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河南科技大學教師

王黎明(1976.8-),男,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中共黨員,博士。現任河南省遺傳學會理事兼任植物遺傳分會委員,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種子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教育廳二等獎、洛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參加選育小麥新品種1個,玉米雜交種1個,在《中國農業科學徠》、《實驗生物學報》、《作物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人物經歷


1995.9-1999.7山東農業大學農學師範 本科學士畢業
1999.7-2002.3 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教師
2001.9-2006.7 山東農業大學 作物遺傳育種 碩博連讀 博士畢業
2002.3-至今河南科技大學教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從事利用遠緣雜交、染色體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與方法進行植物遺傳改良研究及其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工作。

主要貢獻


發表論文

1.王黎明,林小虎,張平傑,張志雯,王玉海,趙逢濤,高居榮,李文才,李興峰,王洪剛.小麥-中間偃麥草二體異代換系山農0095的選育及鑒定,中國農業科學,2005,38(10):1958-1964.
2.王黎明,林小虎,趙封濤,王洪剛.中間偃麥草的染色體組及其優良基因向普通小麥的轉移,中國草地,2005,27(1):57-63.
3.王黎明,林小虎,趙封濤,鄭曉雯,高居榮,李興峰,王洪剛.一個小麥-中間偃麥草異代換系的形態學細胞學鑒定,西北植物學報,2005,25(3):441-447.
4.王黎明,劉樹兵,李興鋒,王洪剛.小麥黃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鑒定研究進展.麥類作物學報,2003,23(3):123-127.
5.林小虎,王黎明,李興鋒,趙逢濤,高居榮,李文才,陸文輝,王洪剛.抗白粉病小麥-中間偃麥草雙體異附加系的鑒定,植物病理學報,2005,(1):111-116.
6.趙逢濤,王黎明,李文才,林小虎,李興鋒,高居榮,王洪剛.小麥-中間偃麥草雙體異附加系的選育和鑒定.實驗生物學報,2005,38(2):133-139.
7徠.林小虎,王黎明,李興鋒,陸文輝,趙逢濤,李文才,高居榮,王洪剛.抗白粉病八倍體小偃麥和雙體異附加系的鑒定,作物學報,2005,31(8):1036-1041.
8.林小虎,李興鋒,王黎明,陸文輝,王洪剛.麥類作物體細胞基因組原位雜交(GISH)效果影響因素的分析.實驗生物學報,2005,38(2):126-132.
9.林小虎,李興鋒,王黎明,趙逢濤,王洪剛.禾本科小麥族三個物種的核型及進化關係分析.中國草地,2005,27(2):22-26.
10.陸文輝,林小虎,李興峰,王黎明,陳寅初,王洪剛.抗條銹小濱麥易位系的鑒定.作物學報,2005,31(1):88-91
11.張志雯,陳於和,王黎明,李興鋒,王洪剛.小麥-簇毛麥種質系‘山農030713’的細胞學和SSR鑒定.西北植物學報,2006,26(5):921-926.
12、張富厚,王黎明,鄭躍進,馬占強,韋淑亞.不同種植密度對亞有限大豆主要性狀的影響. 河南農業科學,2006,12:44-50.
13、王黎明,朱玉麗,李興鋒,劉樹兵,王洪剛。染色體顯微切割技術及其在植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西北植物學報,2007,27(5):1047-1053。
14、王黎明,李萍,王合堅,王洪剛。早熟型小麥種質系山農0057的選育及其細胞學鑒定,河南農業科學,2007,11:27-29,32。
15、王黎明,王合堅,李萍,王洪剛。小偃麥種質系“SN0606”的形態學和細胞學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8):8825,8829。
16、李萍,王黎明,李本,王洪剛。小麥異代換系的選育及其應用研究進展,安徽農業科學, 2007,35(13):3824-3825。
17、王黎明,李興鋒,劉樹兵,王洪剛。普通小麥(T. aestivum)微衛星在中間偃麥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中通用性研究,華北農學報,2007,6:1-3。
18、王黎明,王合堅,李萍,王洪剛。抗白粉病小偃麥種質系SN996221的選育與鑒定。種子,2008,2:

承擔課題

1、河南科技大學博士啟動基金(09001130), 10萬,2006-2011,主持
2、中間偃麥草中與小麥產量相關性狀基因的鑒定、分子標記與染色體定位(3057115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7萬,2006.1-2008.12,參加(第二位)。
3、小麥多屬雜交後代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306713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萬,2006,參加。
4、中間偃麥草中與小麥產量相關性狀基因的分子標記與染色體定位,河南省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08B210004),2008.1-2009.12,主持。
5、中間偃麥草中與小麥產量相關性狀基因的分子標記與定位,河南科技大學校基金項目(2007ZY017),1萬,2007.1-2008.12,主持。
6、農學專業遺傳育種類課程教學體系的優化與改革,河南科技大學2007年教學改革計劃項目(2007Y-055),0.8萬,2007.1-2008.12,主持。

獲獎記錄


1、豫審小麥新品種“金豐3號”的選育,2006年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
2、高產、優質、廣適玉米單交種豫玉28的選育與推廣,2006年獲洛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3、高產、優質、廣適玉米單交種豫玉28的選育與推廣,2006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