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賡
張文賡
張文賡,教授。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長期從事紡紗技術理論研究和紡織教育工作,國內紡織工程學科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首創棉紡粗紗假捻器和四羅拉雙區皮圈式超大牽伸,主編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棉紡學》教材,致力於棉紡氣流問題、加捻基本理論研究,並建立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出版了專著,撰有論文30多篇,在紡紗工程的理論和實踐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中國紡織工程協會
1944年其兄在上海、杭州等地開設紗廠,因此返滬,先至浙江長安鎮籌備長安紗廠,任工務主任;後到杭州第一紗廠任廠長。當時物價飛漲,工人運動迭起,張文賡難以施展抱負,於1948年10月起赴英國曼徹斯特工學院攻讀紡織工學碩士。1950年取得碩士學位后,響應周總理號召於1951年初回國,經教育部介紹應聘至交通大學紡織系任教。同年,經院系調整至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改名為中國紡織大學)從事紡織高等教育事業。1956年晉陞為教授。任職期間,先後擔任科研科科長、科研辦公室主任、棉紡教研室主任兼任棉紡工場主任等多種職務。
1952—1965年,張文賡初從國外學成歸來,他精力充沛,意氣風發,全心投身於紡織事業。他提出了雙區皮圈超大牽伸設想並完成實驗裝置;出版了國內第一本以棉纖維、氣流為介質的二相流體方面的專著《棉紡氣流問題》,主編了建國后第一套具有數學力學剖析作用機理的高等紡織院校通用教材《棉紡學》,並成為紡織工程學科的第一批碩士生導師。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張文賡受到不應有的待遇,所患眼疾未能及時治療,以致幾近失明,直至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科學的春天來臨,張文賡被禁錮的能量又重新噴礴而出,雖然眼疾已無法根治,視覺難以完全恢復,極大地限制著作用的發揮,但強烈的事業心驅使他作出比常人高得多的努力,於1983年與人合作寫出了《加捻過程基本理論》專著,1989年出版了《紡織氣流問題》一書。1987年,他被任為國內紡織工程學科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導師之一,並在香港理工學院,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講學。1990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再度在美國喬治亞州工學院紡織系講學。,張文賡雖已年逾古稀高齡,仍在孜孜不倦地為紡織高等教育和紡織科研事業辛勤耕耘。
張文賡於195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現任中國紡織大學民盟基層委員會主任委員。1956年獲國內科普積極分子獎勵。曾歷任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顧問;《紡織通報》、《紡織學報》編輯,《中國紡織大學學報》主編、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紡紗”分支主編等職。
張文賡
1954年,張文賡承擔了紡織工業部超大牽伸科研項目。當時,傳統的紡紗方法採用輕定量、小牽伸工藝,工序多而效率低。超大牽伸的應用可以改進落後的紡紗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張文賡從研究牽伸區纖維運動入手,歸納出提高牽伸倍數需解決纖維運動控制及防止牽伸過程纖維擴散兩大技術關鍵,據此設計了雙區皮圈式超大牽伸裝置,於1956年試驗成功,在1964年進行改進設計以適用於搖架加壓,由機械製造廠採用於A513S型細紗機上。近年來,對成紗質量的要求提高,各項新型紡紗技術逐步趨於成熟並推廣採用,但羅拉式超大牽伸的成就在棉紡技術發展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頁不可磨滅的篇章。
張文賡擅長於歸納、提煉、思考。1983年出版的《加捻過程基本理論》一書,不僅深入分析了傳統紡紗過程中的加捻理論和實踐中的問題,而且第一次在學術領域中把各種新型紡紗(氣流紡、自捻紡、噴氣紡、摩擦盤變形絲等)的加捻過程融會貫通,建立了一個統一而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填補了空白,反映了學術水平,該書獲1984年國內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紡織流體力學是一門邊緣學科,該門學科引起人們的重視起源於棉纖維的紡紗加工。氣流除雜和氣流輸送,在傳統的紡紗加工中已長期應用,在新型紡紗和織造工藝中,氣流紡紗、噴氣紡紗、噴氣引緯以及長絲的空氣變形加工,氣流的運動起著關鍵作用。紡織流體力學研究隨各類紡織工藝的發展而發展,其內涵非常豐富而成為紡織理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張文賡是國內最早從事於紡織流體力學研究的專家。
上海紡織管理局在1954年清鋼漿專業會議上提出節約用棉的這一具
中國紡織
張文賡通過對紡織加工中氣流產生的原因、規律、控制的研究及生產實際應用效果分析,闡釋紡織流體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他在《棉紡氣流問題》的基礎上改寫為《紡織氣流問題》一書,於1989年出版,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研究紡織流體力學的開拓者和先驅。
張文賡從1952年起致力於紡織高等教育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紡織高等教育還屬初創階段,教學計劃採用蘇聯模式,專業課教材有的為蘇聯教材的譯本,有的在內容上只限於簡單的機構介紹。為了培養適合國情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張文賡首先開出紡紗原理、紡織機械設計等課程,並在1959年主編了國內首批紡織高等院校通用教材之一《棉紡學》。他在主編教材過程中,偕同編寫組成員,參考了大量國內外有關書刊,提煉各工序的基本原理,提高了棉紡學教材的理論基礎,根據國內實際充實了實踐內容,提高在生產中參考的價值。
張文賡非常重視學科建設,在他擔任棉紡教研室主任期間,對專業
紡織機器
張文賡治學嚴謹。1959年招收首批碩士研究生時,他精心地為每一位研究生制訂好學習計劃及研究方向,選題特別注意基礎理論與生產實踐的結合。這種作風始終貫徹在整個教學工作中。1987年他指導的一位紡織工學博士,其研究成果入選為1992年美國纖維學會年會論文。“文化大革命”后,由於眼疾,張文賡已極少擔任講課任務,但仍肩負著為外籍研究生用英語授課的擔子,為了備好課,克服書寫閱讀不便的困難,用高倍放大鏡查看資料,聽助手誦讀,像過電影一樣默記全部講課內容,花了較常人大幾倍的努力完成講課任務。他還編寫了英文參考資料,其講課效果和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受留學生們的欽佩。在張文質直接指導下完成學業的有十多名碩士研究生,六名博士生和為數眾多的本科學生,他為國內紡織事業人才的培養作出了卓越貢獻。
張文賡熱愛祖國,雖然有親屬多名定居美國,他本人兩次去美國探親講學,仍然念念不忘祖國的紡織教育事業,按期回國,繼續專心致志地辛勤耕耘。他的這種高尚的精神使人十分崇敬。
著有《棉紡氣流問題》,主編《加捻過程基本理論》、《棉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