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凌霄塔的結果 展開

凌霄塔

陝西榆林凌霄塔

凌霄塔,寺塔名稱,在中國共有兩處地方是叫這個名字,分別是陝西榆林凌霄塔、河北正定靈霄塔。

發展歷史


全景
全景
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榆林城,其重要標誌就是“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明清建築古迹。“北台南塔”是指城北的“長城第一台”———鎮北台和城南的凌霄塔。
其中,凌霄塔(如圖所示)亦名文筆塔,為榆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榆林城南榆陽橋東側山峰上,始建於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后可能遭毀,有記載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造,詳細年代待考證。原為榆陽寺中之塔,寺在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被毀,惟塔獨存。
塔為樓閣式八角形13層磚石結構建築。高43米,底邊周長33.9米。1983、1987年維修塔基,用青磚包砌塔基土墩,並建圍牆大門。在塔的最底層,四面開門,由下往上,每層各面皆開有一窗,各層飛檐之上系有8個風鈴,隨風搖蕩,悠然成韻。

地理環境


榆林城始建於明洪武初年,最初只是綏德衛的一個屯所。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置榆林衛,成化九年(1473年),巡撫都御史餘子俊再次修築榆林城。榆林鎮原來稱為延綏鎮,鎮治綏德。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餘子俊重修榆林城后,把鎮治移駐榆林,從此以後,延綏鎮才稱之為榆林鎮的。榆林城自成化九年之後,又經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三次較大規模的擴建之後,才最後定形的,地方史書稱這三次拓展修築活動為“三拓榆陽”。到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因榆林城北牆被流沙積壓,遂將北城牆向西南回縮,始成今日所見榆林的樣子。

主要景點


該塔通體磚砌空心結構,呈八角柱體形。塔身每層磚雕仿木斗拱腳檐,木椽挑檐角,並掛有風鈴,迎風叮噹,如同奏樂。塔頂為圓形磚拱,上覆琉璃碧瓦。在塔的最底層四面開門,由下往上,每層各面皆開有一窗。塔內有磚階和木梯,遊人可拾級而上頂層俯視古城景色。凌霄塔舊為榆林八景之一-“南塔凌霄”。
凌霄塔是榆林附近的制高點,登上塔頂,榆林全城,盡收眼底。歷史上在榆林發生的戰爭之中,雙方都為爭奪凌霄塔高地付出很大的代價。明末,李自成李過攻打榆林城,都是先攻佔的凌霄塔。1947年,解放榆林的戰役,也在凌霄塔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