煙,神奇莫測。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曾游此山,並在其《聊齋志異》中記有關於“查牙山洞”的鬼妖傳說。山巔巨岩矗立,猶如南天一柱,蔚為壯觀。諸峰之間,巨岩相倚,其中一岩壁通透巨孔,農曆每月下旬的黎明時刻,曉月晨星正從孔中峰間顯露,相傳在舊濟南市章丘區縣衙堂上,便可看到“東嶺曉月”奇觀,故古人有“卧看東嶺曉月明”的詩句,舊時將此景列為濟南市章丘區八景之一。山東側半山腰,山岩寬闊,紋理縱橫,猶若衣紋。深秋拂曉,灑滿露珠,旭日普照,五光十彩,酷似一件綴滿寶石的“神袍”於此晾曬,景緻奇妙,人稱“神仙曬袍”。由於此山景色佳麗,歷代文士多遊歷、隱居於此。元初著名詞人劉敏中曾在山麓建“中庵別墅”,築“含輝亭”、“賦詩台”,晚年歸隱於此,著《平宋錄》、《中庵集》傳世。山之北方,長白山峰巒疊嶂。隋大業七年(611年),“知世郎王薄等人在此起義,掀起隋末農民大起義的風暴。

重要景點


[東嶺曉月]

在山北面巔峰,自然形成一個大石窟,人可直立東西穿過。從山東面可山西面遠遠望去,都可明顯看到這個透過藍天的大孔洞。相傳,農曆每月下浣,在故濟南市章丘區城舊縣衙大堂上,黎明時分可望見東嶺山一輪曉月,故有“卧看東嶺曉月明”的說法。

[神仙曬袍]

在山東面半山腰有處石崖,每當旭日東升,遠遠望去,石面晶瑩如玉,光彩奪目,宛若神仙曬著些白衣,人稱“神仙曬袍”。當地百姓有“神仙曬袍,不日即雨”的農諺。

[月老石]

坐落于山東麓,形似老人,雍容端莊,面目和善,人稱“月老石”。據說,有一老人深居山中修仙養道,在山坡上種了好多藥材為民間治病。有一個叫嫦娥的村姑求治臉上黑斑,老人用自己所種藥材為姑娘精心治療,終於使姑娘恢復了原來俊俏的面龐。感激之下,姑娘拜老人為師出家修道。後來,老人受王母之託薦嫦娥與吳剛為妻升人月宮。老人從月宮回來后,頓覺寂寥,化為巨石,巍然屹立於山下。

[大夫石]

山西面雞冠嶺上有遐邇聞名的大夫廠。其狀如人頭。慈眉善目,頗像一老人。

[三和尚上山]

山北峰有一組石形似背肥山的3個和沿,故而得名。據傳,長白山中居住3位老人,經常上山採藥,濟救百姓。後來3人都得道成了仙,分別叫長白山老祖爺、華佗爺、石大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