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扶鎮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轄鎮

多扶鎮地處四川省西充縣城東10公里,位於渝蘭212國道線和廣南高速道上,距南充市20公里,屬四川省首批百強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國家級重點鎮,國家級衛生鎮,國家特色小鎮。多扶鎮地處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城東10公里,多扶鎮2019年場鎮常住居民達5.5萬,2018年GDP高達70億;城鎮內有四川張瀾技術職業學校(南充技師學院多扶校區),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四川省教育廳主管、以新理工科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西充中學臨江校區,多扶鎮小學,鳳凰幼兒園,紅旗幼兒園,陽光幼兒園,西充縣人民醫院臨江新區醫院,西充國慈藍天醫院,川東北駕校,川東北駕駛人考試中心,多扶福鎮(景區);2020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發文《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的批複》(川府函〔2020〕142號)同意批複,多扶鎮全部行政區域、納入省級新區“南充臨江新區”規劃範圍內,歸南充臨江新區西充片區管轄。

2016年10月,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扶君鄉和金山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多扶鎮管轄,多扶鎮人民政府駐上街24號。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多扶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地理環境


多扶鎮
多扶鎮
多扶鎮位於西充東南部, 舊名多寶寺,距縣城10公里,距南充市也僅2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被譽為南(充)廣(元)高速公路的璀璨明珠,西充縣的東大門,南充市的後花園、創業熱土、投資樂園。1994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首批試點小城鎮。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列為南充市有機食品加工基地。
多扶鎮幅員面積25、2平方公里,是西充縣的農業重鎮、經濟強鎮、文化人鎮。鎮區各項基礎設施漸趨完善,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已擴建城區近2平方公里,其“五街”、“四路”9條大街全面實現硬化、綠化。有線電視覆蓋全鎮,電信、移動、聯通等通訊公司均在場鎮建有基站。該鎮交通便捷,場鎮中心有車站1個,多扶至南充市內的20路公交車每隔15分鐘發一班車,把多扶與南充中心城區緊緊連在一起。鎮內不僅有國道212線東西橫穿8個村,還有兩條縣道縱貰南北。正在建設中的廣南高速公路是國家路網蘭州至海口高速的一段,它經過多扶中心場鎮,與國道212線相銜接。多扶鎮內有2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年貿易額達2500餘萬元,已成為順(慶)西(充)經濟走廊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經濟


投資百億打造城市副中心
“一產業挖紅苕、二產業打麻將、三產業打鍋盔。”幾年前,西充人說起多扶鎮時都會用這句話。多扶因便捷的交通,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南充市委市政府將多扶鎮納入市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縣委縣政府更是傾力打造多扶新區,將各類項目、資金重點投入多扶,市縣兩級均將多扶全域納入發展規劃,多扶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據多扶鎮黨委書記楊春林介紹,2011年來,多扶圍繞城鎮建設、工業建設、文化旅遊建設,致力將多扶鎮打造成為“西充城市副中心、連接南充的橋頭堡”。多扶已經引進或發展出一批獨特的項目,城鎮發展產業優勢日益凸顯。
2014年,計劃投資資金近百億元,打造華嚴玉佛城及鳳凰山佛教文化項目、川北醫學院健康產業園等項目。其中,計劃投資18億的華嚴玉佛城項目建設佔地約1560畝,正按照“一軸、六段、兩園”的布局,加緊建設十玄門、五祖塔等玉佛園景;計劃投資20億的川北醫學院健康產業園項目,是將建設成為輻射川東北的養生養老健康中心;而計劃投資30億的川東北遊樂場項目也將提上日程。而佔地面積約1500餘畝的多福古鎮項目,目前已經初現雛形。
工業園區
多扶鎮
多扶鎮
進入21世紀,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規劃和要求,多扶力爭打造西充縣第二工業園區。現已引進四川龍翔農業科技公司、南充廣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大連星球有限公司等發展農業、種養殖業。已形成以創奇、茂盛為主的機械製造業,以18家私營企業為主的繭絲綢業。四川創奇機械有限公司原有固定資產2000餘萬元,年銷售收入達9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2008年,該公司與成都一廠家聯營,前期投入500萬元,新建廠區佔地面積40畝,成為多扶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四川茂盛原有固定資產1000餘萬元,年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創利潤200餘萬元。2008年,四川茂盛公司與浙江一公司聯營,前期投入200多萬元,生產挖掘機等大型機械,現已全面投產。大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除投資5500萬元打造特色農業外,還將投資5億元控股建設川沱酒業,年產基酒3.5萬噸。南充博仁房產開發公司已購買鎮內的陽溪路中段發展房地產業。鎮內17家絲綢廠共有綢機近500台,年產值2300萬元;繭站年收干繭近百噸。另外,多扶還有頁岩、石料、天然氣和石油等資源。現已開採石油、天然氣井4口,有大型頁岩開採場4處,石料場10餘處。多扶還是城鄉一體化試點鎮,全鎮已完成省、市級新農村建設各4個。西三井村更是縣內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典範,當仁不讓地成為新農村的樣板。多扶食品工業園是西充縣建設中國西部有機食品基地縣、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根據多扶鎮總體規劃,食品工業園近期規劃3平方公里,中期規劃6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達到12平方公里,總投資約18億元。據了解,已有浙江、廣東、台灣等地多家食品加工企業前來聯繫洽談投資項目。
2014年8月13日,太極製藥西充基地在多扶食品工業園舉辦了開工儀式。退城入園,太極製藥南充公司要整體搬遷到西充多扶食品工業園,計劃投資3億元,用地90餘畝。
2014年8月14日,由法國香檳-阿登大區農業環境和土地首席顧問、農業事務主席貝特里斯·科萊女士率領的法國代表團來到西充多扶食品工業園考察,參觀了西充星河生物科技生產車間、包裝車間、產品質控中心。在星河生物科技的金針菇生產基地,法方代表爭相品嘗了可以生吃的金針菇。貝特里斯·科萊女士對該企業具有的現代化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嚴格的質量監管給予高度肯定。 
川東北駕駛人考試中心
川東北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考試中心經四川省公安廳交管局批准建立。中心位於多扶鎮十村(王家溝),佔地面積450畝,總投資4億元,由南充市同欣檢測有限公司承建,於2014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未來將承擔川東北五市大中型客貨車、牽引車的場地駕駛和實際道路駕駛考試項目,極大地方便川東北五市大中型客貨車、牽引車駕駛人考試。

社會


2008年1月6日,該鎮鎮開展“三下鄉”看望慰問貧困留守學生活動,給多扶的貧困留守學生送去了春天般的溫暖。
多扶鎮
多扶鎮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道蓉,市政府副市長朱家媛等領導參加了慰問活動,馬常委、朱市長拉著留守孩子們的手噓寒問暖,仔細詢問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親切勉勵他們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回報父母,馬常委、朱市長等領導還親自為留守學生送上書包、書籍等學慣用品和慰問金。

旅遊


多福古鎮

“多福古鎮”項目位於該縣多扶鎮,用地面積10.918萬平方米,其項目包括文化廣場和古鎮。古鎮主要以明清建築風格為主,有機融合了川西民居、徽派建築等特點。“多福古鎮”由衙門、過街樓、文廟、城隍廟、古戲台、老城門、紀信街等眾多特色景點組成,建成后將成為西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明清風情古鎮。據了解,2014年以來,該縣緊緊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強縣的目標,大力打造“中國西部最美鄉村”,依託“中國微電影拍攝基地”品牌,發揮多扶鎮區域資源優勢,發展文化旅遊業。“多福古鎮”的打造,將使得多扶鎮成為一個集旅遊、休閑、度假、經商為一體的理想之地。
多扶鎮
多扶鎮
多扶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唐代著名高僧 何炯大師(另有專文介紹)就出生於離鎮不遠的鷺鷥山下。時至今日,何炯的讀書亭、觀月樓、泉水池、龍眼井等遺址仍歷歷可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境內有明末農起義軍著名領袖 張獻忠的殉難地――鳳凰山。風凰山屬四川省旅遊景點之一,為市級風景旅遊區。景區內現存張獻忠駐軍時的將軍石、點將台、應戰門、練兵場、跑馬嶺等大量古戰場遺跡供人憑弔。山中另建有信眾甚伙的 佛教禪林圭峰禪寺。市、縣皆有公共汽車直達景區。鳳凰山於1982年被收入《中國名勝大辭典》,使之名垂青史而聲播海外。按照1996年縣、市提出的鳳凰山景區整體規劃,該景區面積共約2.5平方公里,擬建5大景區,21個旅遊景點。該規劃仍在籌資實施中。鳳凰山,海拔414米,蜿蜒數十里,形若鳳凰,故名。山上東、南、西三面築有石寨門,周圍懸崖峭壁,易守難攻。山頂為平地,為“營房地”,曾是張獻忠所營處。頂峰名“插旗山”,是大西軍掛軍旗處。東面山嶺,被人們稱為“帶箭嶺”,傳說張獻忠大戰清軍在太陽溪中箭后,由將士攙扶回指揮營地途中犧牲於此。多年來,鳳凰山一帶民眾常常拾得箭頭、馬蹬、大刀、鐵帽等遺物,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尋探古戰場遺跡。1983年,西充縣人民政府將鳳凰山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立簡介,樹標誌,封山育苗,建設鳳凰山風景區。今日鳳凰山早已林木蒼翠,松柏長青。昔日的古戰場雖已成為歷史,但那刀槍相碰之鏗鏘,人仰馬嘶之激越,彷彿仍在遊人腦際回蕩。,眺覽南充城區風光。“登臨環顧千峰秀,鐘聲散入五雲端”,為南充又一景觀。

多扶得名

多扶鎮
多扶鎮
清順治三年(1646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進入四川,營地駐紮在多扶一帶的鳳凰山上,誰知被肅王安插的姦細透露了情報,姦細謊報軍情引誘張獻忠出山,張獻忠與肅王的軍隊拼殺當中,被隨後趕來的清軍南伊瑪喇的一支毒箭射中胸部。張獻忠的親兵扶著張獻忠一路來到了現今的多扶這個地方,結果在這裡迷了路,不知道如何回鳳凰山的營地。在這個地方,張獻忠血流盡而去世,世人便說這段路是多扶了,於是便有了“多扶”的名字。
“以前多扶叫多寶寺,傳說這裡有很多寶藏,後來又改為了多福鎮,一直到如今的多扶鎮,民間傳說有很多,最重要的就屬這個了。”當地老人李貴中說。 

代表人物


張獻忠(1606~1646年),字秉吾。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於米脂起事,自號八大王,人稱“黃虎”。其起事後,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克武昌,稱大西王,次年,建大西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兵南下,戰歿於西充鳳凰山。
何炯(784~841),號宗密,相傳為西充縣多扶鎮人,唐代著名高僧。因出家后常坐禪陝西戶縣圭峰草堂寺,世稱圭峰禪師。
何炯家富足,自幼飽讀經書,807(唐元和二年)中進士。后信奉佛教,出家為徒,得長安澄觀大師秘傳華嚴宗要義,成為華嚴宗第五祖師。曾返故里在晉城資福寺講經,在仁和北福寺坐禪,在中和圭峰院修鍊。著作200餘卷,有《禪源諸詮集》、《華嚴原人論》、《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華嚴經法界觀門》、《圓覺經大疏》、《孟蘭盆經疏》、《禪門宗資承襲圖》等,流傳中外。何炯卒后,唐道宗追謚“定慧禪師”。855年(唐大中九年)戶縣建圭峰碑,由相國裴休撰文,柳公權書。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多扶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