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鈹的結果 展開
- 第二周期第二主族元素
- 漢字
- 戰國至漢初普遍使用的古代兵器
鈹
戰國至漢初普遍使用的古代兵器
鈹【pí】,是將短劍裝在長柄之上,類似現代的刺刀,後世叫槍。鈹流行於戰國初期,南北方都有,尤以趙、秦發現最多。這些發現說明了當時戰爭時期鈹身為武器的殺傷力地位是不可忽視的。趙鈹無鐔,秦鈹有之,所有秦國的鈹,古人又稱之為“鎩”。
鈹在作戰時主要用於直刺和砍殺。秦以前鈹首多用青銅鑄造。漢代多用鐵制,鈹首比秦代銅鈹顯著加長,增強了殺傷的效能。關於鈹的最早記載見於《左傳》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賊六人以鈹殺諸盧門。”戰國至漢初,戰場上較普遍 地使用鈹。西漢軍隊有“長鈹都尉”一職,可見鈹在作戰中的地位。西漢中期以後,鈹的使用減少,並逐漸從戰場上消失。
兵器。雙刃刀。一說是大矛[long lance]
抽劍刺王,鈹交於胸。——《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說文》載:“鈹,大針也。一曰,劍如刀裝者。”
考古發現有長柲的鋒如長劍的兵器,實際是劍如矛裝柄,此即古稱之鈹。鈹見於戰國時期,以前多誤稱為劍。所謂劍刀裝者,“裝”,就是包裹包覆的意思,就是在劍體上,加裝皮套,由於鈹加柄之後較長,約1700毫米,且兩面開刃,為了防止攜帶過程中,傷及同伴,故而加套。
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它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過去很多出土的鈹兵曾被誤作短劍。我國最早的古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東漢,許慎著)這樣解釋鈹的概念——“鈹者,劍刀裝也”。
鈹——長兵器
從文獻資料看,鈹可能起源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戰國秦漢。鈹最早被稱為“夷矛”,春秋戰國時期名稱又演變為鎂、鈹、鈦等,東周時代的宋、吳、秦、趙、燕等國長鈹盛行,應用很廣。西漢時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這種兵器古書記載頗多,但可惜長期以來一直無完整實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銅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銅鈹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銎)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鈹的長柄末端裝有銅樽,鈹身還配有保護刃部的鞘。
秦俑坑出土的青銅鈹,鈹首長度多為35厘米左右,莖長12厘米左右,鈹之木柄多已腐爛殘損,鈹身刻有“十五年寺工工”之類銘文,莖上刻有“十六”等字。“十五年”為秦始皇紀年,“寺工”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機構,鈹上最後還刻有實際生產的工匠名字。
秦俑坑已發現青銅鈹16件,可以訂正把過去將鈹誤視為短劍的錯誤。根據已發現的銅鈹實物,鈹全形由鈹首、銅組成。有學者認為,鈹之(即長柄)有積竹、木柄兩類。而鈹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趙、楚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
辨 - 鈹到底是短劍 還是加長柄的長兵器
《說文》明確說“鈹”是“大針”,《史記三家注》亦明確說“鈹,劍之別名”,《左傳·魯定公八年》記載,鈹的使用,是與盾合用:“陽虎前驅,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鈹盾夾之,陽越殿”。由此可見,很難想像,一位手持二三米長武器的人,另外一隻手卻再持一面盾牌,如何進行戰鬥?
典籍記載鈹的使用(參見鉟)
《春秋左傳魯昭公二十七年》:吳子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吳公子光曰:此時也,弗可失也,告鱄設諸⑴曰:上國有言曰:不索何獲?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鱄設諸曰:王可弒也,母老子弱⑵,是無若我何?光曰:我,爾身也。夏,四月,光伏甲於堀⑶室而享王。王使甲坐於道,及其門,門、階、戶、席,皆王親也,夾⑷之以 鈹。羞者獻體⑸改服於門外,執羞者⑹坐行⑺而入,執鈹者夾承之,及體⑻以相授也。光偽⑼足疾,入於堀室。鱄設諸寘劍於魚中⑽以進,抽劍刺王,鈹交於胷⑾,遂弒王,闔廬⑿以其子為卿。季子⒀至,曰: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國家無傾,乃吾君也,吾誰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復命哭墓,複位而待。吳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燭庸奔鍾吾。楚師聞吳亂而還。
註釋
⑴. 鱄設諸:史記作專諸。
⑵. 母老子弱:專諸上有老下有小,公子光說:我就是你,你的家人我負責撫養。
⑶. 堀:音窟,地下室。
⑷. 夾:音挾,持也。
⑸. 羞者:進獻食物者。
⑹. 獻體:衣服全部脫光,防止暗藏兇器。
⑺. 坐行:雙膝著地而行。
⑻. 及體:以鈹之劍尖觸及進獻者前胸。
⑼. 偽:史記作佯,假裝。
⑽. 寘劍於魚中:劍,短劍,長約300毫米,史記作匕首。
⑾. 鈹交於胷:專諸突然持劍刺王,王之側后兩衛士,亦同時刺中專諸前胸。
⑿. 闔盧:公子光,亦遵守承諾,任命專諸之子為卿。
⒀. 季子:公子季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