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當

暢當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後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初以子弟被召從軍,后登大曆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為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於戶部尚書。

作品目錄


暢當作品
暢當作品
自平陽館赴郡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
題沈八齋。
別盧綸。
春日過奉誠園。
登鸛雀樓。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南充謝郡客游澧州留贈宇文中丞。
偶宴西蜀摩訶池。
蒲中道中二首。
山居酬韋蘇州見寄。
宿報恩寺精舍。
宿潭上二首。
登鸛雀樓。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逸事


由於暢當出身子官宦家庭,所以舉進士,以儒學出名。唐德宗貞元初,暢當任太常博士,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唐德宗昭德皇后去世,下詔商議太子服喪之事。暢當對博士張薦、柳冕、李吉甫說:按照慣例,兒子為母親服齊衰喪三年,至於皇太子為皇后服喪,古書沒有明確記載。晉元皇后死時,也不清楚太子服喪的制度,杜預言古天子三年喪期,即葬除去喪服,魏也以此為準。但皇太子與國家的地位一樣重要,若不變更常制,東宮大臣僕從也得穿縗麻之衣出入殿省,這勢必有礙於國家大事的正常進行。於是,太子遂葬后除服。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文德皇后卒,太子服喪的規定國史中也無記載,至第二年正月,以晉王為并州都督,命官后,當即除去喪服。今皇太子應根據魏、晉制度服喪,既葬而祭,既祭而除喪服。宰相劉滋、齊映等人反對暢當的意見,唐德宗又詔宰相與有司重新議定。暢當從實際出發,說服了群臣,將他所說立為定製。由此可知,暢當是一位頗有改革精神的人,他雖以儒學出名,但不墨守成規。在禮義至重的封建社會,暢當能根據實際,大膽變革,確有見地。

史載


暢當,河東人。父璀,左散騎常侍,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戶部尚書。
當進士擢第,貞元初,為太常博士。昭德皇后崩,中外服除,皇太子、諸王將服三年,詔太常議太子服。當與博士張薦、柳冕、李吉甫曰:“子為母齊衰三年,蓋通喪也;太子為皇后服,古無文。晉元皇后崩,亦疑太子服。杜預議:‘古天子三年喪,既葬除服,魏亦以既葬為節。皇太子與國為體,若不變除,則東宮臣僕亦以衰麻出入殿省。’太子遂以卒哭除服。貞觀十年六月,文德皇后崩,十一月而葬,太子喪服之節,國史不書。至明年正月,以晉王為并州都督。既命官,當已除矣。今皇太子宜如魏、晉制:既葬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除,心喪三年。”宰相劉滋、齊映召問當等:“‘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今太子以衰服侍膳至葬,可乎?令:群臣齊衰三十日公除。宜約以為服限。”乃請如宋、齊皇後為其父母服三十日除,入謁則服墨慘,還宮衰麻。右補闕穆質上疏曰:“‘三年之喪,自天子達於庶人。’漢文帝以宗廟社稷之重自貶,乃以日易月,後世所不能革。太子,人臣也,不得如人君之制,母喪宜無厭降。惟晉既葬公除,議者詭辭以甘時主,不足師法。今有司之議,虧化敗俗,常情所郁。夫政以德為本,德以孝為大。後世記禮之失,自今而始,顧不重哉!父在為母期,古禮也。國朝服之三年,臣謂三年則太重,唯行古為得禮。”德宗遣內常侍馬欽敘謂質曰:“太子有撫軍、監國、問安、侍膳之事,有司以三十日除,既葬釋服,以墨衰終,是何疑邪?”質又奏疏曰:“太子於陛下,子道也,臣道也。君臣以義,則撫軍監國,有權奪。父子問安侍膳,固無服衰之嫌,古未有服衰而廢者。舒王以下服三年,將不得問安侍膳邪?太子、舒王,皆臣子也,不宜甚異。且皇后,天下之母,其父母,士庶也,以天下之母,為士庶降服,可也。太子,臣子也,以臣子為母降,可乎?公除,非古也。入公門變服,今期喪以下慘制是也。太子晨昏侍,非公除比。墨衰奪情,事緣金革。今不監國撫軍,何抑奪邪?子之於父母,禮異而情均。太子奉君父之日遠,報母之日少,忍使失令名哉?”乃詔宰臣與有司更議,當等曰:“《禮》有公門脫齊衰,《開元禮》,皇後父母服十二月,從朝旨則十三日而除;皇太子外祖父母服五月,從朝旨則五日而除。恐喪服入侍,傷至尊之意,非特以金革奪也。太子公除,以墨慘奉朝,歸宮衰麻,酌變為制可也。”宰相乃令太常卿鄭叔則草奏:“既葬卒哭,十一月小祥,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礻覃,內謁即墨服。”復詔問質,質以為雖不能循古禮,猶愈於魏、晉之文遠甚。宰相乃言:“太子居皇后喪,至朝則抑哀承慈,實臣子至行。唯心與服,內外宜稱。今質請降詔於外,無害墨衰於內。臣謂言行於外,而服異於內,事非至誠,乖於德教。請下明詔如叔則議。”天子從之。及董晉代叔則為太常卿,帝曰:“皇太子服期,繇諫官,初非朕意。暢當等請循魏、晉故事,至論也。”
當以果州刺史卒。

暢當詩賞析


《南充謝郡客游澧州留贈宇文中丞》暢當
仆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
量力頗及早,謝歸今即己。
蕭蕭若凌虛,襟帶頓銷靡。
車服率然來,涔陽作遊子。
鬱郁寡開顏,默默獨行李。
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秋情寧風日,楚思浩雲水。
為語弋林者,冥冥鴻遠矣。
《宿報恩寺精舍》暢當
鍾梵送沈景,星多露漸光。
風中蘭靡靡,月下樹蒼蒼。
夜殿若山橫,深松如澗涼。
羸然虎溪子,遲我一虛床。
杳杳空寂舍,濛濛蓮桂香。
擁褐依西壁,紗燈靄中央。
《自平陽館赴郡》暢當
晨興平陽館,見月沈江水。
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
奉恩謬符竹,伏軾省頑鄙。
何當施教化,愧迎小郡吏。
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
德綏及吾民,不德將鹿矣。
擒奸非性能,多愍會衰齒。
恭承共理詔,恆懼墜諸地。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暢當
寂寞一悵望,秋風山景清。
此中惟草色,翻意見人行。
荒徑饒松子,深蘿絕鳥聲。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拙昧難容世,貧寒別有情。
煩君瓊玖贈,幽懶百無成。
《山居酬韋蘇州見寄》暢當
孤柴泄煙處,此中山叟居。
觀雲寧有事,耽酒詎知餘。
水定鶴翻去,松歌峰儼如。
猶煩使君問,更欲結深廬。
《春日過奉誠園》暢當
帝里陽和日,遊人到御園。
暖催新景氣,春認舊蘭蓀。
詠德先臣沒,成蹊大樹存。
見桐猶近井,看柳尚依門。
獻地非更宅,遺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來賞百花繁。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暢當
酒渴愛江清,餘酣漱晚汀。
軟莎欹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偶宴西蜀摩訶池》暢當
珍木郁清池,風荷左右披。
淺觴寧及醉,慢舸不知移。
蔭簟流光冷,凝簪照影欹。
胡為獨羈者,雪涕向漣漪。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暢當
詔出鳳凰宮,新恩連帥雄。
江湖經戰陣,草木待仁風。
豪右貪威愛,紆繁德簡通。
多慚君子顧,攀餞路塵中。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暢當
羈旅逢佳節,逍遙忽見招。
同傾菊花酒,緩棹木蘭橈。
平楚堪愁思,長江去寂寥。
猿啼不離峽,灘沸鎮如潮。
舉目關山異,傷心鄉國遙。
徒言歡滿座,誰覺客魂消。
《蒲中道中二首》暢當
蒼蒼中條山,厥形極奇磈。
我欲涉其崖,濯足黃河水。
古剎棲柿林,綠陰覆蒼瓦。
歲晏來品題,拾葉總堪寫。
《登鸛雀樓》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宿潭上二首》暢當
夜潭有仙舸,與月當水中。
嘉賓愛明月,遊子驚秋風。
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
中夜秋風起,心事坐潸然。
《別盧綸》暢當
故交君獨在,又欲與君離。
我有新秋淚,非關宋玉悲。
《題沈八齋》暢當
江齋一入何亭亭,因寄淪漣心杳冥。
綠綺琴彈白雪引,烏絲絹勒黃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