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懶熊的結果 展開

懶熊

食肉目熊科動物

懶熊(學名Melursus ursinus)屬於熊科、懶熊屬的動物,是生活在低地的哺乳動物。它們棲息在樹林中。體型中等,雄性比雌性重30%至40%,體長1.5-1.9米,雄性體重80-140千克,雌性體重55-95千克,成年懶熊的肩寬約60-90厘米,尾長15-18厘米,是熊科中最長的。懶熊全身覆蓋長而蓬鬆的毛髮,長著一身粗糙的黑色長毛,尤其是肩上的毛最長,毛色淺的如赤褐色,深得可至黑色。胸部有個特別淺的“V”字形或“Y”形的白色、黃色或淺褐色的斑塊,臉部毛髮相對較少,毛色偏灰。吻部稍白,鼻子呈黑色。口鼻很長,能靈活移動,它們可以隨意控制鼻孔閉合。懶熊的上顎只有4顆門齒,而不像很多其他種類的動物那樣上下各有六顆,這樣中間形成空隙就有助於它們吸食白蟻。

懶熊不冬眠,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則在洞穴中或是其它隱蔽的地方睡覺。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地面上,但它們很關於攀爬。吃昆蟲、蠐螬、腐肉、卵、蜂蜜、果子等,也吃各種小型脊椎動物。但還是喜歡以蜜蜂或白蟻為食,它用長長的爪子扒開巢穴,再用長鼻吻吸食這些昆蟲。遍布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再往北進入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

物種簡介


懶熊
懶熊
早期的探險家觀察看到“懶熊”倒掛在樹上,就給這個物種起名為“ursinus”(懶熊)。起初,自然學家認為懶熊應被列為樹懶科而非熊科動物,因此造成這個物種曾被多次重命名。到1790年,懶熊首次被帶至歐洲后,被命名為Bradypus pentadactylus,其含義為“五指樹懶”,“懶熊”和“像熊的樹懶”。該物種鼻子和嘴唇非常突出且活動自如,向內彎曲的腳,上面長著釘狀繭,在捉住和撕扯動物時更有用,這些爪鉤形狀類似樹懶,懶熊的名字也因此得來。由於懶熊的一些特徵和元素非常罕見,以至於歐洲動物學家從印度教徒手中獲得了最初的皮毛樣本時,被認為這是一種樹懶或其他相關的食蟲哺乳動物。
1791年,懶熊首次被帶至歐洲,該物種最初歸類於樹懶屬(Bradypus),因為人們認為它們與生活在南美的樹懶有關,原因是缺少兩個第一上切齒。因此被命名為“Bradypus pentadactylus”,其含義為“五指樹懶”或”和“像熊的樹懶”。懶熊原產於斯里蘭卡,在僧伽羅語和淡米爾語各有不同的名稱,但是其意義都是相同的,意即“熊”。懶熊是斯里蘭卡島上唯一的熊科動物。
關於該物種應屬於單一屬的“懶熊屬”(Melursus)還是“熊屬”(Ursus),仍存在爭議。

形態特徵


懶熊
懶熊
懶熊是中等體型的熊科動物,雌性體重在55-95千克之間,雄性比雌性重30%至40%,體重在80-140千克之間,成年懶熊的肩寬約60-90厘米,尾長15-18厘米,是熊科中最長的。懶熊體長150-190厘米,全身覆蓋長而蓬鬆的毛髮,尤其是在肩膀上。毛色淺的有赤褐色,深得可至黑色。胸部有個特別的淺的“V”字形或“Y”形斑塊,這些標記的顏色從白色、黃色到栗棕色。臉部毛髮相對較少,毛色偏灰。吻部稍白,鼻子呈黑色。懶熊的吻部長,上有嘴唇,唇內無門牙的構造利於懶熊捕食昆蟲。前腳向內彎曲,長4英寸,腳爪是彎曲的並且無法縮回腳掌,這種爪部構造適合懶熊爬行和挖土。口鼻很長,能靈活移動,臼齒寬而平坦,代表遠離食肉動物的趨勢,嘴唇裸露,舌頭也很大。它們可以隨意控制鼻孔閉合。懶熊的上顎只有4顆門齒,而不像很多其他種類的動物那樣上下各有六顆,這樣中間形成空隙就有助於它們吸食白蟻。
懶熊的身體結構笨拙,尾巴粗短,腳爪堪稱巨大,長達10厘米,彎曲並且無法縮回腳掌,這種爪部構造不但方便它們挖掘蟻穴,還便於它們爬樹。懶熊的獸跡與人類的足跡相似,但是,懶熊的奔跑能力比人的奔跑速度快。
懶熊的獸跡與人類的足跡相似。自然壽命未知,已知的最長壽命記錄為40年。懶熊的體格非常健壯,1897-1898年曾有馬戲團表演懶熊與北極熊的激烈打鬥,而體形較小的懶熊輕而易舉地戰勝了對手。

棲息環境


懶熊棲息地廣泛,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2000米的高度,包括濕潤和乾燥的熱帶森林、稀樹草原、灌木叢和草原。

生活習性


活動

懶熊由於生活在熱帶地區,所以無需冬眠,不過雨季到來的時候它們也會減少活動。懶熊主要是夜行性的。白天通常在靠近河岸邊的洞穴里舒服地休養生息,夜間才會出來活動覓食。它們有著極好的嗅覺,可視力和聽覺很差,懶熊通常沒有攻擊性,不過當受到威脅時,為了自我保護,它們也會用武力趕走“入侵者”。懶熊雖然平時性情比較溫馴,但偶爾“發威”時絕不會辜負熊類力大兇猛的形象。
這些熊雖然生活在熱帶地區,但有長長而蓬鬆的皮毛,這表明它們很容易受到寒冷脅迫的影響。懶熊是優秀的登山者,但不會為了逃避危險而爬樹。白天它們在山洞裡睡覺,尤其是在河岸邊的山洞裡。和熊科的其他同類一樣,懶熊也是獨行動物,多數時候孤身隻影,除非那些帶著孩子四處奔波的單身母親。懶熊會在樹邊磨蹭身體,並抓撓樹榦,以便留下自己的氣味。但它們對領地不太看重,可以友善地對待共享領地的同類,很少發生摩擦。
懶熊以其緩慢移動的習慣而得名。各種各樣的適應措施使這種夜間活動的動物能夠襲擊昆蟲的繁殖地。它們的前爪長而彎曲,可以撕挖開蜜蜂或白蟻的巢穴。它們將自己的長鼻子插入巢穴並關閉其鼻孔(從而防止昆蟲進入呼吸道),張開其可伸出的嘴唇,並通過缺乏中央上切牙的間隙吸入昆蟲。這種吸吮動作還伴隨著一系列的喘氣聲,直至185米為止都能聽到。

食性

懶熊是雜食性的,主要食物是白蟻等昆蟲,另外也吃樹葉、花朵、水果、穀物和小型脊椎動物,在3-6月的幾個月中,水果更為常見,有時可能占懶熊飲食的50%。但它們更喜歡白蟻或蜂巢,並且會竭盡所能地攻擊它們,並會撿食腐肉。此外與其它熊類一樣,它也十分愛吃蜂蜜。當居住地臨近人口稠密的地方,懶熊也以甘蔗和玉米等農作物為食。

天敵

這些熊只具有被老虎和豹子等大型食肉動物捕食的風險。帶有幼崽的雌性懶惰熊有時會有所不同,以避開這些夜間掠食者。
虎是懶熊在自然界的主要天敵。雄虎對懶熊有壓倒性優勢,有過不少獵殺懶熊的記錄。但雌虎在同懶熊的衝突基本沒什麼優勢(當然這可能與虎的謹慎性格也有關係),少數比較強悍的懶熊甚至奪走過一些雌虎和亞成體虎的獵物。比較罕見的情況下有懶熊殺死公孟加拉虎的記錄。

行為

懶熊是夜間行動最頻繁的動物,儘管懶熊媽媽和懶熊寶寶在白天活動。懶熊不冬眠。它們擅長爬行,即使不是為了躲避危險,他們也在樹上進食和休息。他們能跳過長達10英尺的距離,然後像樹懶一樣倒掛著。他們標記自己地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打架,另一種是靠著樹摩擦側腹。

食物來源

懶熊
懶熊
懶熊看上去體態笨拙,平常安靜溫馴,不輕易吼叫,所以人們可能會以為這是一種呆傻的動物,然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懶熊與其它熊類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訥言敏行,它甚至聰明到了知道根據不同的季節到各個地點去尋找在該時節成熟的果實的地步。
懶熊的主要食物是白蟻等昆蟲,另外也吃樹葉、花朵、水果,並會撿食腐肉。此外與其它熊類一樣,它也十分愛吃蜂蜜。每年的3月至6月,是水果最為豐富的時節,這時水果在它們的食譜里往往佔了比較大的比重,有時甚至高達50%。懶熊對蟻穴和蜂巢有著濃厚的興趣。每當搜尋到白蟻巢,它們就會用利爪使勁撕開洞口,扒掉周圍的土塊,然後把長長的嘴伸進白蟻的巢穴大快朵頤。有時甚至遠在100多米之外都能聽到懶熊吸食白蟻的時候發出的響亮的“噗噗”聲。它們閉合自如的鼻子在捕食白蟻時起了不小的作用,把飛揚的塵土和四散奔逃的白蟻統統擋在了外面。對懶熊來說,白蟻是比較充足的食物來源,因為它們一年到頭都能找到。如果離人類生活區較近,懶熊有時也會盜食甘蔗、玉米等農作物。

分佈範圍


懶熊分布圖
懶熊分布圖
主要分佈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在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也有少量分佈。以往在熱帶地區的森林和草原上還能窺見它們的身影,特別是在低海拔而又比較乾旱的林地以及岩石地帶。它們曾在印度和斯里蘭卡隨處可見,如今卻成了稀有之物。
懶熊
懶熊

生長繁殖


關於懶熊的生殖行為的信息各不相同。一些研究表明,它們的交配大部分在5月至7月之間,而另一些研究則報告它們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交配或生育。這些差異可能是由於所研究的懶熊所生活的地區不同。印度的實地研究發現,懶熊大多在6月交配。而斯里蘭卡的實地研究發現它們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可交配。在發情期,公熊之間會展開激烈的搏鬥,獲勝者會和雌熊在一起共度幾日美好時光,然後就分道揚鑣。母熊的孕期一般有6-7個月,母熊通常會在洞穴或地面庇護所尋找分娩的地方。幼熊大多數出生於9月至來年1月,通常是獨生子或是雙胞胎,三隻或以上的情況很少見。幼熊剛出生的時候渾身無毛,既聽不見也看不見,顯得十分無助。到了3個星期左右,它們才會睜眼,2-3個月大的時候,母熊會把幼熊背在背上離開洞穴四處活動。幼熊會和母熊生活2-3年,直到它們完全成年。圈養情況下,懶熊的壽命最高有40年,在野生狀態下則要短得多。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學名命名者與年代
1懶熊斯里蘭卡亞種Melursus ursinus inornatusPucheran,1855
2懶熊指名亞種Melursus ursinus ursinusShaw,1791

保護現狀


據統計截止至2008年底,懶熊的數量有10000—25000隻,而且還在下降。威脅它們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喪失,人們為了農業開墾和城市發展毀壞了大片的森林,不僅讓懶熊包括懶熊在內的很多動物失去了食物來源,也讓它們無家可歸。此外,年幼的懶熊還不時被人捉去表演馬戲。這些懶熊的鼻子被刺穿,牙齒和爪子被拔掉,並被趕到燙手的金屬盤子上學習跳舞。長期的虐待和糟糕的生活條件使很多悲慘的跳舞熊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宣告死亡。
CITES目前已將懶熊置於附錄1加以保護,而IUCN的紅皮書中,懶熊則被列為“瀕危”。
對斯里蘭卡島上的懶熊的數量也知之甚少。1990年初步報告該島有300-600頭熊。2007年根據無線電追蹤懶熊的領地估計,僅瓦斯加穆瓦國家公園(WasgomuwaNational Park)就有100-150頭懶熊。這個國家公園僅占斯里蘭卡已知的懶熊範圍的5%左右,因此數量可能大大超過先前的估計。
在懶熊生活的許多地方都觀察到棲息地破碎化的加劇和減少。但是,對物種數量變化進行嚴格評估的情況很少。2011年,在整個印度的老虎全面調查中,比較了2006年至2010年在某些地區的懶熊的佔用情況,並報告了5個減少,4個增加和3個穩定的懶熊種群。儘管兩次調查之間的時間間隔短,可能無法可靠地表明物種數量趨勢。

保護級別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易危(VU)。

主要價值


儘管捕捉和監禁懶熊是被禁止的,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有市場需求。懶熊寶寶被捕抓後會被加以訓練,然後到各地區表演跳舞,因此也成為“跳舞熊”。由於這些懶熊的飲食中含有一些水果,因此它們分散了所吃水果的種子。而且,通過捕食大量白蟻,它們可以控制白蟻種群。

主要危害


懶熊
懶熊
雖然懶熊殺害的家畜比亞洲黑熊要少,但是在印度和緬甸,懶熊是比老虎還可怕,這是由於他們的脾氣變化無常。
在中央邦,從1989年至1994年間,由於懶熊的攻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共有48人,受傷人數則多達686人,這些攻擊可能是由於人口密度增加,造成了懶熊與人類食物來源的競爭。懶熊在受到驚嚇時會自衛,多數的衝突或打鬥發生於晚上。懶熊會進入玉米等農作物田地,以對人類的具有傷害和侵略性(儘管這可能是不公平的描述)而聞名。它們很可能是印度中部最危險的野生動物。當它們進入人類的居住地時,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打鬥時,他們往往用爪和牙齒攻擊敵人。
儘管捕捉和監禁懶熊是被禁止的,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有市場需求。懶熊寶寶被捕抓後會被加以訓練,然後到各地區表演跳舞,因此也成為“跳舞熊”。由於這些懶熊的飲食中含有一些水果,因此它們分散了所吃水果的種子。而且,通過捕食大量白蟻,它們可以控制白蟻種群。

滅絕原因


偷獵、失去棲息地和現有棲息地被破壞都是威脅南亞次大陸懶熊存活的主要原因。人們捕殺懶熊以取得熊膽,熊膽在用藥中具有相當高的價值。懶熊現在被IUCN列為易危動物。
人們為了農業開墾和城市發展毀壞了大片的森林,不僅讓包括懶熊在內的很多動物失去了食物來源,也讓它們無家可歸。此外,年幼的懶熊還不時被人捉去表演馬戲。這些懶熊的鼻子被刺穿,牙齒和爪子被拔掉,並被趕到燙手的金屬盤子上學習跳舞。長期的虐待和糟糕的生活條件使很多悲慘地跳舞熊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宣告死亡。
在1956-1983年之間,斯里蘭卡已損失了約185萬公頃的天然原始森林。破壞的原因包括農業和發展計劃。對該物種的間接威脅是建造網球場破壞了白蟻土丘。白蟻是這些熊的主要食物來源。這些熊也因其侵略和破壞農作物的原因而被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