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安徽大學

綜合性國立大學

國立安徽大學的前身是1928年創立於安徽省原省會安慶的省立安徽大學。省立安徽大學是國民革命的風雲中,順應安徽高等教育形勢發展需要的結晶,是民國初年安徽境內唯一的高等學府。時有“於京滬(指當時的南京上海)一帶,僅次於上海同濟大學”之譽。抗日戰爭中,安慶淪陷,原“省立安徽大學”被迫停辦。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由“省立安徽大學”的元老朱光潛楊亮功、程演生、陶因等人在原“省立安徽大學”位於安慶的舊校址上重建安徽大學,並改稱“國立安徽大學”,由中華民國教育部直屬管理。1949年4月,安慶解放,國立安徽大學由解放軍南京軍管會接管。

1949年12月,因長江洪水泛濫,國立安徽大學從安慶遷往蕪湖,與省立安徽學院合併組建成解放后安徽省唯一的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新安徽大學。1950年至1953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安徽大學歷經了三次院系調整,調整后的安徽大學僅由兩個學院組成:師範學院和農學院。

1954年2月,中央決定:“撤銷安徽大學校名和建制,其所屬師範學院、農學院分別獨立為安徽師範學院、安徽農學院”。同年4月,安徽省政府決定安徽農學院遷往合肥辦學。安徽師範學院和安徽農學院經過多年發展,成為現在的安徽師範大學(蕪湖)和安徽農業大學(合肥)。

歷史沿革


省立安徽大學創辦
國立安徽大學
國立安徽大學
1928年在安慶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是安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開創先河的綜合性大學,她是順應當時社會發展形勢需要而創立的。19世紀後期,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資產階級極力要求改革維新。甲午戰爭后,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認為,中國積弱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不良、學術落後,提出“變法之本在教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辦學校”。辛亥革命后,中國高等教育制度的變革又獲得了新的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各省都紛紛創辦了大學,省立安徽大學也是在上述背景下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從1921年開始籌備,幾經波折,歷時七年,終於1928年孕出碩果。1928年4月10日,省立安徽大學完成籌備,預科班正式開學,142名學生(分為社會科學班和自然科學班)在安慶菱湖百子橋原法政專門學校禮堂舉行了開學典禮。同年8月,省立安大設立“文法學院”開始招收本科學生。10月,96名本科新生入校(中文19人,教育20人,外語2人,法律32人,政治15人,經濟8人)。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劉文典先生被任命為省立安大的第一任校長。劉文典熱心教育,愛護青年,重視人才,治校有方,深得教師、學生愛戴。但因保護學生頂撞了蔣介石,遭蔣責難,於1928年12月被免職。此後,學校又經歷了程天放、王星拱、楊亮功、何魯、程演生、傅銅、李順卿等多位校長的主政,學校專業設置日臻完善,師資隊伍不斷加強,辦學規模不斷擴大。1929年2月學校析文法學院為文學院和法學院,文學院設中文、外語、教育三系;法學院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系。1929年9月,學校成立理學院,正式招收數學、化學、物理三系理科新生。1930年秋,學校在理學院又設立了生物系招收生物專業新生,這時學校形成三院10系的辦學規模,學生人數由1929年的131人增至379人。省立安大的師資隊伍也不斷壯大,國內聲名遠播的學者、大家如郁達夫、蘇雪林、陳望道、周健人、朱湘馮沅君、陸侃如、劉大傑等都受聘來校任教,大大提高了省立安大的辦學水平和聲望,獲得“在京滬一帶,僅次於同濟”的美譽。1935年,省立安大增設了農學院,開始招收農藝、農業經濟專業學生。
省立安徽大學停辦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寇侵佔南京后,擬沿江而上進攻武漢,安慶常遭轟炸,安徽省政府辦公機關1938年1月13日從安慶遷大別山腹地立煌(金寨),全省秩序大亂。6月,安慶淪陷,安大的學生、教師紛紛離走,校長李順卿借去重慶教育部催款一去不歸。省政府任命農學院院長汪洪法為代理校長負責保管學校財產、物品,后令其將學校圖書、儀器、設備等裝船運至湖北沙市,擬在那裡復學,后因教育部考慮內遷大西南的學校過多,無足夠生源就學,決定安徽大學停辦,現有學生併入武漢大學。1939年,汪洪法向省政府辦理了移交手續。至此,具有10年優秀辦學成果的省立安大就此中輟,這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造成的惡果。省政府遷大別山後,安徽還有半數未被日寇侵佔的“非滄陷區”高中學生亟需就學,於是省政府在立煌設立臨時政治學院,收聚部分流散的原省立安大教師並又新聘一批師資,繼續培養國家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1941年臨時政治學院開始招生,設文史、教育、政治,法律四系,學制一年。1942年臨時政治學院改為省立安徽師範專科學校,1943年秋又更名為省立安徽學院,招收四年制本科學生。學院設中文、史地、外語、數學、政治、經濟六系並及銀行、藝術專修科。安徽學院還在皖南休寧萬安鎮設立皖南分院,招收銀行、財會專業學生,安徽學院是省立安大停辦后安徽省高等教育的繼續和發展。
復建國立安徽大學
1945年日寇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安徽學院遷合肥東南臨河集租李鴻章家族倉庫辦學,因條件極差無法教學,半年後遷蕪湖赭山南麓原日偽舊軍營辦學。與此同時,內遷大西南的各大學在抗戰勝利后紛紛回原籍復校,省立安大經皖籍學者多方努力並報教育部批准,也開始復校,並改“省立”為“國立”,是為國立安徽大學。1946年1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聘朱光潛、陶因、高一涵、葉元龍、楊亮功、程演生等12人為國立安徽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朱光潛為主任委員,陶因為委員兼秘書,負責復校事宜。至4月,朱光潛堅辭不就,教育部改陶因為籌委會主任委員。4月20日,在南京教育部會議室召開了第一次籌委會會議,教育部次長巢縣人杭立武出席並致詞。會議決定:“國立安徽大學”在安慶原校址復校。5月5日,籌委會由南京遷至安慶辦公。6月正式接收校舍,並添建教授住宅及辦學設施,組建機構、聘請師資。9月30日,教育部正式任命陶因為校長。11月6日,陶因啟用“國立安徽大學關防”(即校印,現藏於安徽師範大學檔案館)和校長印鑒。11月11日國立安徽大學隆重舉行了開學典禮,陶因作了《本大學創立經過》的報告。復校后的國立安徽大學設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農學院四院,內含中文、外語、歷史、教育、政治、經濟、法律、數學、物理、化學、教育、農藝、森林12個系,后又增設園藝系及茶葉專修科。1947年上期,國立安徽大學有教職員工307人,學生1100餘人。1948年6月陶因辭職,教育部改任原省立安大校長楊亮功為校長。1949年3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了安慶,楊亮功帶少數追隨者渡江逃往大渡口又轉江西(后又隨蔣介石逃至台灣)。4月22日,安慶解放。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管會派首席軍代表靳樹鴻、副代表黎洪模等人來安慶接管了國立安徽大學。
遷校蕪湖
1949年7月,暴雨肆虐,長江洪水泛濫,安慶廣濟圩潰破,國立安大校園被洪水淹沒,三個月洪水未退,二層以下樓房浸泡在洪水中,學校損毀嚴重,無法繼續辦學。軍代表向南京彙報后,華東局(時設南京)及南京軍管會決定將國立安徽大學遷蕪湖,與安徽學院合併成立新國立安徽大學,聘請地質學家廣德人許傑為校長。10月,許傑來蕪設立安大籌備處,開始接收安徽學院的一切設備。安慶的學校圖書、儀器、傢具、設備也開始裝箱準備搬運。1949年12月4日,國立安徽大學的全體教職工及其家屬,攜帶著除房舍外的全部物品“圖書儀器百餘箱、傢具萬餘件”,連同農學院養的八頭奶牛,乘南京軍管會派出的一艘軍艦,成建制整體從安慶搬遷到蕪湖。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教育部、中國共產黨軍管會正式敕令國立大學一律去掉“國立”二字。至此,中國大陸地區已不存在正式由“國立”冠名的大學。
新中國成立后的演變
解放后,我國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學習蘇聯,進行院系專業大調整。1950年9月,安徽大學的土木工程調到南京大學,1952年,安徽大學的法律專業調到華東政法大學、經濟專業調到復旦大學。1953年,安徽大學的教育、歷史三年級學生調到華東師大。調整后的安徽大學由四院改為二院:師範學院、農學院。1954年,中央高教部通知華東局:安徽大學校名和建製取消,其所屬的師範學院和農學院分別獨立為安徽師範學院和安徽農學院。1954年9月,安徽農學院遷往合肥。安徽師範學院於1972年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學院於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1956年,物理等系師生和部分管理幹部搬遷到合肥,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安徽大學”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