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林鴞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褐林鴞(學名:Strix leptogrammica)是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棲息於亞熱帶山林,包括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也出現於林緣疏林和灌叢地區。主要以嚙齒類為食,也吃小鳥、蛙、小型獸類和昆蟲,偶爾在水中捕食魚類。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樹枝頭,當獵物出現時,突然撲向獵物的偷襲方式。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每窩科卵2枚,雛鳥晚成性。分佈於歐洲、西伯利亞西部、中亞、中國、朝鮮、印度和非洲西北部。

形態特徵


褐林鴞
褐林鴞
褐林鴞是中型猛禽,頭部為圓形,沒有耳簇羽,面盤顯著,呈棕褐色或棕白色,眼圈為黑色,有白色或棕白色的眉紋。頭頂為純褐色、沒有點斑或橫斑,通體為栗褐色,在肩部、翅膀和尾上覆羽有白色的橫斑。喉部為白色,其餘下體為皮黃色,具細密的褐色橫斑。虹膜深褐色;嘴角褐色,尖端角黃色,趾裸露部分及趾底橙黃色,爪尖黃色,尖端較暗。
大小量度:體重♂750~818g,♀710~1000g;體長♂460~503mm,♀500~530mm;嘴峰♂43~46mm,♀40~46mm;翅♂358~400mm,♀370~407mm;尾♂202~235mm,♀231~254mm;跗蹠♂65mm,♀68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森林、熱帶森林沿岸地區、平原和低山地區。活動高度在海平面與海拔500米之間。是亞熱帶山區森林留鳥。

生活習性


夜行性鴞鳥,常成對或單獨活動,白天多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一動不動地、直立地棲息在靠近樹榦而又有濃密枝葉的粗枝上,黃昏和晚上才出來活動和獵食,有時在陰暗的白天和樹林深處亦出來活動。性機警而膽怯,稍有聲響,即迅速飛離。白天遭擾時體羽縮緊如一段朽木,眼半睜以觀動靜。黃昏出來捕食前配偶相互以叫聲相約。會發出各種各樣的類似號啕大哭、震顫、尖叫聲和竊笑聲。

繁殖方式


繁殖期3~5月,主要營巢於樹洞中,有時也在岩壁洞穴中營巢。通常每窩產卵2枚,偶爾1枚。卵的大小為49~58mm×41~49mm.。孵化期、離巢期和照顧雛鳥等信息不詳。親鳥在孵卵和育雛期間護巢性極強,而且極其兇猛,常常猛烈地向入侵者襲擊。

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亞種分化


褐林鴞(14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褐林鴞爪哇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bartelsi
2.褐林鴞海南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caligata
3.褐林鴞勿里洞島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chaseni
4.褐林鴞印度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indranee
5.褐林鴞寮國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laotiana
6.褐林鴞指名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leptogrammica
7.褐林鴞馬來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maingayi
8.褐林鴞蘇門答臘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myrtha
9.褐林鴞喜馬拉雅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newarensis
10.褐林鴞尼亞斯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niasensis
11.褐林鴞巴尼亞群島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nyctiphasma
12.褐林鴞斯里蘭卡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ochrogenys
13.褐林鴞華南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ticehursti
14.褐林鴞婆羅洲亞種Strix leptogrammica vaga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