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

江蘇省淮安市龜山

古文化里著名的淮陰龜山,應該是江蘇盱眙縣的龜山。

起源


研究的內容來自“麻城根談——引用(原創)話說龜山(載《龜峰山攬勝》)”。說明:《龜峰山攬勝》及其中的話說龜山篇,是麻城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的資料。

文獻


山海經》說:“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大禹治淮時,巫支祁做惡被其擊敗,鎖於淮井之中。具體地點,《太平廣記》傳說是在淮陰之龜山足下。
宋代《太平廣記》引用的《戎幕閑談》:“禹理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嗚,五伯擁川,天老肅兵,功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授命夔龍,桐柏等山君長稽首請命。禹因囚鴻蒙氏、章商氏、兜盧氏、犁婁氏,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驅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烏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襖石怪,奔走聚繞,以數千載,庚辰以戟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 淮陰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此段引文前又有記,略云:唐代永泰中,楚中刺史李湯,聞人見龜山下水中有大鐵鎖,乃以人牛曳出之。剎時風濤陡作,有一獸形如猿猴,高五丈許,白首長須,雪牙金爪,闖然上岸,張目若電,顧視人群,欲發狂怒。觀者畏而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曳牛入水去。當時李湯與楚州知名之士,皆錯諤不知其由。此後,又有李公佐訪古東吳,泛洞庭,登包山,入靈洞,探仙書,得《古岳瀆經》第八卷,乃得其故。與李公佐同時之李肇已所著《唐國史補》中記“淮水無支奇”云:“楚州有漁人,忽於淮中釣得古鐵鎖,挽之不絕,以告官。刺史李陽大集人力引之。說窮,有青獼猴躍出水,覆沒而逝。”刺史李陽者,即李湯。《山海經》一書中,也有相關記載:“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
無支祁是中國著名神話人物孫悟空的原型

現址


這座大禹用來囚鎖水怪的龜山在哪裡呢?查閱有關文獻和資料,叫龜形、龜峰的不少,台灣有龜山鄉,但真正稱為龜山的中國只有四個。一是漢陽的龜山(見《辭海》),二是今山東蒙山的北段原名龜山(見《辭海》),三是今江蘇中西部盱眙縣的龜山(見《輿地紀勝》),四是大別山南麓今麻城境內的龜山(見《水經注》《元和志》)。查閱《中國歷史地圖集》和《辭海》,隋楚州治所在淮陰。唐武德八年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轄境相當今江蘇淮河以南,盱眙以東,寶應、鹽城以北地區。故無支祁應該被鎖於江蘇盱眙縣的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