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

清朝廣東水師提督

李准(1871年3月26日-1936年12月22日),原名繼武,派名新業,亦名木,字直繩,四川省鄰水縣太安鄉太安里柑子鋪李家壩人(今柑子鄉活水溝桅子灣人)。

在廣東歷任候補道員、總兵、廣東水師提督,后兼任巡防營統領,堪稱中國百年來維護南海諸島主權最有力的海軍高級將領由於在擔任水師提督時曾乘坐兵艦巡視南海諸島,故南海諸島中有一塊島礁被命名為“李准灘,以做紀念。

民國25年(即1936年)卒於天津,終年66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初六日子時生,是四川省鄰水縣人,其父李徵庸曾任南海縣令,后官至欽差督辦四川礦務商務大臣。李准17歲時追隨父親前往廣東,其後兩次參加科舉應試均不第。
1898年任廣東錢局提調,翌年兼任廣東海防善後提調和厘金局總辦。
1902年31歲為兩廣總督岑春煊賞識,由文入武,任廣東巡防營統領,兼巡各江水師。

任職水師

李准一家
李准一家
1901年任廣東巡防營統領兼巡各江水師,統領軍隊和巡海兵艦。因剿滅西江、高麗及沿海巨股海盜、活捉匪首李北海、林瓜四有功,清政府特賞“頭品頂戴”、頒賜“果勇巴圖魯”名號。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5月)任廣東水師提督;6月兼任閩粵、南奧鎮總兵。任職期間,英國侵略者多次竄入南海非法測量,掠奪海洋資源。清庭提出抗議,英政府仗著“堅船利炮”而置若罔聞。
光緒三十四年(1908)根據外國人的請求,中國海關安排在西沙群島建立燈塔,以利航行。
清政府於次年(1910年)決定“招徠華商承辦島務,官為保護維持,以重領土而保主權”。
宣統三年(1911),廣東省政府宣布把西沙、南沙群島劃歸海南島崖縣管轄。

鎮壓起義

李准率部鎮壓1902年廣州洪全福起義、1907年潮州黃岡起義和廣西欽廉起義、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廣州“三二九”起義。由於多次在廣東鎮壓革命黨起義,李准深為革命黨所恨,屢遭刺殺,先後兩次受重傷。后見革命勢力日益強大,加之遭到兩廣總督張鳴岐猜忌,遂於1911年宣布反正起義,他還派員說服在惠州據城頑抗、與陳炯明等民軍激戰的清廷陸路提督秦炳直開城投降。此後胡漢民赴廣州,就任都督。從而廣東全省得以兵不血刃而宣告獨立。直到是年年底,胡漢民辭去廣東都督。

任職北京

1912年10月李准奉袁世凱電召,到北京任高等軍事顧問,封直威將軍。
1915年任混成模範團副官。
1916年借赴粵和解各獨立軍矛盾之機,毅然離袁去港,
次年定居天津。

晚年生活

晚年以研習書法、撰寫劇本度日,並成為書法名家,士林中對準所讚賞者均雅重於書法。蓋准於篆書、隸書(石門頌體)、甲骨鐘鼎、大小二篆、兩漢碑刻以及楷書,均有所造詣,其作品珠圓玉潤而古意不失,誠為大手筆,為社會人士及眾親友所喜愛。特別是在暮年所書,在天津一帶尤為時人所重。所書天津《大公報》刊頭“大公報”三字及所篆其祖父李逢春之墓蓋“仙李蟠根”等及碑聯,亦均足以說明其純厚之氣質。
民國25年(即1936年)卒於天津,終年66歲(在出生地柑子,後人修建了李准公墓,成為鄰水有名的歷史文化遺產)。

主要成就


收復東沙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出巡外海,至東沙島,發現倭人已佔據該島二三年,命名為西澤島,並已建輕便鐵道十餘里,機器、廠屋若干座,亦派兵監視。李准回廣東后,請示兩廣總督張人駿,電告外務部,與倭人交涉。倭公使要求二百年以前之圖為證據。廣東按察使王秉恩博覽群書,以康熙間有高涼鎮總兵陳倫炯著《海圖聞見錄》中有東沙島之圖,送外務部與倭公使,證明為我國版土,使日本將該島交還中國,仍名為東沙島。

察視西沙

伏波號戰艦
伏波號戰艦
宣統元年(1909)率官兵170餘人,乘“伏波”、“琛航”二艦前往西沙查勘,探明島嶼15座,並逐一命名,勒石於珊瑚石上,升旗鳴炮,宣告西沙群島為中國領土。李准回廣州后,著《廣東水師國防要塞圖說》,並奏請朝廷開發西沙。
李准[清朝廣東水師提督]
李准[清朝廣東水師提督]

主權鐵證

李准劃界定疆,為解決領土爭端,維護中國領土完整提供了翔實的證據。20世紀30年代初期,日本、法國侵佔西沙群島,李准在報上發表過當年任廣東水師提督期間,幾次視察南海島嶼的報告書,重申西沙、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1974年我軍收復西沙群島后,《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發表文章,以鐵的事實證明西沙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並提及李准勘察西沙的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於1980年1月30日發布的《中國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無可爭辯》等文件內還曾引用他著的《廣東水師國防要塞圖說》。

文化造詣

李准題《大公報》
李准題《大公報》
擅隸書、篆書。他立志以先輩為楷模,自幼至老,每日晨昏,必作楷書、篆書、隸書之練習,以作書為樂。因能養成堅忍不拔之毅力,故其篆書之成就亦與古人名家相伯仲。所書漢碑石門頌體勢,在飛動之中間以凝重。特別是在暮年所書,在天津一帶尤為時人所重。李凖的篆書,無論是列名晚清或民國大家之林,冠之以“傑出”二字,均無愧色。
《大公報》題籤,當代大家孫伯翔見之,稱“今晚報副刊所載《大公報》《中國報》《民興報》報頭,頗為驚嘆,觀之再三,久不忍釋,比之先賢,深以為愧”,並寫詩“昨見舊報刊頭字,不覺欽服感汗顏”(《書法》2011年第2期彩版)。

個人作品


兵家
廣東水師國防要塞圖說
史料筆記
李准重翻航海記
粵中從政錄
廣東革命大事記(廣東革命史)
任庵聞見錄
任庵自編年譜
小學字書
任庵臨池謄稿20冊
古籀類編12卷
詞曲
玉琴緣
畫中緣
棒打春桃
拾金不昧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黃氏未生之先即指腹為婚者,光緒十三年丁亥成婚
張氏
閻氏
長子相枚名桓,字景武,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生於粵垣之天平街
次子相度民國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酉時生於津寓
三子相普字趙卿,民國十八年七月十六生於泰華里三號本宅
長女菊蓀光緒十五年七月廿七日生於香山縣署
次女梅蓀光緒十七年冬十二月十九日生於海陽縣署
三女芝蓀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生於廣州華甯里寓
四女蕙蓀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初五日生於粵垣之天平街寓所
五女如碧民國六年十二月初十日生於天津英租界廣東路本宅,民國八年二月殤,葬於浙江義園
六女如璧字靜儀,民國七年十二月初十生於泰安里之宅
七女如秀字靜嫻,民國九年四月十三日生於泰安里之宅
八女如琪字靜婉,民國十年十二月初二日生於天津法租界泰安里十一號本宅
九女小五民國十四年冬月十二日,生於天津法租界泰安里。民國十五年四月殤
十女如琇
十一女如容
十二女如瑩民國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生
十三女如瑜民國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生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胡漢民宣布李准反正實情始末書》:“粵東省城九月(指舊曆)反正,以李直繩君之功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