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服

漢語辭彙

戎服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rónɡ fú,釋義:軍服,亦指著軍服,出自《書·武成》。

詞目


戎服

拼音


rónɡ fú

引證解釋


軍服。亦指著軍服。
《漢書·匈奴傳下》:“是以 文帝 中年,赫然發憤,遂躬戎服,親御鞍馬。”
《朱子語類》卷九一:“隋煬帝 游幸,令羣臣皆以戎服從。”
《遼史·禮志六》:“臘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並戎服,戊夜坐朝,作樂飲酒,等第賜甲仗、羊馬。”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篇五》:“譚延闓 戎服出坐大堂,斬 萬夫雄 等四人於案下。”

“戎衣”的解釋


1、軍服。亦指著軍服。
《書·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 傳:“衣,服也。一著戎服而滅 紂。”一說謂用兵伐 殷。
禮記·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鄭玄 註:“衣讀如殷,聲之誤也,齊 人言殷聲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
唐 杜審言 《贈蘇味道》詩:“邊聲亂羌笛,朔風卷戎衣。”
徐渭 《龕山凱歌》之一:“縣尉卑官祿米微,教辭黃綬著戎衣。”
魏源 《聖武記》卷一:“慎其小時則軍出萬全,俟其大時則一戎衣而成帝業。”
2、指軍旅之事;兵事。
唐李涉《送孫堯夫赴舉》詩:“自說 軒皇 息戰威,萬方無復事戎衣。”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庚戌廣州新軍舉義記·黃士龍之調處與旗兵之激變》:“水提督李准 主張勸諭歸營了事,倘新軍不允,則惟有以戎衣相見。”

“戎”字的解釋


戎 <名>
部首 戈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06
(會意。從戈,從十。戈”是兵器,十”是鎧甲的甲”。本義古代兵器的總稱。弓、殳、矛、戈、戟為古代五戎)
同本義
戎,兵也。--《說文》
以習五戎。--《禮記·月令
戎器不粥於市。--《禮記·王制》。注軍器也。”
伏戎於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詩·大雅·抑》
又如戎仗(兵器,軍械);戎器(兵器);戎儲(兵器儲備);戎鉞(泛指兵器。鉞,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兵車
元戎十乘。--《詩·小雅·六月》。傳夏曰鉤車,殷曰寅車,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戎róng
⒈軍隊,士兵~裝。從~。~陣整齊。
⒉〈古〉指武器五~(弓殳矛戈戟)。
⒊軍事,戰爭~機。
⒋〈古〉我國對西部民族的統稱西~。

相關詞語


軍裝,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