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世界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行政區劃內,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將按照PPP模式和“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思路建設航天產業新城,是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武漢市四大國家新基地 之一,已入庫湖北省發改委重大項目庫、國家財政部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項目庫 等。

基本概況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區點陣圖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區點陣圖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距離市中心30公里,距離天河機場40分鐘車程,到武漢高鐵站僅30分鐘車程,與光谷一江之隔。十三五期間光谷長江大橋規劃確認,大橋通車后,基地將實現半小時直通光谷。
基地坐擁長江中游唯一的深水良港——陽邏港,武漢市軌道交通陽邏線已經開通。即將建成通車的江北快速路,將連通基地與漢口片區,將基地至漢口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內。基地緊鄰武漢市現有外環線,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外環東擴,基地將被納入武漢新外環內,屆時基地與武漢各功能區的交通將更為便捷。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航天強國。作為第一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緊鄰“長江新城”且擁有大規模連片集中建設用地的區域,也是在長江主軸上的產業新城。依託大國航天的創新轉化能級,這裡將形成全新大航天產業板塊,與武漢支柱產業——大臨空、大臨港、大車都、大光谷板塊齊頭並進,成就國家戰略軸帶。

產業體系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航天產業港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航天產業港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將打造商業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集群,用10年的時間,形成近600億產值的產業新城。

主導產業1

打造世界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火箭產業園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火箭產業園
依託航天科工龍頭項目落位,圍繞新型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台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地面及終端設備製造等領域,打造世界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主導產業2

打造華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高地
重點聚焦智能製造裝備、物流裝備、能源裝備等領域,從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及本體製造、分揀運輸裝備和輸配電設備快速切入,形成高端裝備研發製造產業集群,打造華中地區規模製造中心。

主導產業3

形成武漢新材料產業增長極
在商業航天龍頭項目牽引下,快速切入航天新材料領域,逐步拓展產業鏈條,導入電子信息上游配套材料企業,超前布局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前沿領域,打造中部地區新材料產業示範區。

城市總體規劃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拍圖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拍圖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從人性化出發,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籌”的原則進行規劃,“產·城·人”融和⼀體,以四大分區梯次開發,通過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打造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區和武漢長江新區核心產業承載區,力圖成為國內領軍、國際知名的航天產業新城。
四大分區梯次開發:

東部產業核心區

布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飛雲、快雲、行雲、虹雲、騰雲“五朵雲”工程,同時整合全球資源,聚焦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同時結合華夏幸福“產、城、人”融合的核心理念,以綠色生態為底板、以幸福城市為載體,打造“以人為本、智慧生態、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

中部商務中心區

集萃新城精華,站在前沿視角,立足高端開發及運營,營造七龍湖城市休閑景觀帶、城市級商業中心、總部辦公、酒店綜合體等城市全功能形態,以比肩世界的高度,帶領城市生活全面進階。

北部生態創新區

規劃綜合服務區、創新孵化區、辦公培訓區、生活商業區、休閑生態區五大功能區,形成生產、生態、生活融合的全方位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西部產業配套區

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對接東部產業核心區,發展配套產業,融文創、休閑旅遊、科技研發、智能製造為一體,打造高科技產業集群,形成高密度、高品質的都市活力發展區。

招商引資建設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產業港公園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產業港公園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三大產業集群齊頭並進,招商成果豐碩。圍繞航天產業集群,航天科工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總裝總中心等項目已全面啟動建設,未來“漢產”火箭將一飛衝天驚艷世界;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空間工程公司和四院行雲公司已於2017年12月在基地完成註冊;此外,明陽集團德華航天晶元、瀚氫動力商業航天空間動力系統、中遙智圖遙感智能終端等一批優質民營商業航天項目和上下游配套企業也將落戶基地。
產業項目建設方面,佔地近400畝的航天科工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總裝總調中心項目(火箭產業園)主體結構即將封頂,預計到2018年底可全面完成土建工程,2019年正式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20發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及試驗能力,實現年產值10億元。同時,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航天產業港已封頂,將於2018年下半年竣工交付使用,為企業提供廠房、研發基地、展示及配套用房。
產業項目快速推進的同時,基礎設施也如火如荼建設中。基地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產城融合示範區,先後完成臨時展館、產業港公園及多條園區道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格局初步呈現。2018年,華夏幸福統籌考慮生產、生活、生態的需求,將重點打造航天大道以北區域,集中建設六條園區道路,形成東部產業核心區三橫五縱路網格局。同時全面啟動航天公園、文體中心、幸福里等配套設施建設工作。預計到2018年底,一座初具規模、配套優質、宜業宜居的現代化產業新城雛形將呈現。

發展大事記


2014 年5 月,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提出在武漢打造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2015 年7 月,李克強總理對支持湖北航天產業發展做出重要批示。
2016 年8 月,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
2016年10月11日,時任武漢市長、現任湖北省副省長萬勇赴新洲區實地調研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情況。
2017 年4 月,華夏幸福與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政府簽署PPP 項目合作協議。
2017年4月24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等航天企業簽約入駐;
2017 年8 月23日,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梁偉年調研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18年4月24日,第三個“中國航天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集中籤約19家企業,總投資達50.54億元;同步簽約60億產業基金專門用於支持基地企業發展。
2018年5月9日,時任武漢市長、現任湖北省副省長萬勇率各區(開發區)、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考察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並對基地建設及招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8年6月12日,武漢市招商引資大會·民營企業專場舉行,瀚氫動力等多個項目現場簽約,落戶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18年6月17日,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率隊考察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18年6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會員走進武漢合作交流會舉行,博鰲論壇會員企業走進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考察。
2018年7月10日,武漢市招商引資暨重大項目七月集中開工活動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舉行。
2018年8月22日,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赴新洲區調研,強調要舉全市之力,大力推進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將產業基地建設作為武漢市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中之重,努力使其成為武漢乃至湖北東部重要的增長極。
2019年01月,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獲得“湖北省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基地”稱號;
2019年04月02日,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調研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19年04月24日,在第四個“中國航天日”,航天科工衛星產業園、航天行雲科技衛星測運控中心等5大項目同時開工;
2019年08月31日,由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一箭雙星”,成功將“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與“瀟湘一號07衛星”分別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2019年11月13日,命名為“快舟·我們的太空”號的快舟一號甲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吉林一號高分02A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19年11月17日,“快舟·楚天”號快舟一號甲遙七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19年11月19至20日,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專場活動舉行。兩院院士、高等學府校長、航天專家、航天領域龍頭企業等百餘代表坐而論道,高端創新人才齊聚江城;
2019年11月22日,武漢工程大學書記、校長等專家團調研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19年12月7日,10時55分,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B衛星發射升空。16時52分,又一枚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採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6小時之內,在同一發射場進行兩次航天發射,創下了中國航天新紀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也打破了同一發射工位和同一型號火箭發射時間間隔最短紀錄;
2019年12月09日,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梁偉年調研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20年07月09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調研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2020年07月20日,武漢航天城同濟醫院開工建設,落戶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核心區,是新洲第一座三甲醫院,預計工期一年;
2020年08月06日,湖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聯席總裁孟驚一行座談;
2020年10月1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簽約6個商業航天、智能製造、新材料領域的產業項目;
2020年11月23日,“比學趕幫超 決戰四季度”2020年全市重點項目互觀互學互評互促活動正式開啟。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胡立山一行,先後前往江岸區、新洲區、黃陂區、臨空港開發區(東西湖區)、江漢區考察項目進展情況。新洲區考察項目為衛星產業園、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火箭總裝總調中心項目;
2020年12月0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開工建設,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進入物理上“直通大光谷”的新階段,與光谷聯動,建設一江兩岸科創大走廊;
2020年12月18日,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上,新洲區委書記趙利洪強調,十四五期間,新洲將加快航天基地建設擔當科創大走廊建設,推動“星光雙谷”聯動,打造高新技術產業新極核;
2021年8月21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迎來發展史上又一盛事:該基地研發生產的“新洲號”火箭出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於9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

運營主體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40)創立於1998年,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十幾年來,華夏幸福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理念,依託市場化運作模式,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節能環保和新材料等十大產業,已形成百餘個區域級產業集群,遍布北京、河北、湖北、江蘇、浙江、四川、安徽、印度尼西亞等全球80餘個區域。2015年7月20日,固安縣政府與華夏幸福共同探索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作為創造性典型經驗,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2018年2月,團風產業新城成功入選財政部第四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圍繞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華夏幸福已累計簽約80餘家企業,其中包括阿里雲、富士康、奧鋼聯、京東方等,以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等大型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