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續
溫皓然創作的小說
《紅樓夢續》是2011年5月1日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溫皓然。
《紅樓夢續》是當代女作家溫皓然創作的《紅樓夢 》續書,全書共有20回,是從原本《紅樓夢》第80回后開始續寫的,並且結合了一部分紅學探佚結果、通行本后40回和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部分情節。《紅樓夢續》中的文字帶有古典文學特色,該書於2011年5月出版發行。
第八十一回 甄英蓮魂斷返故鄉 賈寶玉情傷歸舊地 |
第八十二回 喻仙機帝都降祥瑞 顯奇能公府展妙才 |
第八十三回 大觀園外殞身捨命 瀟湘館內啜茗調琴 |
第八十四回 沐天恩賈政拜郎中 嗟往事湘雲做新婦 |
第八十五回 韶華盛極鸞喜呈瑞 落紅凄迷病符飛災 |
第八十六回 失通靈手足結深恨 聞讒言婦姑添新怨 |
第八十七回 南安王喪師蠻夷地 薛文起罹禍桃源鄉 |
第八十八回 沉酣夢詳破鴛鴦侶 酴醿架驚現木石盟 |
第八十九回 欲救主花襲人易主 為和親蕉下客辭親 |
第九十回 高陽徒苦遭五鬼煞 瀟湘子悲撰十獨吟 |
第九十一回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
第九十二回 薛寶釵借詞含諷諫 王熙鳳知命強英雄 |
第九十三回 孤藕榭出家悟虛化 懦菱洲歸天還真元 |
第九十四回 嘆榮華恰似三更夢 恨無常還同九月霜 |
第九十五回 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熙鳳性迷赴冥曹 |
第九十六回 獄神廟忠僕慰舊主 沁芳橋寒塘渡鶴影 |
第九十七回 懺宿冤茜雪感痴郎 償孽債妙玉從枯骨 |
第九十八回 走窮途寶玉耐嗷嘈 得生路巧姐出鬼蜮 |
第九十九回 青楓林下寒煙漠漠 白楊村裡落葉蕭蕭 |
第一百回 青埂峰了息凡緣棄凡塵 空靈殿轉破情機悟情榜 |
《紅樓夢續》是溫皓然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輕”,她的續紅之作,毫不誇張地說,我認為是兩百年來《紅樓夢》續書史上最優秀的一部。
甫接華章,隨手披閱,端的妙筆生花。如芳官掃雪、湘雲攀樹、酴醿花語諸節,雖略帶現代意識,猶見原書風格。抒情敘事,文美思巧,俱足觀賞。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勇強
終於找到劉心武續紅樓的片段文字,雖然平庸寡味,倒也比原想的要好些。還有70後作家溫皓然的續寫,比劉續鮮活些。
——復旦大學教授 嚴鋒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紅樓續夢,皓然之夢,是否最切曹公本意,不敢妄測,然文采斐然,至情至陛,實為佳作。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黃玫
新時期《紅樓夢》續書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但就具體內容和藝術風格看還是鮮少有能稱得上優秀的作品,溫續以其獨有的敘述風格起到了方向標的作用,代表並引領了新時期《紅樓夢》續書的方向,在歷史敘述的縫隙中縱橫馳騁、大展身手,創作才華得以充分發揮,突破了原著的“鎖鏈”束縛,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展示出“自己的紅樓自己的夢”。
——天津師範大學 熊立娟
倚天照海醉顏紅,葉絢三秋傲碧空。贏得丹誠清耿在,貞姿羞列百花叢。
——著名學者 文懷沙
我和溫皓然始終堅持嚴肅寫作。
——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家 洛夫
新世紀的紅樓夢續,要求於作者的是,既不違背已有的主流紅學研究成果,又能夠續出時代意義,續出主體精神。從這個視角來看,溫皓然的續作,顯然代表了一種嶄新的轉折,筆者概括為:“立足紅學,忠實內心,施展才藝,面向時代”。
——北京大學教授 孔慶東
封面
初識溫皓然讓人感受到一種驚艷。這位享有“締造中國純粹古典主義小說文本”之名和“21世紀第一才女”的“70后”女作家,活脫脫一位從古代仕女畫里走出來的深閨佳人,既溫柔又高貴。都說美麗的女孩坐不了冷板凳的,如此看來,溫皓然絕對是個例外。在她的書中,人們可以感受到《詩經》《離騷》、明清小說的文化底蘊,可以感受到佛學、美學的魂魄,也能感受到魯迅先生那種“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現實主義的文學精神。
——中國頂級高尚會員刊物《珍瓏》
續書不易,續古人之作尤為不易。今之續《紅樓夢》者,多以時語述一家之言,雖非不佳,然終不能補原作之缺也。唯津門才女溫皓然抱師古之心,擬曹公之筆,所續篇章,近乎原作。
——文懷沙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巔峰,溫皓然敢於續寫,這本身就是極富挑戰性的。皓然寫得很好,從情節的連貫、人物的刻畫到文化氣氛的營造,都順理成章,又有自己的想象和創意。語言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有那種特別的韻味。一個當代青年女子能穿越時空,使用200多年前的語言,去呈現當時的生活境況,這著實讓人驚訝,也可見皓然非同一般的功力!
——北京大學中文系原系主任溫儒敏
青埂峰前多少淚,憑誰問取三生。因空因色總因情。因情情斷也,殘夢誤卿卿。記得那時曾許我,冰弦續了功名。錦屏落處錦書成。此鄉真寶玉,完壁惜惺惺。
——87《紅樓夢》電視編劇、南海石油董事局主席 周嶺
雪芹創經典,皓然譜新篇。紅樓傳千古,中華飛九天。
——北京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孔慶東
《紅樓夢》被國內外廣為傳頌、閱讀,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能夠續寫《紅樓夢》本身就需要一種莫大的勇氣與超凡的才華。皓然女士舉多年之功,以其獨具特色的構思、古典優美的文筆,在新的歷史語境下續寫《紅樓夢》,進一步詮釋了曹雪芹及其思想,也進一步傳承、弘揚了中華優秀文化及其精神。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楊共樂
溫皓然
特立獨行於當代文壇的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箜篌引》、《緣分的天空》、《花魂鳥魂》、《般若飄香》、《鳳兮凰兮》、《陪嫁山莊》、《鳳鳴台》等。曾任《第三條道路》主編,系“第三條道路詩派”核心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修生,《世界文壇》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溫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