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楊正元的結果 展開

楊正元

長江航務軍代處船運大隊高級工程師

楊正元,湖北武漢人, 1974年入伍,歷任船艇駕駛兵、駕駛班長、參謀、艇長、船長、船運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兼工程師等職,現任駐長江航務軍代處船運大隊專業技術六級高級工程師,大校軍銜。

簡介


楊正元入伍35年來,一直在基層船艇部隊工作。懷著對長江的熱愛,對水路軍交運輸事業的忠誠,對船艇工作的嚮往,他自學了船艇駕駛、管理等專業知識,並通過多年實踐的摔打和磨練,從一名普通的水兵,成長為全國內河高級船長,具備了過硬的船艇駕駛專業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管理經驗,圓滿地完成了部隊戰備演習、搶險救災、人員物資輸送等重要保障任務;先後被評為全軍船艇戰備工作先進個人、全軍船艇訓練工作先進個人,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在擔任船運大隊主官期間,他所在單位參與"98抗洪"並榮立集體二等功。在學術研究和科研工作中,他積極參與內河船艇裝備技術革新,榮獲國家交戰辦95軍交運輸和交通戰備優秀成果獎和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
他加強了《海洋氣象》、《地文航海》、《船艇管理》、《船艇戰術》等知識的學習,注重雨、雪、霧、大風浪等惡劣天氣中的實踐鍛煉,並先後5次到軍隊專業院校進行學習培訓,4次參加地方海事局組織的船舶駕駛專業學習和從業資格考試,獲得內河高級船長證書。30多年來,他共出航近1000次,安全航行30餘萬公里,從未發生任何責任和等級事故,圓滿完成了各項運輸保障任務。

成就


他積極開展科研和學術研究工作,先後參與了"內河交通艇裝備性能改造"、"內河軍用躉船建造"等科研項目,成功地解決了軍隊內河交通艇裝備換代問題,並參與研究論證和規劃設計,成功製造了2艘42M躉船。同時,他撰寫的《軍隊船艇內河安全航行探討》、《軍隊船艇通過長江葛洲壩樞紐的航行要領及注意的問題》等文章在部隊重要刊物上發表,引起強烈反響,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
部隊駐在長江上,抗洪搶險也就是家常便飯了,特別在三峽大壩蓄水之前,幾乎每年夏天都有大小不同的防汛任務。哪裡有災情哪裡就有船艇官兵,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楊正元。據不完全統計,從當兵至今,他大大小小參加過20餘次防汛任務。
讓人記憶猶新的還是1998年長江特大洪澇災害。從6月26到7月1日,不到5天時間,武漢關水位就連沖設防水位警戒水位和緊急水位,直逼28.28米的危險水位,一夜之間,把船運大隊推到了抗洪第一線。當時,楊正元任船運大隊大隊長,這對他來說,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一方面,大隊城區有近800米的江堤和4個閘口要封堵,而當時,僅有40名官兵,分攤下去每10個人1個閘口、每1個人有10米的大堤要加固。另一方面,根據武漢市政府通知要求,江岸江漢武昌、江夏4個區分別在大隊4個碼頭設防汛指揮部,需要大隊全力保障。任務非常艱巨,責任非常重大,情況非常危急,但楊正元沒有退卻,他帶領官兵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工作。扛沙袋、填黃土、壘堤壩……嚴防死守,晝夜巡邏。有時頂著39℃高溫,有時抗著5~6級疾風和暴雨,有時趟著齊腰深的江水,在長江、漢江的閘口和堤壩上忙碌著,一干就是70個晝夜,先後迎戰了8次洪峰,抗住了15次特大暴雨。每一處大堤始終做到水漲一寸、壩高一尺。特別在水位上升到29.43米的最高峰並持續達26小時,形勢嚴竣,氣氛緊張,此時,楊正元提出了"誓與大堤共存亡"的口號。他動員全體官兵一定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誓死保住長江大堤,讓上級領導放心,讓武漢人民放心,並率先在黨員生死牌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經過連續70多天的艱苦奮戰,4個閘口、757米干堤安然無恙。70多天的抗洪搶險中,他沒有吃一頓完整飯,沒有睡一個安穩覺,餓了就啃速食麵,困了就在沙袋上打個盹。此後,船運大隊榮立總後抗洪集體二等功,他個人榮記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