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遲
吉林省政協委員
劉遲是建國后從事電影譯制工作的老翻譯之一。從1949年起,陸續翻譯了一百一十多部外國影片。在譯製片工作中成績顯著,在廣大觀眾中享有聲譽。他已年邁退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他說,他的心將永遠伴隨著黨和人民的電影事業跳動。他曾五、六次被評為廠的先進工作者。先後出席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國文代會,被推選為中國作家協會長春分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電影聯誼會理事和吉林省政協委員等。
原名劉玉璋,是遼寧省鐵嶺縣人,生於1913年11月26日。在他五、六歲時,隨家遷往
劉遲
《列寧在十月》
1948 年10 月,長春解放。新的生活,人民電影事業的興起,又喚起劉遲對電影藝術的興趣與嚮往。不久,他與幾位同志一起奔赴當時搬遷到黑龍江省興山(現鶴崗市)的東北電影製片廠,投身到革命隊伍。從此,開始了嶄新的革命戰鬥生活,也是他從事電影翻譯工作的新起點。當時,儘管生活艱苦些,但充滿著火熱的革命氣息。大家一個心眼為著革命電影事業的發展而勤奮工作。新的生活,新的集體,使劉遲受到感染與熏陶。他被時代的暖流推向前進。
他到興山不久,就協助孟廣鈞同志翻譯蘇聯故事影片《普通一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這是中國建國后的第一部翻譯片。它寫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普通的革命戰士,用身體堵住敵人暗堡的機槍射口,為贏得戰鬥勝利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當時,儘快地把這部影片翻譯出來,將有普遍的教育意義。於是,大家在技術設備條件差、時間緊的情況下,日以繼夜地工作著。剛開始工作時,劉遲感到有些吃力。以前,他雖然學過俄文,但大多都是鐵路行車的規章制度方面的,跟文學藝術根本不搭調。翻譯孟廣鈞、導演袁乃晨看出了他的畏難情緒,就熱情鼓勵他,幫助他。他邊干邊學,與大家探討研究,由不懂到熟悉,很快對譯製片工作入了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1949年春天,完成了出片任務,受到廠內外的好評。影片上映以後,收到許多觀眾熱情洋溢的來信,對這部影片的譯制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一位當時在朝鮮戰場的志願軍戰士在信中談到:《普通一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他們看了三遍,給他們增添了殺敵的力量。這位戰士還把在戰場上繳獲的美國兵穿的尼龍衣剪下一片郵給幾位翻譯同志做為紀念。人民的鼓勵與囑託,使他十分激動,深深感到翻譯片工作是光榮的,也是很有意義的。1949年4月,東北電影製片廠從興山遷回長春(后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他又與孟廣鈞同志一起聯合翻譯了《俄國問題》(曾名《俄羅斯問題》)。接著,他又與王澍同志合譯了《偉大的轉折》。通過這幾部影片的翻譯實踐,為他以後的翻譯工作積累了經驗。
他獨立翻譯的第一部影片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上、下集)。這是描寫蘇聯衛國戰爭偉大轉折的一部大型影片。這部影片涉及面較廣,尤其劇中斯大林的台詞難度較大。為完成這個光榮任務,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查找了許多資料,集中閱讀了衛國戰爭史料。他在力求歷史真實、語言生動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從而保證了影片翻譯質量,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這部影片的翻譯成功,使劉遲同志在翻譯工
《帶槍的人》
當然,一部翻譯片的好與不好,主要在於原片的藝術質量和內容。然而,一個國家的作品,在另一個國家用另一種語言出現,往往是語言的加工和再創造的水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翻譯工作絕不是原影片台詞的簡單複製。因為,各國的語言不同,對一件事情、一種思想意識的表達方法也不一樣。加之,電影具有較強的時間性,要在一瞬間讓觀眾聽得懂,這就需要在語言上下功夫。於是,也就給翻譯工作提出一個問題,必須首先使台詞生活化,還必須民族化。既要符合本國觀眾的語言習慣,使其通俗易懂,又要有一定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因為電影語言應是藝術的語言。
在這些方面劉遲是經過一番磨練過程而又有所體會的。在剛開始搞翻譯工作時,他曾經走過單純模仿、簡單複製的彎路。其結果,語言生硬呆板,表達得也不夠準確,甚至出過笑話。比如,在初
《列寧的故事》
不斷的藝術實踐,使劉遲充滿著喜悅、激動。但他也曾有過苦惱。因為翻譯片都是反映的外國生活和風土人情,涉及面又很廣泛,尤其是科學領域題材影片,使他更感到知識的缺乏,工作吃力。比如,在翻譯《天才的羅蒙諾索夫》這部影片時,涉及一些物理學知識。對此,他感到十分陌生。光靠翻閱一些技術詞典也無濟於事,經過三番五次地請教一些專家學者,才算把台詞譯了出來。因此他感到,作為一個電影翻譯,不單單是通曉本民族語言和外國語言就行了,還必須通曉社會,了解各種生活知識和科學知識。因此,他多年來除注意外國成語和祖國的語言規範之外,也十分注意外國歷史、風土人情和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各種科學知識的收集與積累,盡量開擴自己的知識領域。同時,更注重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他廣泛涉獵了中外古典名著、現代文學作品以及戲劇、曲藝等其他藝術著作,悉心研究人物的語言和心理特徵,從中借鑒,充實自己。
由於多年的藝術實踐,他有較豐富的翻譯工作經驗。他認為,影片翻譯和其它文藝作品的翻譯一樣,都同樣要堅持翻譯工作“信、達、雅”的三字信條。首先要忠實於原片台詞的原意,不容許歪曲或改動。在這個前提下,使用最恰當的文學語言,準確地表達原意。在語言的使用上,務求簡練、規範、生動。必須清除那些方言土語和一些不健康的語言。他還認為,譯製片工作是用語言藝術對外國影片進行再創作的藝術工作。只有語言形象和畫面上的視覺形象完全吻合,觀眾才會覺得真實,才會被感動,才會承認翻譯片再創作的藝術力量。
劉遲陸續翻譯了《列寧在十月》、《他們有祖國》、《丹娘》(曾名《卓亞》)、《宣誓》、《帶槍的人》、《我的童年》、《政府委員》、《斯維爾德洛夫》、《金星英雄》、《被開墾的處女地》、《光明照耀到克奧爾地村》、《一仆二主》、《欽差大臣》、《靜靜的頓河》、《列寧的故事》等八十多部蘇聯影片。還翻譯了《車禍》(匈牙利)、《革命的1848年》(捷克斯洛伐克)、《斯坎德培》(阿爾巴尼亞與蘇聯合拍)、《羅馬尼亞在前進》(羅馬尼亞)、《瓦普察洛夫》(保加利亞)、《魔鬼集團》(民主德國)、《海鷗號船員》(朝鮮)、《暴風雨》(印度)等一些國家的影片二十多部。其中《他們有祖國》、《光明照耀到克奧爾地村》和《金星英雄》等一些影片受到文化部電影局的表揚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