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中國內地作家

王黎明,男,出生於1963年,是中國內地作家。

人物簡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首批簽約作家。
王黎明
王黎明
1963年出生,童年在沂蒙山區和兗州農村度過。當過兵,做過礦工,現從事報紙副刊編輯工作。

發表作品


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陸續在《詩刊》、《人民文學》、《中華散文》、《散文》等幾十種報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作品收入多種選本。著有《男子漢的五月》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孤獨的歌手》中國和平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鄉間音樂》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藍色陰涼》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貝殼說》2001年12月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滴水之聲》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他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在北侖開發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工作期間,他多次外出考察學習,深入各單位調查研究,起草了《關於理順和完善北侖區域管理體制的情況彙報》,提出構建北侖新區管理模式的具體建議方案,為市委研究決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據。調任區投資服務中心主任后,他始終圍繞怎樣為企業提供全過程優質高效服務、如何建立全新高效的服務機制等核心問題,精心策劃、主持開發了《投資服務中心辦公自動化應用軟體》,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管理目標。為了確保落戶項目按計劃順利開工,他經常不定期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實地踏勘,發現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大港四方2.2平方公里、3.3平方公里區域、青峙工業區及汽配工業園等工業區塊上,常常見到他的身影,他掌握的項目建設情況,總是最新、最細、最准,常被同志們稱為“活地圖”。他始終牢牢盯住投資項目審批辦證的各個環節,多次協調各職能部門,有針對性地提出簡化審批環節、縮短承諾時限等具體意見,有力規範了各職能部門的審批辦證行為,縮短了審批時間,提高了辦結質量。他急企業之所急,健全“馬上辦”服務網路,暢通外商投資企業服務熱線96319,真正為外商投資項目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他曾被評為1993—1994開發區區級優秀共產黨員、1995年度開發區(保稅區)“文明公僕”。

作品選登


王黎明詩選
貝殼說
你到海上航行
就把我忘了
能怪你嗎
昨天還說我是你的小船
爸爸卻說海上很多很多
你走了
我仍在灘上擱淺
海上好嗎
不好再回來吧
我還是你可愛的貝殼
你聽不見
我就對大海說
(1982年)
樹的一生
除了樹,沒有人甘心
在一個地方呆一輩子;
除了樹,誰情願被大風連根拔起。
誰能揪起自己的頭髮?
像隨風吹落的種子——
一棵樹生長在哪裡純屬偶然。
當我再也不能四處走動,
一棵樹代替我站在原來的位置。
活在綠蔭里是快樂的!
我們為什麼不能用斧頭
把腳下的陰影挪開?
除了樹,誰能捨棄得這樣痛快!
欠下愧疚,拋開一生的許諾。
哦,暮年的枯朽……
像一截樹墩留在他鄉。
風 車
狂歡的群體,一個人的命運
被挾裹的樹木和隨波逐流的羊群
一起湧向物慾膨脹的廣場
沒有一座山脈可以保存我的全部
沒有一方水土可以固守我的根系
沒有一種形式可以阻止我盲目的慣性
清醒的叫喊已是昨夜的囈語
我聽見弱者的抗議!進而是稻草的悲歌
低矮的茅屋,在高樓大廈之中
失去了立足之地。一個庸才混跡於
城市。一個智者消隱於山林
一個逆來順受的人,惶惶不可終日
沒有隨意改變的結局,只有過程
然後是生長、衰老和更新,緩慢的消耗
沒有任何風力可以減輕身體的負荷
我想起狂奔的獵物,生存的代價
個人的退卻預示時代的潰敗?
夢想的風車仍在承受過速的轉動
野 兔
一隻野兔在大田裡跳舞
它一步蹦過三尺寬的溝壟
那是一隻逃脫獵殺的兔子
它逃過了秋天,逃過了冬天
現在,它從洞穴里竄出來
站在寬闊、自由的田野上
快活地叫喚。它手舞足蹈
並且不時用爪子理一理
啃過一冬樹根的門牙
那樣鋒利的牙齒
咬碎了多少堅硬的果殼和凍土
(其實,它最愛吃的
是那些窪地里的青草
苦澀的嫩芽已哄出泥土
它曾在那裡生活和藏身)
此刻它快活地叫,為到來的春天……
為它自己,為所有抽葉的植物
它放棄警覺。放棄了防禦外界的
本能。它蹦,跳,晃動腦袋
它的叫聲孤單。且很少為人聽見
它揚起前足,抖開純白的胸毛
它後足站立,不再狂奔
而它身上,依然披著土地的顏色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