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戎昱詩作

《塞上曲》的作者是戎昱

作品原文


塞上曲
胡風略地燒連山,碎葉孤城未下關。
山頭烽子聲聲叫,知是將軍夜獵還。

作品評析


首句寫塞外大風掠地而過,將燒山的獵火吹得火勢熊熊,從這座山頭連到那座山頭。一方面顯示了打獵場面的壯闊,另一方面也揭露邊將沉湎於狩獵的情況。
次句接著寫由於打獵之故,碎葉城城門大開,防守疏漏。碎葉城在今中亞細亞伊塞克湖西北,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唐時屬安西大都護府。“孤城”二字暗示碎葉城處在邊防最前沿,孤立無援,形勢嚴峻,對於能否扼守住邊關,防止外敵之侵入,舉足輕重,邊將卻驕奢輕敵,城門洞開地出獵而去,其危殆之勢無異於引一發而垂千鈞。詩人的焦慮和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烽子:守衛烽火台的士兵。《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行六十里,夜至張柴村,盡殺其戍卒及烽子。”胡三省註:“烽子,蓋守烽之卒,候望警急而舉烽者也。”

作者簡介


戎昱,荊南(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試進士不第,漫遊荊南、湘、黔間,又曾客居隴西、劍南。大曆初衛伯玉鎮荊南,闢為從事。建中時謫為辰州刺史。後任虔州刺史。詩多吟詠客中山水景色和憂念時事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戎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