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
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
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丹麥語:Det Kongelige Danske Kunstakademi)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於1754年,擁有25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學院,與奧胡斯建築學院一起是丹麥僅有的兩所享譽國際的建築和藝術學院。
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
學校也提供給連續教育,畢業后授予建築學藝術類碩士。申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必須有丹麥高中畢業證書平均分至少10分相當於B,丹麥語和英語水準良好但是滿足這兩個條件,並不能保證一定會被錄取。錄取的條件是很嚴格的。如果申請人必須參見學校舉辦的為期三天的考試,只有50%的學生能獲得參加這個考試的資格,而參加考試的學生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透過考試,從而被錄取。考試的重點在於考察學生的設計,對空間、空間關係的理解能力,學生的創造性,繪畫、寫作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
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設計學校(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 of Design)的前身是成立於1875年的丹麥設計學院(丹麥語:Danmarks Designskole;英文:Danish Design School),於2011年併入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並由丹麥文化部劃歸丹麥高等教育和科學部,校址也隨之遷至哥本哈根的Holmen。
丹麥皇家藝術學院文博學校(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 of Conservation)原是與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建築學校、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校并行的獨立院校,2011年文博學校與建築學校、丹麥設計學院合併,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校(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s of Visual Art)仍保持獨立運作。
由三個學校,建築學校(Arkitektskole)、設計學校(Designskole)和文博學校(Konservatorskole)組成。
往下又分為七個不同的系,分別為:建築藝術與設計、建築藝術與科技、建築設計與文化、建築設計、城市和環境、文博、產品設計、視覺藝術。部分學科同時隸屬與兩個學院。
建築學、城市與景觀,建築學、施工與建築物,建築學、工藝與方法,建築學、空間與生活環境,建築學、空間與形式,建築學、建築物與實現,建築學、實驗與技術,建築學、條件與遠景,建築、設計和工業形式等。
時尚設計、傢具設計、工業設計、空間設計、導視牌設計、織物設計(Textile design)等。
圖像及繪畫藝術保護、圖案藝術保護、雕塑保護、自然歷史、文物鑒定及考古遺址保護、跨學科文博等。
各國盲目使用現代技術創造建築,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建築系教育也基於建築技術為基礎,並無太多建築三維藝術訓練,並且忽略建築所在地區特有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傳統建造材料和技術,不僅造成自然資源的破壞與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破壞了本民族特色與地方傳統,造成世界各地趨同的建築與城市。這種情況下,地域性的研究對解決實際環境和資源問題、傳承和推廣地方文化具有積極的作用,是建築界尋求建築出路的途徑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北歐國家的地域性建築理論與實踐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丹麥的地域性建築在業界引起較大影響。
丹麥全稱丹麥王國,地處歐洲大陸西北部,位於波羅的海入北海和大西洋的咽喉之處,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中歐之間形成一座陸地橋樑,被稱為“日德蘭橋”。縱觀丹麥的歷史進程,其地理位置不僅在經濟貿易發展和政治軍事戰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建築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中世紀直到19世紀末丹麥一直是歐洲主流建築思想向北歐,特別是向挪威和瑞典輻射的接力站。
丹麥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古老的王國之一。丹麥是開放式小國經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是當今世界上少數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採用“斯堪的納維亞模式”的社會保障制度,丹麥人享受的生活水準在世界範圍內幾乎無人能及。歐洲文藝復興之後,丹麥建築文化和傳統與西歐主要國家保持同步發展狀態,同時地方傳統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城市空間具有開放的特徵。建築上注重實用功能、純凈、簡潔的特徵延續到今天,成為丹麥當代建築地域性的重要特點。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以阿恩·雅各布森、約翰·伍重、凱·菲斯克(Kay Fisker)等為首的建築師開始了對具有地域特色的現代建築的探索,在現代主義中加入民族元素,試圖將當地氣候、傳統木材與磚石建築的本土主題表現出來。二戰之後到20世紀70年代,丹麥建築師將外來思想與本地條件相結合,從傳統與大自然中汲取靈感,以古典和本土的方式來整合現代主義建築,創造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現代的建築。設計中體現出理性的民族化和人情味,建築師更加關注建築的基本元素、細部、材料,講究手工藝和鄉土味,重視建築與環境質量,講求功能實效。20世紀70年代初的能源危機給丹麥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建設活動幾乎停滯。工業化建設追求數量、不顧質量的建設方式給城市環境造成難以補救的破壞,並帶來心理健康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一切促使人們建築觀念上的革命性轉變。建築師開始關心建築的社會功能,關心人類資源問題,從人的生存空間和人類未來的角度來審視建築發展。20世紀90年代經濟狀況好轉,建築業又開始繁榮。20世紀末,頻繁的國際交流豐富了建築師的思路。新一代建築師採用多元的處理手法,尋求一種更適應於時代的地域性表達,將丹麥的傳統、氣候、自然與現代文化聯繫起來,探索以新材料、新技術及新時代的思維建構的理性主義設計手法。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丹麥建築保持了其連續性和獨立性
(1)建築理念
全球化背景下丹麥獨特的建築理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平等觀念、以人為本。丹麥實行的福利制度對其建築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它重視人的存在與需要,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來解決問題。②尊重環境、親近自然。丹麥人鍾情於大自然,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將建築融入周圍環境是19世紀末以來的傳統,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現代。在建築設計中盡量減 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通過建築設計反映基地獨特的地形地貌,創造出具有地域性特徵的優秀建築和環境。③尊重傳統、文化自覺。丹麥人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將本地的文化自覺地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可識別的地域文化。④簡潔精緻、注重功能。丹麥的設計產品是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丹麥的設計師將建築上不需要的元素“精簡了再精簡”,講求功能實效,注重建築質量。
(2)設計手法 全球化背景下丹麥地域性建築的設計手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幾何形式的運用。建築師善於把建築抽象為最簡單的基本形體,如圓形、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規則形狀等,來研究其形式關係。②地方材料的運用。丹麥最初採用天然材料(木材和石材),後來人工材料(磚、玻璃、鋼鐵、混凝土等)出現。這些材料的使用使丹麥建築具備了樸素和謙遜的本土特徵。③注重比例、細部的處理。丹麥建築具有良好的比例和精美的細部,顯得優雅、精緻,極富地方特色。④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設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設計是解決資源問題的一個有效的方法,運用生態技術節約能源是生態設計的焦點。
地域性的產生與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民族文化等息息相關,是一個動態的演變過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性、地方性的傳統依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雖然丹麥和我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基礎不同,人口和資源的比例差異懸殊,然而在氣候地理條件類似的區域建設中,同樣面對地方文化和城市現代化的問題,對節能、人情味、高建築質量等的追求,以及對待外來思想及自身傳統文化的態度等方面,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如丹麥人在漫長的建築發展中既溫和地避開激進的建築運動,又堅決地走以尋求建築與人類、自然平衡關係的建築的道路。
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的設計者約翰·伍重被授予2003年的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里茨克建築獎”。評選委員會的評委們認為,伍重當年遠遠超越同時代人們的創造性是導致他在澳大利亞遭到“非難”的原因所在,而正是這一點才造就了他不可磨滅的建築和藝術成就。
約翰·伍重(JornUtzon)伍重出生於1918年出生於丹麥的哥本哈根,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水手。1937年就讀與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約翰·伍重是一位建築師。他紮根於歷史,觸角遍及馬亞、中國、日本、伊斯蘭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納亞人的遺傳。他把那些古代的傳統與自己和諧的修養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藝術化的建築感覺,以及和場所狀況相聯繫的有機建築的自然本能。他總是領先於他的時代,當之無愧的成為將過去的這個世紀和永恆不朽的建築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數幾個現代主義者之一。
1956年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的設計競賽中,由於評委會成員埃羅·沙里寧的鼎力推薦,伍重的方案獲得首獎。歌劇院由十個薄殼組成,它們的排列有著音樂般美妙的韻律。白色的殼體看起來十分的輕盈,在碧水藍天的映襯下,白色殼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沙灘上白色的貝殼,又如大海上迎風揚起的白帆,漂亮極了。它在悉尼港的藍天碧海之間,生出一派詩情畫意,引人遐思無限。
也許任何讚美的語言對於悉尼歌劇院來說都是多餘的,路易·康曾經說過“這就是為什麼你不可能估價一幅喬托的畫,它蔑視一切分析,蔑視一切量度概念”,“當建築物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它迸發出無可度量的品質,其存在的精神便接踵而至”即使不是到實地去,只在照片上看一眼,你也會喜歡上它。
相較於奧胡斯建築學院歷史上出了很多丹麥本地大型優秀事務所的創始人,而皇家建築學院歷史上出了很多星光燦爛的明星級的建築師。其中,BIG的出現是進幾年最值得關注的現象,BIG已經是全球建築界里最活躍的建築事務所,在丹麥,英國,美國都有分部,BIG吸引來自全球各地優秀的建築學生前去實習工作。
Bjarke Ingels(比雅克 英格斯) 1974年出生在丹麥。畢業於皇家建築學院,由他帶領的Bjarke Ingels Group(BIG)團隊成立於2006年。BIG的出現為近幾年的建築界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新鮮力量,他的許多作品打破了人們對建築的常規理解。
Bjarke提出了“實用烏托 邦”(PragmaticUtopianism)的理論。在Yes Is More 的導言中,他寫道:“從歷史上看,建築領域一直由兩大極端對立的思想統治著。一邊是一個前衛的狂熱思想,經常與現實脫節,以致無法成功。另一方面,存在一 些擅於建造平庸乏味的高質量火柴盒建築的顧問公司。建築似乎被迫陷入兩個同樣貧瘠的方向:要麼是天真的烏托邦式的,要麼是極其務實的。BIG建築事務所沒 有在互相對立的兩者之間選出一個,而是選擇在兩者之間建立重疊部分,這是一個旨在創造社會、經濟和環境完美卻又切實可行的烏托邦式建築。”
BIG建築事務所的創始人Bjarke Ingels 被提名為了《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雜誌的年度100人列表包括了5個類別:先鋒人物、行業巨人、藝術家、領袖和偶像。而行業中的其他領導人物會為這些提名者進行評價,例如今年評論 Ingels 的是他的前老闆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他提出了十分尖銳的讚美之詞:“Bjarke 是第一位將行業從焦慮中解脫出來的建築師,他排除了亂象徑直躥升。這樣看來,他與矽谷中的那些思想者的想法是一致的,他們都想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不想參考前人的知識,不想成為空想主義者。”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引起的油價上漲,令丹麥對能源供應安全產生擔憂,其原因之一是丹麥當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源進口。蘇伊士運河危機導致丹麥在1961年的建築規範中第一次提出了能源效率要求。1970年隨著歐佩克油價上漲,丹麥人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丹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長中短期節能減排措施。長期措施是重新制定一個完整的丹麥能源供應體系;短期和中期措施包括開展節能宣傳,徵收能源消耗稅和提出更嚴格的建築節能要求。90年代以來,對全球變暖的擔憂和對長期能源供應安全的渴求直接影響到丹麥的政策導向。丹麥政府隨後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到2050年丹麥將成為100%化石能源零依賴的國家”。丹麥節能政策經過幾十年的貫徹實施,成果顯著。如今,與氣候相似的大多數其他國家的一般標準相比,丹麥新建築的節能效果尤為突出。
每年每平方米加熱地板的空間允許的最大能源需求遠低於瑞典,挪威,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
事實證明,長期的城市規劃是丹麥低能耗建築發展背後的強大推動力。丹麥有著悠久的城市規劃傳統,主要分為國家規劃、區域規劃(尤其是大哥本哈根地區)和地方規劃。在丹麥,地方政府是可持續市政計劃的主要規劃者,他們負責城區獨立的單個建築物或指定區域內節能建築的全面發展。
擁有近384萬居民的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大區計劃到2025成為世界上首個碳中和城市。2012年8月市議會通過了《哥本哈根2025年氣候規劃》。當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為零時,該城市將實現碳中和,即哥本哈根碳排放量減少到最低限度。剩餘部分通過外部舉措來抵消,包括大規模的對既有建築物的改造,能源供應和運輸模式重組等。
丹麥的建築規範要求是丹麥綠色城市化進程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這些規範不僅提高了新建築物的節能性能,而且刺激了創新,從而能夠從總體上增加成本效益,促進發展。或許稱得上是丹麥獨有的建築規範要求,其針對的是建築物整體的能源性能,而非單個部件。此外它對建築圍護結構和安裝等都有詳細的補充規定。這些要求為整體能耗性能水平制定了唯一的最低合法目標,但沒有明確規定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這一性能方法刺激了創新,促生了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詳盡的要求確保了整個建築物各個部分的能源性能都被納入考慮範圍之內。丹麥是綠化能源系統領域的先驅,其持久和積極的政策表明,在維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依賴是完全可能的。對未來建築的能效標準進行歸類 - 丹麥的2015級和2020級方案 – 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信息,它為投資者和承包商提供了長期投資的視野,並且激勵創新,發展出更好、更符合成本效益的低能耗建築技術和材料。這是向著實現2050年丹麥成為零化石燃料社會的目標所邁出的關鍵一步。
丹麥奧胡斯建築學院已與中國清華大學聯合開展綠色可持續發展建築聯合教學,中國一直跟蹤學習發達國家建築節能的先進理念、技術和經驗。丹麥是世界上較早開展建築節能和城市供熱節能並取得顯著成就的國家之一,也是較早進入中國傳播建築節能和供熱計量的理念、技術和經驗的國家,為中國推動建築節能、供熱計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願繼續與丹麥等發達國家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進一步提高建築節能與低碳生態城市技術水平,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學院的辦學宗旨如下:
- 提供最高水平的學術型和職業型建築及藝術學學士及建築及藝術學碩士項目,亦提供建築及藝術學博士項目
- 提供建築及藝術學補充教育
- 開展最高水平的研究和藝術發展工作,不斷提高辦學水平,以促進建築學科實踐和推進建築及藝術學跨學科
整合為目標
全球高校網 (4ICU) 國家高校排名:第4
世界建築網 (GraduateArchitecture) 建築專業排名:世界第4
約恩·烏松:建築大師,悉尼歌劇院設計者,普利茲克獎獲得者
Bjarke Ingels:BIG建築事務所創始人
Bo Boje Larsen:3XN建築師事務所CEO
Henning Larsen:創立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Lene Tranberg:設計哥本哈根Tietgen學生宿舍(土樓)
Knud Holscher:丹麥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
Kay Fisker:建築師,設計奧胡斯大學主樓
揚·蓋爾:城鎮規劃師,《交往與空間》一書的作者
Steen Eiler Rasmussen:建築師和城鎮規劃師,哥本哈根指狀規劃先驅
Verner Panton:工業設計師
Mads Kjøller Damkjær:工業設計師和企業家
Jacob Jensen:Bang & Olufsen工業設計師
喬治·傑生:著名銀器品牌喬治傑生創始人
Nanna Ditzel:喬治傑生設計師
凱爾。柯林特 (Kaare Klint):丹麥現代傢具之父
Poul Kjærholm:傢具設計大師
Ole Wanscher:現代傢具設計大師
保爾·漢寧森:燈具設計大師
何人可: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工業設計協會主席、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雅各布森:丹麥現代主義代表人物,丹麥四大巨匠之一
Finn Juhl:創意家居設計大師,丹麥四大巨匠之一
Børge Mogensen:傢具設計大師,丹麥四大巨匠之一
Hans Wegner:北歐傢具設計大師,丹麥四大巨匠之一
Todd Bracher,美國傢具設計師,Cappellini 和 Fritz Hansen 設計師
Kasper Salto,工業設計師,“聯合國椅” (Council Chair) 設計者
Cecilie Manz:工業設計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丹麥設計中心收錄其作品
Baum und Pferdgarten:女裝設計師
Louise Campbell:“鏤空椅子”設計師
得益於高於同類丹麥教育機構的就業率,建築學校的畢業生通常供職於私人建築公司或公共機構。部分畢業生也會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丹麥,博士是帶薪職位。
學院提供一系列職業發展機會,旨在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包括側重於創業的職業工作室,補充教育課程和在丹麥本土或國外的實習機會。丹麥是世界上設計理念和技術最前沿的國家之一,吸引了很多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建築師來尋找工作,再加上丹麥基本不拆舊房重建,人口增長率低,導致建房量一直很低,各大事務所競爭極其激烈,大部分的建築事務所都在積極參與海外項目,丹麥建築師就業競爭非常激烈,但所做的項目都幾乎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