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是指“鯉魚跳龍門”,傳說中的龍門,又稱伊闕,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所在地。傳說龍門為應龍開闢,當鯉魚躍龍門時,就有應龍盤旋上空。有詩賦贊曰:“闕之所成兮,得應龍之偉力”,闕即伊闕。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
伊水流到這裡被子
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龍門[鯉魚跳龍門傳說]
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
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
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裡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
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
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原位於平原縣城東南角。建於1573年(
明萬曆元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拆除。唯洞楣上刻有
狂草“龍門”二字的石碑(屬省級保護文物)尚存於平原縣圖書館。
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闊”字據明抄本補。)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又林登雲,龍門之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出《三秦記》)
龍門在河東的界內。大禹鑿平龍門山,又開闢龍門,有一里多長,黃河從中間流下去,兩岸不能通車馬。每到晚春時,就有黃色鯉魚逆流而上,過了龍門的就變成龍。又有一次林登說,龍門之下,每年的晚春有黃色鯉魚,從大海及各條大河爭著來到龍門。一年之中,登上龍門的鯉魚,不超過七十二條。剛一登上龍門,就有雲雨跟隨著它,天降大火從後面燒它的尾巴,就變化成龍了。
相傳,禹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游息於盂津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游到伊闕龍門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