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紅嫂紀念館
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
“沂蒙紅嫂紀念館”,是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佔地面積100餘畝。是由山東省委組織部、臨沂市委、沂南縣委共同打造的、面向全國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開展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省級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由沂南縣委組織部黨性教育基地工作辦公室直屬管理。是國內迄今唯一全面、系統介紹“紅嫂”的專題紀念館,也是中國唯一一處以普通群眾為主題的革命紀念館。
沂蒙紅嫂紀念館
紀念館以獨特的古山村風貌為依託,再現沂蒙革命史,自2011年運行以來,吸引了全國大批前來學習的黨員幹部和各界群眾,每年前來學習的國家部委、省內外黨員幹部達10萬人次,帶動前來參加學習的各界群眾年平均達30萬人次。被中央和國家部委、省、市、縣等70多個部門和單位確立為公務員公僕意識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設教育基地。
李源潮、趙樂際、顧秀蓮、孟建柱等黨和國家領導先後到“沂蒙紅嫂紀念館”參觀指導。
“紅嫂”,是歷史賦予沂蒙婦女的特殊稱謂。它來源於抗戰時期發生在沂南縣的一個真實故事--明德英“乳汁救傷員”。1960年,著名作家劉知俠根據明德英乳汁救傷員的情節,創作了短篇小說《紅嫂》,后被改編成京劇《紅雲崗》、舞劇《沂蒙頌》、電影《紅嫂》等藝術作品在全國傳唱。從此,“紅嫂”就成為在革命戰爭年代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沂蒙婦女共同的名字。
在沂蒙山區,像明德英這樣的紅嫂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紅嫂”。在抗戰最為艱苦的時期,在共產黨八路軍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戰爭的勝利,她們毫不猶豫地拆下自家的門板做擔架,扒下房屋上的乾草喂軍馬,找出珍愛的陪嫁布做軍鞋,拿出僅有的糧食獻給子弟兵,將最後一個親人送到了前線,用自己的乳汁喂傷員,甚至,她們可以為保護黨的孩子而獻出自己的骨肉,可以為保存一封烈士的遺書而毀家無悔,可以為一句諾言而堅守終生……她們用柔弱的雙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擔,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奉獻之歌,把慷慨無私的崇高情懷展現到了極致!在她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最後一口糧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大愛情懷,這種情懷,是紅嫂精神的本質所在,更是廣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據不完全統計,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沂蒙婦女共做軍鞋315萬雙,做軍衣122萬件,碾米碾面11716萬斤,動員參軍參戰20萬人,救護病員6萬人,掩護革命同志9.4萬人,瓦解敵方9.8萬多人。“紅嫂”,正是民族精神的縮影,是革命精神的彰顯。
為弘揚沂蒙紅嫂的豐功偉績,2011年1月,我們在臨沂市沂南縣馬牧鄉常山莊村,利用仍然保留著抗戰時期原始風貌的古村落創建了“沂蒙紅嫂紀念館”,就是讓世人記住她們的事迹,記住她們生命中沉潛下來的民族精神。紀念館經過不斷改造、提升、擴建,2013年7月,重新修建后的沂蒙紅嫂紀念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參觀學習人員。之所以選擇在常山莊村建紀念館,也是緣於長期在沂蒙革命根據地戰鬥工作過的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高克亭的一句話:“抗戰時期,山東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
參觀沂蒙紅嫂紀念館
紀念館佔地百餘畝,經過不斷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主體展館展區、紅嫂生活體驗展區和紅色遺跡展區建設,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整個展區通過一個個英模人物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現了沂蒙人民“最後一口糧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大愛情懷,這種情懷正是對沂蒙精神的最佳詮釋。軍民“水融交溶、生死與共”,廣大沂蒙人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最為壯麗的詩史。
根據2020年5月國家文物局統計顯示,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33件。
紅色沂蒙山
紅嫂原型明德英
沂蒙母親王換於
沂蒙大姐李桂芳
擁軍媽媽胡玉萍
沂蒙紅嫂紀念館
沂蒙紅嫂群體(二)
將星耀沂蒙
沂蒙紅嫂紀念館
《擁軍支前體驗館》展室:展出的是當年群眾擁軍支前的場景,有攤煎餅的鏊子,做飯的大鍋,風箱、土灶,磨面的石碾、石磨,還有紡線車、織布機、小推車等。當年,沂蒙紅嫂們就是用這樣近似原始的工具,為部隊攤煎餅、烙油餅、縫軍衣、做軍鞋、救護傷病員……傾其所有支援革命。陳毅元帥曾經深情地感嘆道:“我就是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推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主要通過大型實景、生活生產工具等,再現沂蒙紅嫂從幼年到成年、再到加入革命洪流的艱辛歷程,讓學員參與其中,從中體驗沂蒙民俗文化及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婦女舍家支前的感人場面。
按當年中國抗日軍政幹部大學第一分校的建築格局建造,含三個展室及一個學員禮堂: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展室:
沂蒙紅嫂紀念館
《中共山東分局》展室:
沂蒙紅嫂紀念館
《八路軍山東縱隊》展室:
沂蒙紅嫂紀念館
沂蒙紅嫂紀念館
沂南黨性教育基地工作辦公室
下設兩處教學點:沂蒙紅嫂紀念館和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於2011年7月成立。為打造“環境一流、教育一流、服務一流、效益一流”的黨性教育基地,在山東省、市、縣委的直接領導下,以“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精神,打造基地、建設基地,使“沂蒙紅嫂紀念館”和“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成為面向全國的黨性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公僕意識教育基地和統一戰線教育基地。
講解員隊伍
沂蒙紅嫂紀念館的講解員隊伍,是由一群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對黨忠誠、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優秀青年組成,具備形象良好、個人品德過硬、專業素質優良、知識儲備豐富等特質,能承接來自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學習參觀團體,這是一支充滿工作激情、能打硬仗、無私奉獻、具有高度政治責任感的隊伍,她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突出的工作成績先後榮立縣“集體三等功”、並被授予省“三八紅旗集體”和市“青年文明號”等光榮稱號。
抗大一分校舊址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舊址位於沂南縣岸堤鎮。1938年底,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共中央為了鞏固和擴大敵後根據地,決定以陝北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一部分、陝北公學和安吳堡青訓班組建抗大第一分校,挺進敵後就地培養幹部。1939年冬,該校近4000名幹部和黨員由晉東南挺進到山東沂蒙山區,1940年1月到達沂南縣岸堤,與當時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創辦的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合併。
抗大一分校不僅是一個教育單位,也是一支戰鬥隊伍。他們先後兩次參加了侍郎宅、甲子山反頑戰鬥,以及無數次反“掃蕩”作戰,是抗大十二所分校中辦學時間最長、培養幹部最多、參加戰鬥最多的一所院校,在沂蒙山區轉戰了6年時間,培養了1.4萬多名黨政軍領導骨幹。
歌曲“跟著共產黨走”誕生地
位於沂南縣孫祖鎮東高庄村。《跟著共產黨走》歌曲是由抗戰時期抗大一分校學員沙洪和王久鳴創作。1940年,他們二人隨抗大一分校來到沂南縣東高庄村,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9周年,沙洪和王久鳴各自僅用10分鐘就完成了詞曲的創作。此曲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很快由沂蒙山區傳遍全國各大根據地。並成為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的演唱歌曲。2001年7月1日,中共臨沂市委、沂南縣委為慶祝建黨80周年,在沂南孫祖鎮東高庄村歌曲誕生地,樹立了紀念碑,建設了紀念亭,供後人銘記、瞻仰。
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成立舊址
位於沂南縣青駝鎮。1990年6月,山東省政府為紀念在1940年7月26日由山東全省各界人民代表參加的聯合大會並成立了全國唯一的一個整建制省級政權“山東省臨時參議會”、“戰工會“所建立。2015年9月新修建的“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對外全面開放。新館由戰工會原址向東擴展,由原來的6畝,擴大到66畝(43998.33平方米),東西長275米,南北寬155米,西起現狀紀念館,北至青駝街,東至沂邳線。紀念館坐西向東,總體格局採用開放式、對稱式、遞進式布局,在中軸線上依東向西分別為紀念塔、主展館、培訓辦公、戰工會舊址四部分。其中,紀念館展廳面積佔6000平方米,展廳將圍繞“抗日烽火、民主建政、施政為民、公僕風範、政權基石”等組成部分,緊緊圍繞民主建政和民主施政主題,系統展現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施政、鞏固和發展的歷程。
大青山烈士陵園
位於沂南縣雙堠鎮東梭庄村西,是沂南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大青山戰鬥中英勇犧牲的抗日烈士,與1944年10月建成的。1941年11月,日寇對我沂蒙山區根據地實行了慘無人道的“鐵壁合圍”大掃蕩。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抗大”一分校及一一五師師直一部,在大青山遭到日寇5萬重兵的合圍,我根據地軍民前仆後繼,與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搏鬥,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在這次戰鬥中,太平洋學會記者德國友人漢斯·希伯,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和他的夫人——山東縱隊姊妹劇團團長辛銳等300餘人壯烈犧牲。陵園佔地1.67萬平方千米。1985年由省和地區撥款進行了整修。1988年1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魯中革命烈士陵園
魯中革命烈士陵園是山東省建立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園之一,原名萬松山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沂南縣依汶鎮西部。園內建有紀念碑一座,背後石壁正中是黎玉題寫的“萬世光輝”四個大字,紀念碑四周的石壁上還雕有魯中軍區黨委、政治部、魯中聯辦、魯中抗聯的題詞和羅榮桓、肖華、黎玉、王建安、范明樞、張伯秋、郭維城、周赤萍等黨政軍領導的題詞。陵園內設有陳列室、紀念堂、接待室、花室等,陳列展出烈士遺像59件,史料30篇,烈士事迹98篇。其中有著名的國際上義戰士漢斯·希伯烈士事迹和著名的留田突圍戰鬥、銅井戰鬥資料圖片等等。
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庄,2003年9月19日隆重舉行開館儀式,並由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山東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
位於沂南縣縣城,佔地338畝,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精心打造,是集溫泉沐浴、休閑養生、生態旅遊、商務洽談、會議接待於一體的溫泉旅遊度假景區。
位於沂南縣銅井鎮,以竹泉古村為依託,處以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集觀光、休閑、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拓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紅石寨旅遊景區
位於沂南縣銅井鎮,是一處集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山地民居、鄉土風情於一體,具有山水觀光、文化體驗、汽車露營、商務休閑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北大山風景區
北大山風景區,是由位於依汶鎮北部的北大山山脈的部分組成,境內竇家崮海拔536米,黃山坪461米,主要有北大山林場、仙姑洞、牛角洞、點將台等景點。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沂南縣孫祖鎮,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孟良崮因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名居沂蒙72崮之首。公園總面積1.2萬畝,園內群山突兀、奇石多姿、石洞疊連,集雄、奇、險、秀、幽於一身。
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
位於沂南縣銅井鎮馬泉山,是一個集林果生產研發、農業科技試驗示範、生態旅遊養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創意休閑農業園區。
沂蒙影視基地
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東部,改建、修復了供影視拍攝專用的炮樓、戲台、古道、城門、圍牆、古廟、院落、古縣城等景點。在此先後拍攝了電視連續劇《沂蒙》、《地道英雄》、《娘》、《平原槍聲》、《島城風雲》、《零炮樓》,電影《沂蒙六姐妹》、《鬥牛》、《誘殺》等幾十部影視片。
2020年6月5日,被評為山東省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