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嘉偉

上海博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排球運動員

汪嘉偉,男,排球運動員、教練、運動健將,上海市人。1955年9月27日出生,1973年加入福建隊。1976年被選入國家隊,國家男子排球隊副隊長,1997年,擔任中國男排主教練,現任上海博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汪嘉偉這個名字曾讓無數女孩子芳心暗動。汪嘉偉被認為是中國體壇一位沒有得過世界冠軍、名氣卻不比世界冠軍小的天才球星。

人物經歷


運動生涯

汪嘉偉寫真
汪嘉偉寫真
汪嘉偉祖籍上海,18歲隨父母從上海遷至福建,並加盟了福建省隊。參加訓練僅兩年就進入國家隊成為當時中國男排的主力球員。
1977年隨中國男排,參加第二屆世界盃男子排球賽,在網前打出的前飛背飛等一系列快攻戰術,震撼了世界排壇。賽后被譽為"世界排壇第一飛人",和世界最佳快攻手入選由世界盃組委會評出的六人世界最佳陣容--"世界明星隊",這也是亞洲球員在世界排壇獲得的為數不多的殊榮。
其所在的中國男子排球隊曾獲第二屆亞洲男子排球錦標賽軍,第三、四屆世界盃男子排球賽第五名,第八屆亞運會男子排球比賽第三名,第九屆亞運會男子排球比賽亞軍,第十屆亞運會男子排球比賽冠軍。曾獲第二屆亞洲男子排球錦標賽、第四屆世界盃男子排球預選賽最佳運動員獎。
1983年中國男排在西班牙的奧運會預選賽上連連失利,沒能取得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資格。在遭受一連串的敗績之後,中國男排宣告解散。
1984年重新組建,但隊員名單上沒有了汪嘉偉。一位來自日本的汪嘉偉的“超級球迷”北村醫生,主動提出幫助汪嘉偉去日本深造。得到汪嘉偉明確的答覆,北村夫婦很快為他辦好了日本體育大學的入學手續。日本體育大學是一所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牌學校,在日本諸多體育院校中名氣最大。汪嘉偉後來就成了這所大學排球技術學和體育心理學的研究生。
1986年當中國男排再次徵召他歸隊的時候,雄心未泯的汪嘉偉毫不猶豫地從日本回國,31歲的他重披戰袍,並和隊友奪得了漢城亞運會冠軍桂冠。因為是中斷學業臨時回國家隊“幫忙”,比賽后汪嘉偉又回到日本繼續他的學業。
1997年3月回國執教中國男排。幾個月後率領中國男排在亞洲錦標賽上重新奪回了久違15年的冠軍。
1998年12月中國男排在亞運會上再次奪冠。也成為作為運動員和教練員獲得過亞運會冠軍和亞錦賽冠軍的中國男排第一人。
1999年和他的隊伍開始遭遇一連串的挫折,先是在世界盃被擠出前八名,接著又失去了進軍悉尼奧運會的資格。在認真考慮了90天之後,汪嘉偉辭去了國家男排主教練。而在決定回來執教的當初,他只考慮了3天。
5年後,再度出現在人們視線中的汪嘉偉已經是個商人。他在與朋友合夥成立的投資公司中悄然當起了董事長。
排球情結
汪嘉偉很擔憂,排球的轉播收視率低,現場無人問津,後備力量人才匱乏……回顧過去,他如數家珍,“我們那個年代,排球風靡一時,全國至少有五六十支隊伍,有甲、乙、丙升降級。各省隊還有二線隊伍,電視常常轉播。”
汪嘉偉表示,將來若有機會,他還是想做一些同排球有關的事業,“我心裡面一直都有排球情結。”

商業經歷

汪嘉偉早年照
汪嘉偉早年照
2014年8月21日,熔盛重工宣布,以21.84億港元收購NewContinentalOil&GasCo.Ltd.(新大陸油氣)全資附屬公司吉爾吉斯斯坦大陸油氣有限公司60%的股權。
這家公司此前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石油公司簽訂協議,獲得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干納盆地4座油田的合作經營權益,這4座油田包括“馬里蘇Ⅳ”、“東伊斯巴克特”、“伊斯巴克特”、“羌格爾塔什”及“奇克爾奇克”5個採油區塊。
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家油氣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就是汪嘉偉。“我們是主動在尋找一些合作方,油田投了大約一年零十個月,三個股東主要在那邊負責投資,而我本人是前前後後去了六次吉爾吉斯斯坦,跟當地的政府官員進行洽談。當地的瓶頸是,吉爾吉斯斯坦是在前蘇聯時被分出來的,油氣資源很好,卻生不逢時。”
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東部內陸國,北部同哈薩克、西部同烏茲別克、東部同中國新疆、南部同塔吉克接壤。吉國有近百年的油氣開採史,但產量極低,石油年產峰值是32萬噸,天然氣年產峰值是3.8億立方米,每年約95%的全國原油、天然氣和石化製品需求需要依靠進口滿足。
高山之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生活卻被汪嘉偉形容得頗為有趣:“生活水平大概是在中國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級公路還可以,一到天黑了,路上什麼都沒有。生活設施比較匱乏,相對落後。但當地人很質樸,自然資源非常好,中國人在那裡投的金礦最多,但大的工業卻是沒有的。”
“目前,中亞五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兩者經濟和資源上的互補形成了真正意義的路上‘絲綢之路’,而吉爾吉斯正處在這樣的經濟帶上,其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只能和中國人合作,因為他們是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吉爾吉斯斯坦希望中國人來投資他們的油田,我們的幾口井都是20多噸的日產量,而對比中石油來說,5噸/天就可以算是高產油田;俄羅斯人覺得每天要100噸才算高產。幾天前,我們又有一個新井開出來,每天都是20多噸,五六倍於中石油的產量。”談起油田,汪嘉偉一臉驕傲。
據了解,吉爾吉斯斯坦地處中亞,早在前蘇聯時期,由於技術手段不足、開發資金短缺等多種原因,此地塊油田便全面停止開採。根據熟悉中亞油田的能源行業專家分析,該大型油田油床分佈廣袤且較淺,主要油床平均深度僅在500-2200米之間,油井投資成本將大大降低,採油毛利水平十分可觀,同時將減少油田開採的成本。
10月14日晚間,熔盛重工公告稱:五口新油井的鑽井工程已經完成。其中,兩口新井已經開始產油,完成壓裂的一口新井錄得每日凈產油量約174桶,將繼續強化新井開發,並加快老井修復,擴大壓裂井次規模,以進一步增加產油量。
熔盛重工是因為何種機緣加入的?
“我們覺得這是很好的項目,有產量﹑有前景,只是需要尋找合作者。而這個項目後續還要很大投資,當然需要有實力的公司合作。”幾個合伙人都在尋找合作夥伴,這時候,遇到了熔盛重工,與熔盛重工大股東張志熔先生談得很愉快。
汪嘉偉透露:在此之前,我對熔盛重工就有所耳聞,熔盛重工在全球造船行業都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積極開拓能源開採業務,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戰略發展方向。而熔盛重工多年來儲備了很多與油氣業務相關的重要客戶,它的加入不僅加快了這個項目的開發,也給上市公司帶來了大幅度的業績增長,同時也給吉爾吉斯斯坦和新大陸公司帶來可觀收益。
“我們是和吉爾吉斯斯坦石油公司在合作開發油田,股權比例﹑原有的合同都按照國際標準重新梳理,吉爾吉斯斯坦政府也承諾在未來20年合作有效。無論從盡職調查、法律法規,還是審計等多方面都要完全符合上市公司的標準。”汪嘉偉如是說。
“果子現成的長在樹上,只要伸手去摘就可以,但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參與。”由於這次收購是通過增發股份的方式,真正要為油田開發帶來充沛現金流,仍是要依仗資本市場的魔杖:10月29日,熔盛重工與主要股東宏易勝利投資有限公司訂立認購協議,股權證持有人可以認購公司最多17億股新股份,預期募集的所得款項凈額大約介乎25.5億港元至32.3億港元。公司名稱改為ChinaHuarongEnergyCompanyLimited。
結緣石油
由於繁忙的石油生意,汪嘉偉穿梭於北京上海兩地之間,昔日的排壇國手如何將手中的排球畫了個弧線,並濺出了一朵美麗的黑色石油花?
排球王子汪嘉偉在賽場上的明星風采,令人難以忘懷:1977年,汪嘉偉隨中國男排參加第二屆世界盃男子排球賽,在網前打出的前飛背飛等一系列快攻戰術,震撼了世界排壇。賽后,他被譽為“世界排壇第一飛人”。受傷引退東渡日本,十三年後以男排主教練的身份回到中國,霸氣回歸,率隊重奪男排久違15年的亞洲冠軍。
2001年,汪嘉偉從中國男排主教練的位置上引退,離開了排球,就下海和幾個朋友一起開起了公司。素來喜歡挑戰的汪嘉偉,最初下海面臨怎樣的境地?
談到走入石油圈,汪嘉偉用了兩個字“緣分”。他說:“人是看你混在哪個圈子裡,並不是說2001年我離開國家隊做生意就開始做這個,一開始什麼都做,比如說最簡單的,我們的團隊在高速公路上畫線,同時還介紹各種樓盤,一下子做了五六年,一事無成,現在回憶起來是交學費了。而且一開始傻傻的,別人講什麼我就信什麼,但必須走過這一步。”
隨後,汪慢慢接觸一些能源的項目,逐漸摸到了一些貿易的門道,他判斷國內做貿易沒有倉儲是不行的,於是投資了油庫。油庫從最開始的幾個點布局撒網要做連鎖,最終加入香港上市公司,通過資本運作上市,成果斐然。
名氣對談生意有沒有幫助?汪嘉偉表示:一進來,大家都知道,具體又說不上來,人家也不會主動把生意讓給你做,只是一開始不需要介紹。
如何適應雲端的排球王子落到凡塵的落差?汪嘉偉笑言:球輸了不是一樣被別人罵?不能老惦記著贏了比賽被別人捧,也要想輸了比賽的情況。
商業嗅覺敏銳的汪嘉偉覺得還可以往上遊方面再延伸,國內中石化進口的原油越來越多,超過一半比例,有個偶然的機會來到吉爾吉斯斯坦,讓他覺得這個地方存有機會。
“主要和吉方國務委員﹑能源部長談了很多次,他們希望我們把項目開發出來,對他們的稅收和經濟有提升的作用,因為他們本身沒有大型的能源企業,沒有能力﹑沒有技術﹑沒有人才。鄰居土庫曼遙遙領先,因為發現了一塊氣田,他們的產量可以達到全球的13%-19%,塔吉克也在和中國合作,未來可以發展的空間非常大。”汪嘉偉如是說。
霸氣挑戰
現在的汪嘉偉行走在京滬雙城,“家實際上在北京,為了看父母就要經常來上海,兒子現在做微電影,剛剛開始。準備讓他自己運作,男人嘛,靠自己,我就沒靠過別人。”
卸下了汪指導之名的他對排球仍然關注,“這次準備為男排捐助400萬,結果亞洲冠軍輸掉了,教練隊員被我臭罵一頓。”
汪嘉偉曾被評價為霸氣,自己如何評價?“霸氣啊,我本來就是這種性格,因為當教練很多年,性格也不會改來改去的,人生之路嘛,願意怎樣走都可以,人生信條是相信自己。”
他笑言:搞體育想打得好,不是簡單的事,要戰勝自己。很多世界冠軍,成功不可能僅僅靠運氣,判斷能力、遇到事情的決策能力還是要靠天賦的。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做石油生意拓展上下游的資本大佬,汪嘉偉的人生之路一直是大開大合。“以前沒有做生意,因為搞體育把這方面的時間鎖住了,現在騰出手來,挑戰一下,我相信我有這個實力和能力,事情也從一開始的不懂,到慢慢懂,一步步走下來,起碼整個判斷力、經驗得到了鍛煉和印證,目前的油田項目只是走了第一步,我還有更宏遠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