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萃豪
軟體工程專家
仲萃豪,1934年9月10日,出生於上海市松江縣。軟體工程專家,中國第一代軟體學術帶頭人之一。率先開展對軟體編譯程序、編譯語言、操作系統、支撐軟體、應用軟體諸領域有關課題的研究,後轉入研製開發大型複雜應用軟體和大型分散式系統,在國內最早提出基於構件技術的開發方法及其中的關鍵技術,為中國軟體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1年5月13日凌晨2:00逝世。
1934年9月10日 出生於松江縣(現為上海市松江區),2011年5月13日在北京逝世。
1953-1956年 在復旦大學數學系學習,後轉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計算數學專業,
1957年 畢業。
1957-1985年 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85-1999年 在中國科學院軟體所任研究員。
1999年 退休。
仲萃豪,1934年9月10日出生於上海市。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之後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工作,1985年調入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迄至退休。其間曾任軟體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政府顧問,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CASE工具環境總體組副組長,承擔多項國家科技攻關專題項目。先後兼任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清華大學、黃河大學、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華中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礦業學院、上海船舶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等院校的教授,及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技術產品開發和推廣應用等方面,仲萃豪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退休后,曾任福州創識等10多家公司的高級技術顧問,併兼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客座研究員。
仲萃豪參與或主持的科研項目CAS386微機工作站及微機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青鳥軟體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UNIX 系統的研究分析、推廣應用和開發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程序設計語言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撰寫的《程序設計與方法學》一書獲北方十省市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仲萃豪在系統軟體領域中的開拓性貢獻主要有:
(1)作為組織者,他先後參加過104、103、109、119、111、717等8個機種的研製和系統軟體的開發,包括119機的初等函數的設計和實現。20世紀60年代初期,主持並參加了中國首台大型計算機104機的編譯程序(類Fortran)的開發;到60年代中期,為中國第一台半導體109乙機研製了BCY演演算法語言的編譯程序,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解決了一批實用計算問題,在國內這是最早廣泛使用的最有影響的編譯系統,一次推廣就有1300人參加,其成果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BCY演演算法語言及其編譯程序》和《編譯程序構造》兩本書。此後,編譯程序被國內有關方面普遍使用,其中不少技術對提高中國軟體水平具有推動作用。
(2)從70年代開始,他與南京大學徐家福教授、北京大學楊芙清教授合作,設計並研製了“系統程序設計XCY語言”,在IFIP80(國際計算機會議)和第五屆國際軟體會議上作了有關論文報告,並收入論文集,獲得好評,由此合寫的《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實現和使用》一文,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3)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與曹東啟、張尤臘、金其傑等人合作研究操作系統,發表並出版了國內第一本操作系統著作和第一篇操作系統體系結構的論文,設計和實現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千萬次計算機757上的操作系統。該機獲中國科學院特別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當UNIX在國際上剛剛初露頭角之際,仲萃豪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精湛的軟體分析能力,預見到UNIX操作系統將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操作系統。從1978年開始,他率先組織了孫玉芳、劉日升等4位碩士研究生,對UNIX進行剖析、研究、漢化和推廣,為此發表了《UNIX分析報告》,並形成了一支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團隊,先後在“七五”和“八五”期間承擔了國家攻關項目“宿主軟體系統的改造及其基礎軟體的開發”和“UNIX操作系統移植和國產化”,孫玉芳還成為其子專題的負責人。另外,仲萃豪又指導博士研究生楊建平成功地將UNIX系統5移植到VAX計算機上,獲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重大成果獎。由此在國內掀起了UNIX使用、漢化和移植高潮。此外,他還先後與美國AT & T公司、德國西門子等公司簽訂了開發中文發行版UNIX系統的合同,一共開發了十多種機型上的版本,僅在國內就被上萬家用戶所使用,效益顯著;此項成果曾獲198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仲萃豪與另兩位負責人一起,共同完成了中國科學院重大攻關項目“CAS386微機工作站及微機系統”的開發任務。此項目於1991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先後被《計算機世界》、《中國計算機報》、《中國科學報》評為1991年度十大成果之一。
(3)“七五”和“八五”期間,仲萃豪參加了國家攻關項目“青鳥軟體工程的開發工具和環境”,任總體組副組長兼其子專題“青鳥軟體工程新開發機制研究”負責人。軟體開發技術是當時軟體行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鑒於國內普遍存在開發水平低、開發周期長和成本高等問題,他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在國內首先提出了“基於構件技術”的開發模型及其開發平台,並將其示範應用於國家重點項目“中等城市行政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推廣應用於四川省、山東省、成都市、北京市西城區等的財政部門,實現了嶄新的群體軟體開發方法。此方法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被列入國家火炬重點項目(1994 年第18項),為此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邀請他作為客座教授,並為該學院在香港立項“模型管理的面向對象方法和CASE工具”,同時被香港理工大學邀請去講學。
仲萃豪
1999
27 王文軍 仲萃豪 . 分散式工作流系統FlowAgent的動態任務調度. 軟體學報, 1999, 10 (12): 1284-1290
26 陳微 仲萃豪 . 一種多維資料庫和多維視圖模型.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99, 36 (02): 214-218
1998
25 耿剛勇 李淵明 仲萃豪 . 基於構件的應用軟體系統的體系結構及其開發模型.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98, 35 (07): 594-598
1997
24 顧明 仲萃豪 . 構件類和構件的概念及其定義語言和操作語言. 軟體學報, 1997, 8 (09): 673-679
23 顧明 仲萃豪 . 在構件庫支持下用過程式控制制生成應用軟體系統. 計算機科學, 1997, 24 (01): 63-67
22 顧明 仲萃豪 . MIS軟體開發的過程模型. 計算機科學, 1997, 24 (06): 97-100
20 耿剛勇 仲萃豪 . 採用軟體構件技術開發領域應用軟體. 計算機科學, 1997, 24 (01): 58-63
19 梁豐 呂麗民 仲萃豪 . 一種基於數學形態學形態譜的圖形形狀分析判據. 計算機科學, 1997, 24 (03): 79-82
1991
18 仲萃豪 丁茂順 孫洪生 葉農 . 應用軟體的開發方法. 計算機科學, 1991, (01): 5-15
1989
17 孫玉方 孫衛國 仲萃豪 . 中英文兼容的信息處理系統C-UNIX開發工作之評述. 計算機學報, 1989, 12 (02): 140-148
1988
16 仲萃豪 葉農 . 軟體工程認知體系——對自頂向下逐步求精的軟體開發方法學的挑戰. 計算機科學, 1988, (01):
15 仲萃豪 孫富元 李興芬 . 關於第四代語言的看法. 計算機科學, 1988, (04):
14 仲萃豪 葉農 . JSD方法對軟體工程研究的啟示. 計算機科學, 1988, (06):
1986
13 仲萃豪 . 第四代程序設計語言LINC系統.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86, (03):
1983
12 仲萃豪 馮玉琳 . 程序設計方法學(下).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83, (04):
11 仲萃豪 馮玉琳 . 程序設計方法學.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83, (03):
1982
9 仲萃豪 馮玉琳 . 程序設計方法學註記.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1982, (04):
1981
8 徐家福 仲萃豪 楊芙清 . 系統程序設計語言XCY的設計. 計算機學報, 1981, (01):
7 仲萃豪 . 第八屆世界計算機會議介紹??計算機軟體部分.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81, (04):
6 仲萃豪 . 第八屆世界計算機會議介紹——計算機軟體部分.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81, (04):
5 仲萃豪 . UNIX操作系統的軟體工程.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1981, (01):
1979
4 仲萃豪 徐家福 . 系統程序設計語言XCY. 計算機科學, 1979, (01):
3 仲萃豪 楊芙清 . 操作系統結構設計方法(下). 計算機學報, 1979, (01):
1978
2 仲萃豪 . 操作系統結構設計方法(上). 計算機學報, 1978, (02):
1961
1 J、W、貝克斯 李開德 仲萃豪 . FORTRAN系統Ⅱ的特性和功能.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6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