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
1989年尤.奧澤洛夫執導電影
電影《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講述蘇聯死守斯大林格勒,依靠嚴寒阻攔了希特勒的入侵,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
目錄
在1941年漫長的冬天裡,莫斯科城下的德國軍隊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在整整一個夏天的兇猛突進后,德軍依然鬥志高昂,可是秋雨的肆虐卻不得不讓裝甲部隊放慢了腳步。這一年的冬天來得出奇的早,也出奇的冷。並未準備冬裝的德軍在風雪中苦苦堅持,頑強挺進到了離莫斯科只有一步之遙。可是這一步之遙卻再也無法跨越。坦克開不動,大炮打不響,天氣寒冷,部隊疲憊,凍得拿不住武器的德軍已成強弩之末。這時,蘇軍集中了強大的預備隊,猛烈地出擊了。德軍拚命苦戰,卻還是像飢餓的巨人一樣體力不足,踉踉蹌蹌向後退卻了。蘇軍一氣追出了300公里,如果不是希特勒嚴令德軍死守陣地,決不後退,那麼真有可能全線崩潰。
1941年過去了,德軍沒有完成征服蘇聯的目標。希特勒對此是絕對不服氣的,他堅信,只要大地能夠重新賓士坦克,那麼勝利仍然屬於德軍。
1942年春,蘇聯大地春雨連綿,冬天被凍得堅硬的道路成為了爛泥地,坦克、汽車甚至步兵在這樣的地方前進都十分困難,漫長的蘇德戰線漸漸穩定了下來。希特勒認為正是由於他在去年冬天發布了決不後退的命令,才使整個戰線免於崩潰。因此,他越發看不上德國那些職業將軍們,決心親自指揮作戰。客觀地說,希特勒有一定的戰略天才,能夠從若干個作戰計劃中嗅出局面的關鍵所在。但他缺乏系統的參謀專業訓練,對大兵團作戰認識還很粗疏。他更適合做一個戰略指導者,而不是一個戰役指揮員。希特勒用自己的指揮部代替了德軍的總司令部,並且搬到了離蘇聯邊境很近的東普魯士的拉斯滕堡,通過電話和電報直接指揮前線德軍作戰。
希特勒對戰場局勢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斯大林鑒於去年夏季德軍表現出來的超強戰鬥力和高速突擊能力,仍會把蘇軍的主力置於莫斯科方向,以保衛蘇聯首都的安全。而北線蘇軍力量不足,無法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圍困。在南線,經過去年基輔會戰後,蘇軍損失巨大,已無力同時守衛整個戰線。希特勒決定,1942年的作戰將在中線採取守勢,而在南北二線發動攻勢。北線以奪取列寧格勒與芬蘭軍隊會師為目標;南線以衝過頓河,奪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油田,並切斷通往波斯的與美英等國聯繫的物資供應線為目標。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建議,如果再要發動攻勢,就應針對莫斯科。然而,希特勒對他的建議嗤之以鼻。希特勒對戰局的設想不能不說是切中要害的,蘇軍的弱點確實在南線,還沒有足夠的預備隊來加強整個戰線,也就無法阻止德軍的閃電鋼刀。問題是希特勒能否不重犯去年夏季作戰時的錯誤,能否持之一貫地將攻勢進行到底。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發布了作戰訓令,以南北二路為進攻重點,南路烏克蘭方向更是重中之重。希特勒對德軍進行了大整編,撤消了原南方集團軍群番號,新組建了A、B兩個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由李斯特元帥指揮,下轄克萊斯特上將的第1裝甲集團軍和魯夫上將的第17集團軍,由空軍第4航空隊進行空中支援,其任務是攻佔高加索地區;B集團軍群由包克元帥指揮,下轄霍特上將的第4裝甲集團軍、魏克斯上將的第2集團軍和保盧斯上將的第6集團軍,由空軍頓河地區航空隊進行空中支援,其任務是攻佔斯大林格勒,掩護A集團軍群的北翼。在A、B兩個集團軍群的後方,又有第二線兵力,由匈牙利第2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和羅馬利亞第3集團軍組成。此外,在克里米亞地區,還有曼施坦因元帥的第11集團軍和羅馬利亞第4集團軍。總兵力計60個德國師,其中10個裝甲師、6個摩托化師,另外還有43個師的羅、匈、意等僕從國部隊。非常可惜,德軍最勇的坦克戰將古德里安因為去年冬天從莫斯科城下撤軍被撤掉了職務。否則這次能加入到斯大林格勒作戰方向,那麼戰局很可能和後來就不一樣了。
德軍的1942年夏季南方作戰計劃完全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制定,李斯特率A集團軍群從哈爾科夫南面和塔甘羅格北面向東和東南方向進攻,佔領頓河下游的羅斯托夫,向高加索進軍;包克的B集團軍群從庫爾斯克南面和哈爾科夫北面向東和東南方向突擊,佔領頓河上游的沃羅涅日,向斯大林格勒前進。
蘇軍最高統帥部同樣也在加緊準備1942年夏季戰役。因為去年冬天的英勇作戰,蘇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德國陸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蘇軍官兵士氣極為高昂。斯大林及蘇軍最高統帥部認為希特勒急於結束戰爭,還是會以莫斯科為主攻方向。因此,蘇軍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莫斯科方向。同時,斯大林要求南部戰線蘇軍從多個地段發起進攻,以調動和消耗德軍兵力,達到緩解莫斯科方向壓力的目的。他命令西南方向總司令鐵木辛哥元帥的西南方面軍率先出擊,以攻克哈爾科夫為目標。
5月12日,鐵木辛哥元帥指揮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分別從哈爾科夫的東北和東南兩面向哈爾科夫發起進攻。蘇軍開始進展非常順利,連續突破了德軍防禦,並於3晝夜內前進了25—50公里。可是不久蘇軍就發現再也攻不動了,面前的德軍極為強大,從兵力和火力上都可判斷出這是德軍的主力。鐵木辛哥向斯大林建議撤退,斯大林不相信德軍主力會在南線,命令鐵木辛哥繼續進攻。雙方激戰至5月17日,德軍又開始了拿手的穿插合圍。克萊斯特的第1裝甲集團軍從哈爾科夫南面突破了蘇軍的側翼防線,魯夫的第17集團軍向北攻擊前進,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向南壓縮,三支部隊於5月23日合圍了蘇南方方面軍的第9、第57集團軍、西南方面軍的第6集團軍和博布金戰役集群。斯大林這時才如夢方醒,急令蘇軍撤退。可是,晚了。戰鬥至5月29日,被圍蘇軍大部被殲。蘇軍西南方面軍副司令員科斯堅科中將、第57集團軍司令員波德拉斯中將、第9集團軍司令員戈羅德揚尼斯中將、戰役集群司令員博布金少將陣亡。蘇軍共25萬人被俘,損失坦克1249輛,火炮2026門。
在哈爾科夫激戰的同時,曼施坦因元帥指揮的德第11集團軍向克里米亞半島發起了攻勢。這段戰線的蘇軍力量多於德軍,但是曼施坦因表現出了優異的將略,他誘使蘇軍出擊,然後回馬一槍,封閉了刻赤半島蘇軍的退路,一周內俘虜蘇軍17萬人。蘇軍退守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憑險死守。從6月7日開始,德軍在優勢地空火力的掩護下,不斷向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發起進攻。蘇軍拚死抵抗,子彈打光了,就展開肉搏戰,連拳頭、牙齒也成了武器。這場血戰整整進行了25天,到7月4日,要塞終於彈盡糧絕,有近10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佔領了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哈爾科夫和克里為亞之戰使蘇軍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致使夏季作戰一開始就陷入了不利境地。
6月28日,包克的B集團軍群左翼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和魏克斯第2集團軍突然發起猛攻,經布良斯克向東南直撲頓河上游的沃羅涅日。2天後,右翼保盧斯第6集團軍也從哈爾科夫一線向東南突進,直指斯大林格勒。7月2日,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挺進至沃羅涅日城下,突然接到希特勒命令,讓他繞過該城,迅速轉向南面沿頓河一線向斯大林格勒突進。而包克元帥卻命他佔領沃羅涅日,然後殲滅該地域內的蘇軍布良斯克方面軍主力。結果耽誤了2天,7月4日才佔領沃羅涅日,而蘇軍布良斯克方面軍也大部逃脫。希特勒大為惱怒,當即撤消了包克元帥的B集團軍群司令之職,由第2集團軍司令魏克斯上將接任,第2集團軍司令則由薩姆斯將軍繼任。
德軍A集團軍群也於7月9日向高加索發起突擊,各部隊均突破蘇軍防線向前挺進。蘇軍恐再被德軍合圍,撤退速度很快,德軍幾乎以行軍速度在前進。
7月17日,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推進到頓河中游,保盧斯第6集團軍也前出到頓河大彎曲部。在高加索方向,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團軍渡過了頓尼茲河,向頓河下游的羅斯托夫前進,魯夫第17集團軍則佔領了伏羅希洛夫格勒。
按照這個速度前進,德軍很可能在蘇軍新的防線建立之前奪取斯大林格勒並推進至高加索油田,從而實現全部的夏季作戰目標。然而,希特勒再次改變了計劃。他想在頓河下游再形成一個包圍圈,從而殲滅蘇西南方面軍主力。他命令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繞過斯大林格勒南下,沖向頓河下游,配合A集團軍群將蘇軍包圍在頓河河口的羅斯托夫。而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則單獨向斯大林格勒攻擊前進。這一命令既減弱了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攻擊兵力,又因裝甲部隊的調走而使攻擊速度減緩,從而使蘇軍獲得了時間加強了斯大林格勒的防衛。
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轄有6個軍,其中有2個裝甲軍,計14個師約27萬人,裝備有500輛坦克、3000門火炮和迫擊炮及幾萬輛運輸卡車,並有德國空軍第4航空隊1200架作戰飛機進行支援。第6集團軍官兵用希特勒的標準衡量,全都是最優秀的純種亞利安人。這支部隊曾參加過波蘭戰役、法蘭西戰役、巴爾幹戰役和侵蘇戰役,是一支訓練有素且久經戰陣的精銳部隊。希特勒特意將這把鋼刀用在了斯大林格勒方向,對戰役的必將取勝毫不懷疑。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因1918年斯大林曾在那裡指揮城市保衛戰而改稱斯大林格勒。它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距頓河大彎曲部以東約60公里。斯大林格勒有人口62萬,是蘇聯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也是來自高加索的石油轉運站和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從這裡向北是莫斯科,向南是高加索油田,向東是蘇聯軍火基地烏拉爾,向西是蘇聯糧倉烏克蘭,因此,斯大林格勒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德軍奪取了它,就可以從南面打擊莫斯科,向東可威脅烏拉爾,切斷蘇聯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的聯繫。向南可奪取高加索油田,佔領蘇聯最重要的能源基地。這裡還是連接伏爾加河輸送英美援蘇物資的轉運站,一旦失守就意味著蘇聯將失去唯一的外援,而這些援助物資對於蘇聯來說不可缺少的。另外,這座城市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奪取了這裡可以嚴重打擊蘇聯軍民的士氣。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
斯大林深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關係到戰爭全局,他一面命令蘇軍在通向斯大林格勒沿線節節抗擊,頑強遲滯德軍的進攻速度,一面緊急調整因哈爾科夫戰役后破碎的南方防禦戰線。斯大林新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負責保衛斯大林格勒,任命鐵木辛哥為司令員,編有從大本營預備隊調來的第62、第63、第64集團軍,原西南方面軍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團軍殘部,第13、第22、第23坦克軍,以及空軍第8集團軍和海軍伏爾加河區艦隊,共12個師約16萬人,2200門火炮和迫擊炮、近400輛坦克和454架飛機。原鐵木辛哥的西南方面軍撤消,新建立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則接替了原西南方面軍在頓河一線的防禦。
7月23日,德軍A集團軍群和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攻佔了羅斯托夫,但是沒有能抓住殲滅蘇軍西南方面軍。這時,希特勒又下令第4裝甲集團軍抽出一個裝甲軍支援第6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發起攻擊並奪占之;A集團軍群則從羅斯托夫繼續向南,肅清這一帶蘇軍並奪取高加索以北的邁科普油田和格羅茲尼油田。此外,希特勒又將A集團軍群的第17集團軍的一半兵力抽出,加上所有的重炮兵,轉而向北,長途跋涉去支援攻擊列寧格勒的德軍。希特勒憑直覺隨心所欲地將軍隊調來調去,不但疲憊了德軍,也給了蘇軍以喘息之機。
此時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正日夜兼程向斯大林格勒挺進。一路上蘇軍頑強阻擊,德軍則用優勢的空中和地面炮火猛烈轟炸,然後以坦克為先導向前突擊,衝破蘇軍陣地,大隊德軍步兵隨後沖入肅清殘餘蘇軍。這樣的戰鬥在斯大林格勒沿線到處都在發生。1942年7月17日,第6集團軍與蘇軍62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一路發生激戰。7月23日,德軍突破蘇軍第62集團軍右翼並殲滅了2個師蘇軍,推進到了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頓河河岸。斯大林大為震怒,撤掉了鐵木辛哥剛上任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職務,由第64集團軍司令戈爾多夫中將接任,並又調上預備隊的坦克第1和第4集團軍去堵住戰線缺口。7月25日,保盧斯的部隊遭到了蘇軍新上來的坦克集團軍的反衝擊,一時雙方陷入膠著戰狀態。
希特勒這時注意力又回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因為他的瞎指揮,德軍A集團軍群的一半兵力北上圍攻並不是戰場中心的列寧格勒,卻還未攻下;A集團軍群的剩餘兵力南下終於佔領了邁科普油田,但油田早已被蘇軍破壞,一滴油也沒留下。再向南是蘇聯最大的巴庫油田,可是不但要翻越險峻的高加索山,而且山上各隘口都在蘇軍嚴密防守之下。另外德軍想去也去不了了,他們的坦克沒油了。德軍坦克的燃油要從遙遠的羅斯托夫用卡車運來,卡車跑到時,油也全沒了。因為這麼遠的路運來的油只夠卡車燒的。當德軍的重兵在南北方向瞎折騰時,在最重要的戰場中心斯大林格勒方向德軍卻只有一個第6集團軍,因兵力火力不足而沒有能及時攻克斯大林格勒,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希特勒此時有些明白過來了,他下令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脫離A集團軍群建制,立即掉頭北進,配合從西面攻來的保盧斯第6集團軍攻下斯大林格勒。而此時,斯大林又從遠東調來10個師加強了斯大林格勒的防禦。斯大林於7月28日下了死命令,要求蘇軍部隊“絕對不許後退一步!”
8月1日起,德軍第6集團軍和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並肩突進,猛攻蘇軍防線。德軍本來就佔有空中優勢,現在能征善戰的坦克部隊又拉了上來,蘇軍一時又抵擋不住了。1日當天霍特的部隊就突破了蘇軍第51集團軍的防線,隨後向縱深插入。至8月5日又突破了蘇軍第64集團軍的防禦,攻進到阿勃加涅羅沃地域。此時保盧斯的部隊被蘇軍第62集團軍拚死纏住,推進比較緩慢。蘇軍調上反衝擊部隊,霍特的坦克部隊遭遇堅強阻擊,攻勢也慢了下來。戰鬥到8月9日,雙方再度形成僵持。
在蘇軍頑強阻擊德軍向斯大林格勒推進的同時,斯大林加緊調兵遣將,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組為東南和斯大林格勒兩個方面軍,由華西列夫斯基上將統一指揮。東南方面軍由葉廖緬科上將指揮,有第64、第57、第51集團軍,以及坦克第1集團軍、坦克第13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仍由戈爾多夫中將指揮,有第63、第62、第21集團軍,以及坦克第4集團軍、坦克第28軍和空軍第16集團軍。同時斯大林又急命朱可夫大將從列寧格勒飛赴斯大林格勒前線,以最高副統帥之職代行統帥職權,組織防禦並集結預備隊準備反攻。蘇軍第24、第66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也開赴斯大林格勒前線進行反突擊。
8月19日,保盧斯和霍特的部隊再次發動猛攻。德軍這次集結了一切兵力火器堅決向前突破,戰鬥極為激烈。蘇軍將部隊一個師又一個師填入進去,頑強堵塞防線的缺口。德軍也不顧傷亡輪番進攻,一條一條防線地啃下來。這場大戰一直持續到了9月2日,傷亡慘重的蘇軍終於沒有堵住德軍,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與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渡過伏爾加河,從北、西、南三個方向進攻至斯大林格勒城下,德軍第4航空隊開始出動大批飛機,猛烈轟炸斯大林格勒城區。
此時斯大林格勒城內只有崔可夫將軍指揮的蘇軍第62集團軍和舒米洛夫將軍指揮的第64集團軍在防守,形勢十分危急。從9月5日開始,朱可夫組織蘇軍第24、第66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向德軍發起反擊,試圖將德軍趕離斯大林格勒城下。激戰一直進行了一周,蘇軍連續3次大規模進攻,都被德軍趕回,解圍的努力告於失敗。
南線戰場的大規模戰鬥進行到了9月中旬,終於現出了較為清晰的輪廓。德軍的戰線自庫爾斯克和沃羅涅日向南,通過斯大林格勒延伸到了高加索以北的厄爾魯斯山,有1000多公里長。加上北線從庫爾斯克至列寧格勒的戰線,足足長達3000多公里。以德軍在蘇德戰場的總兵力,是無法維持如此長的一段防線的。特別是南線從斯大林格勒沿頓河上溯至沃羅涅日的500多公里的戰線竟沒有德國軍隊,只有匈牙利、義大利和羅馬尼亞等僕從國的3個戰鬥力不強的集團軍在守衛,整個防線上可以說是危機四伏。好在德軍還在進攻,可以快速拓展勝利來彌補這些弱點。德軍在南線戰場取勝的希望就在於儘快攻克斯大林格勒,然後騰出兵力再投入進攻。
9月13日,德軍第6集團軍擔當主力,從斯大林格勒城北發動猛烈突擊。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則從城南推進,策應德軍在城北的主攻,名標戰爭史冊的斯大林格勒市區攻防戰開始了。德軍迅猛突入市區,與守衛該城的蘇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此後,斯大林格勒終日炮聲隆隆,硝煙遮天蔽日。城內所有建築物都被炮火轟成了瓦礫,德軍整連整營,甚至整團整師地發起集團衝鋒。開始時還是運動攻防,炮轟槍擊,後來就打成了短兵相接的混戰,刀捅槍刺,拳打腳踢,甚至連牙齒都成了武器。雙方反覆爭奪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樓房、每一堵圍牆,甚至每一條下水道。每個陣地都是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多次易手。德軍的坦克在市區也失去了高度機動性,只能作為一座座活動堡壘緩慢向前推進,頑強消滅發現的蘇軍火力點。蘇軍戰士則身上捆上反坦克手雷撲上坦克與敵同歸於盡。還有的用裝有汽油的燃燒瓶將德軍坦克打成一團火球。城內已沒有固定的戰線,雙方犬牙交錯,推進距離已不能用米來衡量,而是用屍體來衡量,斯大林格勒已成屍山血海。
在9月,雙方反覆爭奪了斯大林格勒的制高點馬馬耶夫高地,這裡也是崔可夫中將的第62集團軍司令部所在地。德軍一次次攻下來,蘇軍又一次次奪回來。斯大林格勒三面被圍,只能從東南通過伏爾加河源源輸送部隊、給養和彈藥。蘇軍從伏爾加河東岸調來部隊拚死反衝擊,頑強守住了馬馬耶夫高地。戰鬥進行得極為殘酷,崔可夫將軍的司令部也隨時可能遭到德軍的衝擊,有一天甚至連著犧牲了5個參謀人員。9月18日,斯大林格勒的穀倉遭到了德軍十幾次猛烈進攻。蘇軍巴甫洛夫中士帶著一些士兵頑強據守一棟殘破的大樓,連續擊退了德軍的進攻。他們在那裡頑強堅守了整整2個月,打死了許多德軍並摧毀了十幾輛坦克。戰後,這棟大樓被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
9月25日,德軍佔領了市中心。27日衝進了北部工廠區,蘇軍組織兵力又將德軍趕了出去。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斯大林格勒的工廠也沒有停止生產,一輛輛坦克、一門門火炮,剛下生產線就投入了戰鬥。9月27日,德軍攻佔了斯大林格勒共產黨總部大樓,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非常得意。他推測在一天之內就可以拿下這座城市,於是從前線飛回柏林,等待著向德國民眾宣布勝利攻佔斯大林格勒的消息。然而,他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就在他飛回柏林的當天,這座大樓就被蘇軍士兵奪了回去。
進入10月,戰鬥更加激烈殘酷。整個斯大林格勒成了一個巨大的瓦礫場,再也沒有像樣的道路。雙方士兵一個廢墟一個廢墟地爭奪,到處都有德軍,也到處都有蘇軍。蘇軍組織了大量狙擊兵,像殺死獵物一樣地狙殺德軍。德軍也以牙還牙,報以更加兇猛的狙擊戰。德軍傷亡太大了,再沒有一個滿員的營團,甚至連隊。德軍的每師人員都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而同時,蘇軍則抓緊時間調來了大量的預備隊,僅通過伏爾加河增援到斯大林格勒市區的就有6個師。實際上,斯大林格勒的這場大混戰已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德軍突然將大量兵力白白消耗在城市戰中,而夏季的寶貴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即使再發起進攻也失去了決定意義。戰場形勢在一天天改變,蘇軍的兵力越來越雄厚,相應德軍的戰線變得更加脆弱。可是對於希特勒來說,斯大林格勒的精神價值已超過了其戰略價值,非要攻陷它不可。而對於斯大林來說,就是要利用斯大林格勒的城市巷戰拖住德軍,然後集結強大的預備隊進行全線反攻。10月15日,德軍拚死突進到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附近的伏爾加河岸,奪取了整個市區的四分之三,可是至此已成強弩之末,再也無力前進了。
戰鬥進入11月,德軍還是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此時天已下起了雪,天寒地凍,德軍因缺乏防寒裝備再次陷入痛苦的境地中。希特勒異常焦急,他命令保盧斯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攻下斯大林格勒。11月11日,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城區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德軍以5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和2個工兵營在寬5公里的正面上發起強攻。德軍以密集戰鬥隊形瘋狂衝鋒,蘇軍則寸土不讓。一天之內,兩軍為爭奪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鬥。到處都是白刃戰,雙方傷亡慘重,屍積如山。德軍最後一次衝到了伏爾加河邊,但是部隊饑寒交迫,已疲憊不堪。保盧斯被迫於次日停止了進攻,等待支援和補充。然而,德軍的末日到了。
在斯大林格勒蘇軍拚死戰鬥的同時,蘇軍已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調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蘇軍共計3個方面軍,143個師110.6萬人,15500門火炮和迫擊炮、1463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350架飛機。朱可夫有了一個戰役設想:集中蘇軍主力以鉗形攻勢擊破德軍第6集團軍側翼的僕從國軍隊,然後繼續西進,在頓河邊會合,包圍整個第6集團軍。斯大林當即同意這個設想並責成朱可夫和蘇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共同擬定反攻計劃。朱可夫將蘇軍重新整編為西南、斯大林格勒和頓河3個方面軍,攻擊目標鎖定為防衛保盧斯第6集團軍兩翼的羅馬尼亞第3和第4集團軍,攻擊時間定於11月19日,戰役代號為“天王星計劃”。
11月19日,整個戰場一片大雪紛飛。蘇軍3個方面軍在優勢地空炮火的配合下,突然從斯大林格勒兩翼向負責掩護德第6集團軍側翼安全的羅馬利亞軍隊發動了迅猛攻擊。羅馬尼亞軍隊戰鬥力很弱,僅幾個小時全線就被蘇軍突破。蘇軍西南方面軍從北邊向南直撲頓河岸邊的卡拉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也越過伏爾加河,向北直趨卡拉奇。23日,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卡拉奇會師,從而切斷了德第6集團軍的後方交通線。進攻持續到30日,蘇軍3個方面軍將德第6集團軍的第4、第8、第11、第51步兵軍和第14裝甲軍計5個軍22個師,連同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及羅馬尼亞部分部隊共約33萬人合圍在斯大林格勒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主力跑得快,堪堪逃脫蘇軍的包圍。
保盧斯立即向希特勒發電請示突圍,可是希特勒卻固執地要求他在原地堅守,由戈林元帥的空軍負責空中補給。希特勒另外下令將曼施坦因元帥的第11集團軍擴建為頓河集團軍群,向東北攻擊前進以解斯大林格勒之圍。曼施坦因認為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打開蘇軍重重包圍的,德軍成功的唯一機會在於第6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向西南突圍,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則從斯大林格勒以南向東北進攻,配合頓河集團軍群夾擊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這樣可以乘蘇軍立足未穩之機一舉打破包圍圈。然而希特勒表示決不從伏爾加河撤退,既不許保盧斯突圍,又嚴令曼施坦因必須殺開一條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這是希特勒的一個最致命的決定,徹底葬送了第6集團軍這支“德軍之花”。
12月12日,曼施坦因率德軍頓河集團軍群北上救援斯大林格勒。德軍一路硬闖,連續突破了蘇軍幾道防線,突進到離南麵包圍圈只有40公里的地方。此時,蘇軍調集重兵向頓河集團軍群圍了過來。曼施坦因要求保盧斯堅決向南突圍與自己會合。然而保盧斯不敢違抗希特勒的命令,拒絕了曼施坦因,從而失去了這最後一次逃生的機會。此時,蘇軍的反攻還在持續。他們從義大利、匈牙利等僕從國軍隊把守的防線向縱深突破,一直向南突進到了頓河河口的羅斯托夫附近。這樣,還在南方高加索山上拚命挖油的德軍A集團軍群的後路就有了被切斷的危險。曼施坦因看出了這一點,再也不敢向斯大林格勒推進了。他放棄了救援保盧斯,於12月28日向南撤退,努力與德軍A集團軍群保持聯繫,避免被蘇軍分割包圍。
困守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第6集團軍處境更為惡劣,此時氣溫已降到零下45攝氏度,終日風雪連連。坦克凍得發動不起來,汽車水箱被凍裂,士兵們衣著單薄,瑟瑟蜷伏在廢墟中,凍得連槍栓都拉不開,只能燒傢具、拆房屋取暖。德國空軍的空運補給也因風雪瀰漫而常常不能保證,有時一天幾百噸,有時一天幾十噸,有時一天只有幾噸。而第6集團軍全軍的補給量則每天至少需要700噸。士兵們的口糧的分配已越來越少,只好吃燕麥和牲口飼料,後來只有殺馬殺貓狗充饑,有時一隻麻雀也能成為士兵們的美餐。彈藥也缺乏,醫藥品和燃料都已經用盡。成百上千的人患上傷寒和痢疾,更多的人凍傷,還有一些士兵就凍死在斯大林格勒的雪原中。這支曾經軍紀嚴明,英勇善戰的部隊如今已淪為了散兵游勇。
1943年1月8日,蘇軍向保盧斯發出最後通牒,敦促其投降。保盧斯拒絕了,他還在盼望著希特勒能再派軍隊來救他。可保盧斯萬萬想不到,希特勒此時已是焦頭爛額,根本沒功夫理他了。1943年1月14日,蘇軍向駐守在沃羅涅日的匈牙利軍隊發起猛烈打擊,一舉擊潰了匈軍,打開了一道寬達300公里的戰線缺口。然後蘇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南猛攻,又楔入了德軍B集團軍群的防線,形成了對南線整個德軍的包圍之勢。希特勒急命A集團軍群的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團軍北上會合頓河集團軍群共同堵塞防線缺口,以挽救整個南線。A集團軍群的其餘部隊則從高加索向西撤退,一直撤回克里米亞半島。真是可惜了A集團軍群的精兵強將,與斯大林格勒近在咫尺,卻沒能在這麼一場關鍵的大會戰中發揮作用。而本身的搶油任務卻收穫甚微,最後還不得不狼狽地快速逃跑。
1月10日,蘇軍向被圍的德第6集團軍發起了全面進攻。蘇軍的轟炸機猛烈轟炸了德軍陣地,然後上萬門火炮一齊開火,將德軍防線打了個七零八落。隨後,在威力巨大的T-34坦克引導下,成千上萬的蘇軍步兵對德軍陣地發起了衝擊。此時的德軍已是飢疲交加,鬥志盡失。只幾天時間,德軍陣地就被切割成北、中、南三個小塊,徹底失去了統一的指揮。1月22日,蘇軍佔領了德軍機場,第6集團軍的空運補給完全中斷了。1月24日,蘇軍第二次派人送來勸降書。保盧斯向希特勒報告說:“部隊已不能支持了,繼續抵抗已毫無意義,請准允我們投降。”希特勒拒絕了他的請求,並派飛機去空投了一堆嘉獎令和晉陞令。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盧斯元帥節杖,以鼓勵其繼續抵抗下去。他對約德爾元帥說:“在德國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元帥被生俘的。”
1月31日,蘇軍向被圍德軍發起了最後攻擊。包圍圈內的德軍完全崩潰了,士兵們再也無力抵抗下去,紛紛繳械投降。保盧斯向希特勒發去了最後一份電報,稱他和第6集團軍將打到最後一兵一卒。隨後,保盧斯向衝到司令部門口的蘇軍投降。2月1日,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所有德軍都放下了武器,至此,歷時近20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結束。僅在戰役的最後階段,就有14萬德軍士兵和4萬蘇軍士兵倒在了戰場上。德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元帥、步兵第4軍軍長普費爾中將、第51軍軍長庫爾茨巴赫中將、第295師師長科爾費斯少將等23位將官、2000名校級以下軍官和9萬名士兵被俘。蘇軍將這些被俘德軍發往遙遠而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沒走到地方就死去了。能活到戰後的,只有幾千人。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德軍損失兵力150萬,損失坦克和各種技術兵器無數。僅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德軍就損失了33萬人,蘇軍也傷亡達48萬人,整個城市成了一個巨大的屠場。德軍在此戰後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而蘇軍則轉入了反攻。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崔可夫 | 帕.布特(美國) | ||
斯大林 | 柳.拉烏奇威丘斯(蘇聯) | ||
葉廖緬科 | 謝.尼科年科(蘇聯) | ||
朱可夫 | 米.烏里揚諾夫(蘇聯) | ||
—— | Vadim Lobanov | ||
—— | 費爾南多·阿連德 |
職員表
總導演 | Yuriy Ozerov |
---|
角色介紹
赫魯曉夫
演員Vadim Lobanov
蘇聯西南方面軍政委。
朱可夫
演員 米哈伊爾·尤里亞諾夫
蘇聯元帥。
崔可夫
演員鮑沃斯·布斯
蘇聯元帥。
斯大林
演員Archil Gomiashvili
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大元帥。
希特勒
演員Achim Petry
納粹德國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