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種植園
上岸種植園
“上岸種植園”座落於上岸村東北側,距門潭公路108國道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順暢,便捷。本園區堅持以“綠色種植”為主,在施肥、打葯等方面嚴格把關,嚴格控制,以防為主,園區聘請農科院張寶海博士作為指導,園區2名技術人員輔助,這樣更加推動了基地“綠色種植”的步伐。
上岸種植園區於2002年7月中旬開始設計規劃。於當年7月20日破土動工,建成日光溫室40棟、鋼架大棚16棟、鍋爐房1座,總佔地面積200畝,投資400餘萬元,現有員工80餘人,所種蔬菜20餘種。今 年我園區完善了水塔、凈菜車間、冷庫等配套設施,標誌著園區標準化管理已經啟動。
園區已通過安全衛生食品體系認證,生產環境技術達到了國家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GB/T18407.1--18407.2--2001)的有關要求,生產執行標準為:國家農產品質量標準(GB/T18406.1--18406.4--2001)無公害食品農業行業標準和《北京市食用農產品安全暫行標準》等。
2003年基地本著加快標準化管理與綠色種植的步伐,基地領導與員工有決心、有信心使之成為農業調整中的典範。
上岸種植園聯繫電話:60802401
(一)標準的制定與組織管理結構
1. 基地負責人到生產人員,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明確了職能範圍,並制定了不同的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並已形成文字上牆明示。
2. 組織結構由農委負責人監督—基地總負責人—基地負責人—農技師—技術人員—育苗人員—生產工人—採購人員—銷售人員—包裝人員—質檢人員—財務—倉庫保管—農藥管理等形式,並明確了各自的職責範圍與工作標準。
3. 專門成立監督小組,在實施過程中,對各個重要部門環節,乾電池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正,並且制定實施方案。
(二)標準的實施
(1)園區制定了自己的企業標準,用標準來衡量每個生產環節,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產量由2002年的16萬公斤提高到2003年的28萬公斤,並且隨著質量的提高,產品銷售問題也隨之解決,再沒出現過產品沒人要,腐爛變質的問題,基本做到產品下地就被訂購一空。
(2)園區在推動標準化管理的同時,積極吸收新技術、新產品。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應用防蟲網、誘蟲板,謹此一項每茬蔬菜就少打農藥,十幾次,減少了蔬菜中農藥的殘留量,並且每棚建立檔案,嚴把生產關。
(3)在標準化管理中,園區把安全無公害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行施用有機肥,將村裡豬場、羊場、雞場的有機肥,周年供應園區,在病蟲害防治上,實行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統一購買農藥,從源頭上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2003年園區通過了“北京市食用農產品”安全認證。
(三)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思想認識
(1)園區領導班子認真學習市、區有關農業標準化的文件精神,並組織員工學習農業標準化知識,使園區全體員工認識到推行標準化是振興農業的必由之路,提高了全體員工實施標準化管理的自覺性,積極性和緊迫性。
(3)組織員工定期進行標準化技術培訓,使員工熟練的掌握本崗位的技術技能,並深刻的了解標準化的深遠意義。
(四)加強基地建設,美化園區環境
隨著標準化的穩步發展,基地相續完善了一系列附屬設施,冷庫,凈菜車間等逐次投入使用,為了使基地從整體上看去更加完美,基地設資十幾萬元,把園區路面全部硬化,路面兩邊是成排的苗木,包括冬棗、石榴等經濟型苗木,使外來人員一進入基地,就有一種身在綠色海洋的感覺。
(五)概括
基地的發展,使上岸村民看到了希望,積極的投入到承包大棚當中,到2003年共帶動勞動農戶18戶,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80餘人,人均勞動收入6000餘元,標準化的管理使基地成為了農業調整中的典範,隨著標準化不斷深入發展,使我園區觀光採摘走上正軌。僅2003年上半年,觀光採摘人數就達5000人次,給基地增加收入數十萬元,標準化基地的發展,受到市、區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幾次到基地視察工作,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六)基地發展設想與目標
1、今後的發展,種植要與觀光採摘相結合地,起到相
互帶動作用,積極擴大標準化基地的示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的發展。
2、給員工營造條件,努力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技術水平,堅持不懈走標準化的道路,開發新品種。
3、基地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添設石桌、石椅、搭建竹架涼棚,服務於觀光採摘。
4、繼續加大美化環境的力度,栽種花草,並建一處4畝方圓的小型果園。
5、修建集餐飲、會議、娛樂於一體的四合院一處,使遊人除採摘外還能娛樂品嘗。
6、修建4畝魚池一處,供遊人觀賞垂釣。
隨著標準經化基地的穩步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腳踏實地的按照基地制定的標準執行,明 年乃至未來幾年基地面臨二大任務,即人才培訓、打造品牌、基地將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造就一批具有現代代經營理念的管理人才,培養一批具有相當能力的市場營銷人員,培訓一批特菜生產加工技術骨幹,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並以安全食品體系認證和標準經生產示範基地建設為手段,實現名優特菜的綠色安全生產,創建公認品牌,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等級和市場佔有率,同時,完成ISO-9000等國際標準體系認證,與國際接軌,使產品走出國門,最終實現出口創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和國家技術監督局、《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及北京市地方標準,結合我園區生產的實際情況,按標準化要求建立《基地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基地的基礎工作,穩步提高產品質量,逐步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的基地標準化體系,使基地各項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現代化。
制定的《基地標準》,包括《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三大體系。
《技術標準》包括:環境、質量標準、生產操作技術規程、產品質量標準等職能標準。
《管理標準》包括:基地標準管理、管理信息標準、銷售管理標準、技術引進管理標準、生產管理標準、質檢工作、管理標準、財務科管理標準等職能標準。
《工作標準》包括:園區領導、科室人員、包裝車間、技術人員施肥、噴葯、後勤及工人崗位等職能標準。
為建立好《基地標準》,使其真正起到促進提高基地素質的作用,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我們組織基地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基地標準》的起草與修訂工作,使《基地標準》更切合實際,為今後貫徹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本標準實施時,所有文字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本標準也不例外,本標準與上級的有關規定相抵觸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本標準在制定修改過程中,區技術監督局給予了多方支持與指導,在此深表謝意。
在《基地標準》,在編製、修訂過程中,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難免存在一些問題,懇切希望上級領導及本企業人員在使用過程中積極提出修改意見,以便及時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