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部

日本軍部

這一制度開始有意識的運用是在1907年(明治40年)制定《帝國國防方針》的時候,它規定國防方針由參謀本部和軍令部提出,天皇命令內閣加以研究。而其附件《國防所需兵力》和《帝國軍隊用兵綱要》也只由軍事當局決定,以後即以參謀本部、軍令部、陸軍省和海軍省的部、課長(皆為現役將校)為中心,負責推進旨在加強軍力的政治工作和在國外的陰謀活動。而批評他們的人譴責他們為“軍閥”,“軍人閥”,“武人派”。

崛起


二戰前的日本軍部,是在明治維新后伴隨軍事近代化組建起來的。明治初期近代天皇制初創,國家軍制尚未定型,基本上是採用軍權從政主義,軍權歸屬於政府。但在實際用兵時,往往派出“討伐總督”負責軍事指揮,出現了獨立於政府以外的軍事機關,顯露了軍權獨立的端倪。后在山縣有朋等人主持下,摹仿普魯士,建立起直屬於天皇分管軍令大權的陸軍參謀部,海軍也分出相應的軍令機關。軍令大權被分立出來,只將軍政大權歸屬於內閣。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又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這種變化的新的軍政關係。憲法規定,天皇總攬統帥權,並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這就是戰前日本盛行的“統帥獨立原則”。從法律角度來說,只有天皇能夠管轄軍部,但近代天皇制的特點是“廷政分離”,天皇不親政,即使在御前會議上裁決爭端,也多數是只聽不答。所以,陸海軍名義上直轄於天皇,實際上無所約束,自成中心,在天皇權威神聖光環中,軍部成為明治憲政的“權力核心”。
日本軍部
日本軍部

軍部法西斯化


軍部成為獨立於內閣之外的“權力核心”后,還要求在天皇的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軍部法西斯化的組織條件是完全具備的:天皇的精神權威可以代替法西斯的領袖權威;軍隊所特有的嚴密紀律,軍部在國家政權中的權力核心地位,使軍部能夠發揮德意法西斯政黨那樣的組織作用。其次,日本軍部法西斯化有基礎。日本軍部法西斯化的起點是1921年三名赴德國考察的軍官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在萊茵河畔的巴登溫泉聚會,訂立了歸國后將全力推動改造日本的盟約,東條英機也參與其中。不久在軍隊內部出現了眾多形式的法西斯團體。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日本國內經濟困難,階級矛盾尖銳,法西斯勢力趁機猖獗,他們猛烈攻擊資產階級政黨政治,極力倡導法西斯主義的獨裁和集權,製造了一連串的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構成了勢頭洶湧的軍隊法西斯化,在軍部推動下,日本政府的政策也一步一步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傀儡政權廣田弘毅內閣被扶持上台,這是日本國家法西斯主義確立的標誌。廣田內閣接軍部的意志確立施政方針並改組國家機構。首先,規定內閣中的陸海軍大臣必須由現役中將以上的軍人擔任,加強了軍部力量,使內閣成為軍部的工具,加強對國內人民的專治統治。同時,確立了對外侵略方針,由內閣召集首、陸、海、外、藏等五相會議,制定“國策基準”。其主要目標是:“鑒於帝國內外形勢,帝國應確定的根本國策是依靠外交和國防,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這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政策在法律上的確認。過去,軍部對政府干預,往往是對某項政策或對內閣成員發表意見,到廣田內閣時,軍部可以全面改組並控制政府,推行自己的施政綱領,國家的權力和內外政策已從屬於軍部法西斯。軍部控制了政府,初步結束了分裂已久的“二重政府”局面,使分裂已久的國務和兵權在服從軍部的條件下,重新結合,達到了新的法西斯主義政治統一。正因為如此,廣田內閣上台就意味著日本軍部法西斯體制確立,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了。日本的法西斯主義,沒有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樣的黨魁,也沒有德意法西斯那樣的政黨,它是在軍部的控制下,通過不斷地對外戰爭藉助天皇權威確立起來的。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日本法西斯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期,1936年廣田內閣上台標誌日本法西斯體制的確立,其後,近衛新體制和東條獨裁為其發展高峰,直到1945年因戰敗而崩潰。

評價


日本的軍部上層經常可以想出凡人難以想象的殘酷殺人手段,命令下屬。
日本軍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決策者和推動者,軍部要求在天皇的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實行對外侵略擴張。

基本含義


井上清對“軍部”所下的定義是,“軍部”包括陸軍省、海軍省、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以及關東軍和其他軍事機關。或者甚至可以說,“軍部”是由“少壯派軍官”、“中堅軍官”等組成的一個集團。它依靠陸海軍或其總體的軍事力量,恣意操縱全部國政。

結構與職能


日本軍國主義》(三)第5頁。這個定義指明了構成“軍部”的人及其組織的結構範圍;明確了“軍部”的功能和作用。在這個定義基礎上,我們認為,其一,“軍部”是一個歷史概念,它是日本近代天皇制時期的一種歷史現象,它是近代天皇制的產物,與近代天皇制和軍國主義的發展密切相關。其二,“軍部”又是一個政治概念,它作為近代天皇制國家統治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具有一般軍事上國防上職能的軍事力量,而且是對內政、外交等國家政治具有重大影響力和控制力的政治力量。其三,“軍部”既是一種統治機關(如陸軍省、參謀本部等),又是一種軍事的政治的勢力集團。“軍部”勢力不僅包括軍事機關和軍隊等軍事力量,還包括准軍事力量(如在鄉軍人會等)。它是一個以軍事機關為核心的政治力量集合體。

歷史


“軍部”一詞,在戰前日本曾經十分流行。軍部本來指國家機關的一個部門--軍事部門而言。但在日本近代史上特指軍隊中的上層人物。他們掌握軍事部門,形成獨特的政治勢力而發揮作用。憲法規定海陸軍統帥權及軍隊的編製、兵力的決定權屬於天皇。以此為法律根據,十九世紀末期出現一種動向,即掌管軍令事項的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脫離內閣和議會而推行獨立的政治路線。日俄戰爭后,為了統治台灣和朝鮮、維持和擴張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以及執行對中國和蒙古的政策,需要加強軍事力量為後盾,因此這種傾向更加發展。終於從制度上確立軍隊上層作為一個政治勢力進行活動。即元帥府,參謀本部和軍令部無需同內閣及政府各機關協商,只需要取得天皇的同意就能決定兵力和用兵方法。由於明確規定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因此軍隊上層能夠左右內閣的軍事及對外政策。而且規定軍令為赦令事項,不受內閣、議會的干涉。這一制度開始開始有意識的運用是在1907年(明治40年)制定《帝國國防方針》的時候,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軍部內部路線問題對立表面化,軍人們互相誹謗,相互斥之為軍閥,進行長期的派閥鬥爭,其中統治派和皇道派就是典型。

文獻


據日本學者井上清研究表明參見《日本軍國主義》(三)第5~14頁。,“軍部”作為一個政治概念,最初出現在1913年2月田中義一少將(時任第2旅團長)致朝鮮總督寺內正毅的信件中。不久陸軍省軍事課長宇垣一成在其撰寫的《關於陸海軍大臣問題》一文中,多次使用了“軍部”一詞。當時軍國主義分子使用這一辭彙,主要是指軍令和軍政等國家軍事機關而言,其含義是要表明,將國家行政部門(政府)與軍事部門對立起來,即表明統帥權獨立。另外,針對社會上將陸海軍政治勢力稱為“軍閥”這種帶有貶義的稱呼,而儼然自稱為“軍部”,以表示“國家之正統”。這樣“軍部”就成了“軍閥”的代名詞。後來“軍部”一詞逐漸成了一般社會上的普通用語。但是其含義已超出特指軍事機關的歷史概念,系指以軍事機關為核心的軍事實體,不僅壟斷國家軍事(不許議會、政府等介入),而且在政治上與政府分庭抗禮的“某種特殊的政治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