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歷史系

安徽大學歷史系

安徽大學歷史系始於1959年政治系歷史專業,其前身溯源於民國時期省立安徽大學文法學院,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聘請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籌設歷史系,1946年國立安徽大學成立後設立歷史系。

1979年安徽大學歷史系恢復招收歷史專業本科生。1983年設置檔案本科專業並同時招收文博專業專科生;1985年,與南京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997年獲專門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歷史文獻學碩士點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歷史文獻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獲批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3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歷史學碩士點一級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批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2011年,獲批中國史博士一級學科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考古學博士一級學科授予權。現有中國史、考古學2個碩士點一級學科,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點1個;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點一級學科,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考古學為國家特色專業,歷史文獻學、專門史2個省級重點學科。

2021年1月25日,為加快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快速發展,經學校研究決定將安徽大學歷史系更名為安徽大學歷史學院。

院系簡介


1964年安徽省內院校調整,歷史系併入合肥師範學院歷史系。1979年安徽大學在政治系的基礎上重建歷史系,先後開設過歷史學、檔案學、考古與博物館學等專業。歷史系現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考古學等專業教研室,以及淮河流域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安徽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安徽省胡適研究中心、陳獨秀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另有區域社會經濟史、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研究兩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目前在編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講師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1人,學術與科技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安徽省及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獲得博士學位19人,碩士學位8人,5人在讀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其他兼職教師18人。
在人才培養方面,歷史系按照“全面培養,因材施教”的發展思路,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思路,採取“立足專業,多元發展,厚基礎、高素質”的分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歷史教學體系,並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培養高層次的科研人才。適應社會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優勢,歷史系重視專業性和研究性人才的培養,為社會輸送不同層次、適應需要的各類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237人,研究生233人(其中博士生22人)。除開設歷史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課程外,還承擔學校人文科技素質課程,相關人員還在徽學研究中心及學校部門任職或擔任科研工作。
隨著211工程建設的步伐,歷史系科研成就日益突出。在全國200餘所高校歷史院系中,該校歷史系排名逐漸上升。公開出版歷史學、考古學及相關專業學術專著60餘部,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00餘篇。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8項,其中2012年獲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還承擔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多項子課題和部委委託項目、其他各類項目60餘項。《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近代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徽州宗族研究》等獲得安徽省社科一等獎和榮譽獎,並在徽學、淮河流域歷史文化、近代皖人、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等領域形成特色和優勢。歷史系還編輯出版《安大史學》、《胡適研究》、《陳獨秀研究》、《徽學》等專業學術刊物。

主任致辭


歷史科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是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沒有歷史科學,也就沒有社會科學。探索規律和取得借鑒是歷史學的兩大基本任務。
歷史學的社會功能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提高文化素養,培養道德情操,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更重要的在於探索歷史規律,把握未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借鑒前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精神文明的建設中,歷史科學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史學應當與時俱進,該校願與學界保持密切聯繫,加強理論建設,把歷史、現實和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史學的社會功能,提高歷史研究水平。該校誠摯地邀請學術界的前賢、同仁和朋友來歷史系講學、指導,誠摯地期待各位朋友加入,推動學術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下屬機構


歷史系有歷史學、考古與博物館學2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點(歷史文獻學)和歷史學碩士點一級學科(涵蓋8個碩士點),另外還擁有1個屬於經濟學類的經濟史碩士點。有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世界史和考古學4個教研室,胡適和陳獨秀2個研究中心。系資料室和重點學科資料室藏有專業圖書6萬餘冊,期刊百餘種,各種電子文獻資料2000餘盒(盤)。

師資力量


歷史系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據官網資料顯示,歷史系有專任教師4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碩士學位的18人,在讀博士4人。不僅高職稱高學歷教師比例高,45歲以下教師共30人,佔73%,顯示了較強的發展潛力。教師隊伍中,有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拔尖人才1人,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校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

教學情況


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經過長期的探索,歷史系逐步形成了“學術強系,育人為本,內涵發展,服務地方”的辦學思路,確立了“學具‘四長’(史才、史學、史識、史德),博古通今,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高質量的課程教學,嚴格的專業實習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歷史系學生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且先後有6位同學考取中央辦公廳、外交部、國家安全部等中直機關國家公務員。

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歷史系教師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8項,大清史子課題4項。公開出版《徽州宗族研究》、《明清史學史》、《孔子詩學述論》和《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等學術專著40餘部,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專題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錢穆的歷史本體“心性論”初探》等10餘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勵。
另外,歷史系還編輯出版了《安大史學》、《胡適研究》、《陳獨秀研究》等刊物,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好評。經過長期的努力與積累,歷史系形成了若干較為集中的研究方向或領域,特別是在徽學、淮河流域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近代皖人與社會變遷和中國歷史文獻學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對外交流


在合作交流方面,歷史系每年都邀請10多位史學名家前來講學,先後與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等20多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繫,同時又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和日本高知大學等加強合作,建立了人員互訪和學術交流機制。
歷史系還成功舉辦了“胡適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淮河流域歷史文化研討會”、“新世紀歷史文獻前沿論壇”、“徽學與明清安徽典籍研究”等大型學術會議,密切了對外學術聯繫,也擴大了自身的學術影響。

院系領導


黨政領導

行 政:主 任:無 副主任:盛險峰 副主任:尹建龍
黨委:書 記:周世珍 副書記:孫亮

教學委員會

劉家友 周崇雲 張子俠 徐國利 武 菁 張愛冰 米學芹 張本英 張金銑 江小角

學術委員會

陸勤毅 吳春梅 王鑫義 湯奇學 周懷宇 張金銑 卞利 劉信芳 周 乾 劉家友
周致元 張子俠 陸發春 徐國利 張愛冰 江小角 周崇雲

教授委員會

主任委員:劉信芳
副主任委員:張子俠
委員:周乾、武菁、徐國利、張金銑、周致元、江小角、張愛冰

團委情況


團總支連續七年被評為“安徽大學優秀基層團總支”、2004、2005年獲“安徽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2006、2007年獲“安徽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3年,九九級歷史學本科班先後被評為“省級先進班集體”和“全國先進班集體”;學生黨支部榮獲“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02級本科班被評為“省級先進班集體”,學生會多次榮獲“優秀學生會”等榮譽稱號,並在校運動會上榮獲“精神文明先進集體”,多名同學榮獲“省青年志願者行動貢獻獎”、“省級學雷峰標兵”、“省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歡迎,就業率、考研錄取率常年居學校前列。在省博物館、考古所和馬鞍山博物館等地建有素質教育基地,同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三系、合肥市包河區委宣傳部等單位結為友好共建單位,與包河報社合辦《春暉亭》副刊,自辦系報《求索》。

院屬科研所


胡適研究中心

安徽大學胡適研究中心成立於1993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胡適為研究對象,立足安徽、面向海內外的開放性的研究機構。唐德剛先生出任名譽主任,國內胡適研究名家沈寂教授為主任、安徽大學學報主編湯奇學教授和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為副主任。國內胡適研究的名家易竹賢、歐陽哲生、沈衛威、朱文華、胡明、楊國榮、王中江、曹伯言等為中心研究員,中心擁有國家辦公場所,收藏有《民國叢書》等一批珍貴圖書資料。自成立以來先後舉辦兩次學術討論會,以出版《胡適研究》集刊三輯,參與編輯《胡適全集》等書籍。還搜編有1917年以來胡適研究的學術資料。
中心日常事務由秘書長陸發春打理,現《胡適研究》第四輯,正在徵稿中,歡迎海內外學術界同仁積極投稿。

陳獨秀研究中心

安大陳獨秀研究中心成立於1996年,安徽省陳獨秀研究會會長國內陳獨秀研究名家沈寂先生任中心主任,湯奇學教授為副主任。中心成立以來,已舉辦"陳獨秀與中國共產黨創建"等兩次全國性研討會,出版有《陳獨秀研究》輯刊,中心目前正在沈寂教授主持下,編纂省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陳獨秀年譜編》及《陳獨秀研究》第二輯。

所獲成果


論文名稱作者字數出版單位或出版刊物公開發表(是/否)發表時間核心刊物(是/否)
對史學價值觀與歷史本體觀關係的歷史考察徐國利1萬2千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梁啟超民族主義史學的建構及其意義徐國利1萬5千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4—2005年卷
中國的美國史學史研究“進步的一個標誌”徐國利5千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中國當代口述史學研究徐國利1萬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1期
中國當代的徽州文書研究徐國利1萬7千史學月刊2005年第2期
中國當代抗戰口述史學的發展和研究內容徐國利1萬2千學術研究2005年第6期
陳獨秀“倫理革命”思想的再認識徐國利1萬安徽史學2005年第4期
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張子俠3千史學月刊2004年第9期
20世紀上半期中國史學史研究述論張子俠9千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范曄歷史觀散論張子俠1萬歷史文獻研究(第23輯)2004年9月
孔子評價歷史人物的理論與方法張子俠8千孔子論叢(3)2004年8月
《太一生水》與《曾子天圓》的宇宙論問題劉信芳7千中華文史論叢(77輯)2004年8月
楚簡《容成氏》官廢疾府文字叢考劉信芳5千古文字研究(25輯)2004年10月
關於竹書《詩論》“秉”之釋義的補充說明劉信芳4千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6期
《至順江志》標點舉正張金銑5千中國地方志2005年第9期
漢人世侯的興起及其與蒙古汗庭的關係張金銑1萬民族史研究2005年第5期
試論法國大革命中君主立憲派的理想龍宏甫3千光明日報(理論版)2005年9月7日
戰後英日兩國城市住宅法比較蔣浙安8千中國國情國力2004年第10期
轉型時期的教育變革與新型知識分子的培養陸發春9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心不在焉式的版圖擴張張本英1萬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一次奇特的領土擴張張本英7千看世界2004年第4期
考古學文化的動態特徵張愛冰3千中國文物報2004年7月30日
俞偉超考古學思想的歷程張愛冰3千中國文物報2004年10月15日
思想是考古學的工具張愛冰7千東南文化2004年第6期
論明清時期淮河流域航運的開發蒲霞8千明史研究2004年第8期
試論毛澤東對兩次國共合作的貢獻朱正業8千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6期
荊門左冢漆梮文字補釋劉信芳7千江漢考古2005年第1期
上博藏楚簡《魯邦大旱》“踵命”試解劉信芳8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
明代東南地區的海潮災害周致元1萬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
明世宗朝的宗教救災活動周致元9萬安徽史學2005年第2期
論胡適治學方法潛在的學術前提陸發春8千安徽省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張學良的個性特徵與西安事變朱正業8千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略析國民政府時期福建的經濟政策及其對人口的影響朱正業7千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5年第1期
陳雲與20世紀60年代初農業的恢復賈艷敏1萬當代中國研究2005年第4期
元代兩淮地區的屯田考張金銑1萬2千史學月刊2005年第8期
讀《馬楚史研究》吳文武4千中國史研究動態2005年第6期
國際法、女權保護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德宣傳戰吳文武1萬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
五代官學考論盛險峰1萬1千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一期
虛文政策與五代時弊的扭轉盛險峰1萬2千北方論叢2005年第2期
文化與文明:夏鼐農史三題張愛冰9千東南文化2005年第2期
查德威克與近代英國公共衛生立法及改革蔣浙安1萬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英吉利民族與英帝國陸發春9千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相鄰國家從衝突到和解的現實性朱正業1萬學術界2005年第5期
辛亥革命與民族主義朱正業9千安徽史學2005年第3期
續修方誌與前志的關係及其處理賈艷敏7千中國地方志2004年第7期
“一代完人”——王星拱與陳獨秀徐承倫6千黨史縱覽2005年第4期
王羲之的“逸民情懷”與經世情節胡秋銀8千許昌師院學報2005年第1期
楊亮功與民國時期的安徽大學周乾6千江淮文史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