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階級鬥爭
法蘭西階級鬥爭
徠《法蘭西階級鬥爭》全稱為《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是馬克思的最重要經典著作之一。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第一次運用他的唯物主義觀點研究整整一個歷史階段,對法國二月革命的原因、性質和進程作了精闢的分析,具體論述並進一步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原理。
馬克思
在革命理論上,這部著作提出了“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74頁)的著名論斷。它指出,革命大大推動社會進步,加速歷史的發展進程。在這歷史的巨大動蕩中,在這革命的熱情、希望和失望的驚人的起落中,社會各階級從前以半世紀為單位來計算自己的發展時期,現在卻必須以星期為單位來計算了。它具體論述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無產階級所肩負的任務,指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從根本上決定了資產階級的立場,他們由於懼怕無產階級,已不願擔負起領導一切人民力量去徹底消滅封建殘餘、實現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使命。只有無產階級才是革命運動和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才能把革命繼續推向前進。這就提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可能在徹底完成後向新的質轉變,即向無產階級革命轉變的問題。
但是,當時法國的無產階級本身還不夠發展,它還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革命。因為工業無產階級的發展是受工業資產階級的發展所制約的。只有在工業資產階級統治下,它才能獲得廣大的全國規模的存在地位,這種存在地位能夠把它的革命提高為全國規模的革命;只有在工業資產階級統治下,它才能創造出現代的生產資料,這種生產資料同時又是它用以達到革命解放的手段。工業資產階級還沒有在法國占居統治。所以在革命發生時,法國無產階級雖然在巴黎擁有實際的力量和影響,但是在法國其他各地,它幾乎完全消失在佔壓倒多數的農民和小資產階級中間。充分發展的現代形式的反資本鬥爭,即工業雇傭工人反對工業資產者的鬥爭,在法國還不是普遍現象。因此,無產階級的革命起義能不能奪取勝利,關鍵在於團結廣大的中間階層,特別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巴黎無產階級六月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除了無產階級本身的幼稚外,就是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沒有支持這次起義。這部著作把爭取同盟者的問題放在重要地位,指出:“在革命進程把站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國民大眾即農民和小資產者發動起來反對資產階級制度,反對資產階級統治以前,在革命進程迫使他們承認無產階級是自己的先鋒隊而靠攏它之前,法國工人是不能前進一步,不能觸動資產階級制度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03頁)
馬克思在這部著作中還把無產階級社會經濟改造的任務概括為:佔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合的工人階級支配,從而消滅雇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關係。”(《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26頁)這個概括的公式具有重要意義。它第一次表述了一個使現代工人社會主義既與形形色色封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等社會主義截然不同,又與空想和自發的工人共產主義所揭示的模糊的“財產公有”截然不同的原理。
在國家學說上,這部著作的偉大貢獻是:第一次直接使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來說明無產階級國家的本質。它指出,法國現代社會中兩大階級的鬥爭,特別是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敗后資產階級對革命群眾的血腥鎮壓,把蒙在共和國頭上的一層幕布撕破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制度成為資產階級的恐怖統治。資產階級共和國現出了原形,原來它是以鞏固資本和勞動奴役為其公認任務的國家。這就使無產階級摒棄了對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一切幻想,提出:“推翻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專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17頁)它論述了工農聯盟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礎的原理,指出,在資產階級統治下,農民和無產階級所受的剝削,只是在形式上不同罷了。剝削者是同一個:資本。只有資本的瓦解,才能使農民擺脫貧困痛苦的命運。只有反資本主義的、無產階級的政府,才能結束農民在經濟上窮困絕望和社會上地位日益低落的處境。這就使農民把負有推翻資產階級制度使命的城市無產階級看做自己的同盟者和領導者。立憲共和國是農民的剝削者聯合實行的專政;社會民主主義的紅色共和國,是農民的同盟者的專政。它還闡發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然性和過渡性的原理,指出,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種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
這部著作還批判了各種空論的社會主義體系,指出,空論社會主義只是提出一些多少帶點社會主義性質的措施,而不去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幻想藉助細小的手法和巨大的感傷情懷來消除階級的革命鬥爭及其一切表現。但是,法國的經驗表明,無產階級必須堅持不間斷的革命,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爭取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空論社會主義鼓吹階級合作,企圖在資產階級國家幫助下,建立國家工場,解決社會問題。但是,法國的經驗表明,無產階級只有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自己的階級專政,才能實現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二月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有一個重大的作用,就是使無產階級擺脫一些人物、幻想、觀念和方案,這些都不是二月勝利所能使它擺脫的,只有一連串的失敗才能使它擺脫。只有浸過六月起義者的鮮血之後,三色旗才變成了革命的旗幟——紅旗。無產階級將愈益團結在革命的社會主義周圍。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
《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1850年1月-11月1日),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l卷
徠《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是馬克思總結歐洲1848年革命經驗的重要著作,寫於1850年1月至11月1日。原是為《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寫的連載文章,總題目叫《從1848年至1849年》。1895年,以《法蘭西階級鬥爭》為名在柏林出版單行本,恩格斯為單行本寫了導言,另外還增添了第四章《1850年普選權的廢除》,使這部著作更加完整了。
馬克思寫作這部著作時,震撼歐洲的1848革命已經失敗,各國的反動勢力先後重新掌握國家政權,對革命者進行瘋狂鎮壓,使歐洲工人運動進入低潮。在法國,革命正沿著下降的路線發展,金融貴族和大土地所有者的代表——秩序黨掌握了議會,內閣和軍隊大權。路易·波拿巴則依靠農民的支持當上了法蘭西的總統,依靠自己秘密流氓組織"十二月十日會"進行篡奪軍政大權的活動。秩序黨夥同資產階級共和派鎮壓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反抗,以後秩序黨擊敗了資產階級共和派。由於秩序黨的反人民性和內部各集團利益的尖銳矛盾,在與路易·波拿巴爭權奪勢的鬥爭中歸於失敗,使路易·波拿巴最後政變成功。波拿巴黃袍加身,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國是近代革命典型國家,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有典型意義:馬克思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分析法國1848年革命的原因,性質和動力,發展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和社會革命理論。
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分析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的階級鬥爭。馬克思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國的階級結構以及各階級的經濟狀況對其政治態度的影響;運用階級鬥爭的觀點分析法國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變,清晰地分析這些事件中各階級的作用和發展趨勢。在總結這一時期階級鬥爭經驗的基礎上,豐富發展唯物主義歷史觀和社會革命的基本理論。
這部著作共有四章,有簡短的前言,
在前言中,馬克思首先指出,1848年革命沿著下降的趨勢發展,這一時期編年史中每二重要的篇章都題名為"革命的失敗!"這次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真正滅亡的不是革命,而是革命前的傳統的殘餘。促使無產階級革命向前發展的不是它獲得直接勝利,而是在同強人敵人鬥爭中才能發展成真正革命政黨。
第一章分析法國1848年六月革命,提出無產階級專政的科學概念。法國1848年二月革命之前,是七月王朝統治時期。法國七月王朝是純粹的金融貴族專制,法國金融貴族只是資產階級中的一個集團,真正的工業資產階級處於無權地位,它一方面是金融貴族的反對派,另一方面對無產階級充滿恐懼和仇恨。法國的小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不僅被排斥於政權之外,而且也排斥於選舉權之外。
法國七月王朝不過是剝削法國國民財富的股份公司,它的經濟政策嚴重阻礙法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在政治上極端反動和腐敗,就其致富方式來說,它不過是流氓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社會上層的再生罷了。它在對外政策方面積極地站在反動神聖同盟一邊,讓法國人的民族感情遭到一系列的凌辱。七月王朝的反動統治激起了工業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農民,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這是法國二月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
加速革命爆發的有兩個具有世界意義的經濟事件,1845年和1846車的馬鈴薯病蟲害和歉收。這個經濟事件加強了人民中的普遍激動。另一個促使革命暴發的經濟事件是英國的工商業總危機。這兩個損害工商業經濟的瘟疫,使金融貴族的統治變得更不堪忍受,終於發生了1848年二月革命。
無產階級在二月街壘戰中,迫使七月王朝讓位給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中的絕大多數是資產階級代表,工人階級只有兩個代表,二月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資產階級竊取了。
無產階級決心把革命推向前進,迫使臨時政府,並通過臨時政府在全法國實行共和制度,它以獨立政黨的姿態走上了歷史的前台,但同時也就招致了整個法國的資產階級和它作鬥爭,他們沒有獲得自身的解放,僅得到了為自己解放而鬥爭的社會條件。相反,建立二月共和國卻使資產階級的統治成為更加全面的統治一切有產階級和金融貴族一樣獲得了參加政權的機會,由部分金融貴族的統治,變成真正的資產階級全體的政權。而普選權的實施,義把法國命運交給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掌握。馬克思指出,在法國七月事變中爭得了資產階級君主國,而在二月事變中工人又爭得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每次勝利工人階級都力圖把革命繼續推向前進,但是法國工人階級沒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革命。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法國工業資產階級還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占統治地位。除巴黎以外,只有一些零散的工業中心,只有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才能創造出現代生產資料,這種生產資料是無產階級藉以達到革命解放的手段。從階級力量來說,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有賴於工業資產階級的發展,二月革命時,法國工業資產階級處於受金融貴族壓迫的地位,工人階級只能和工業資產階級一起反對金融貴族,一些次要階級鬥爭只能讓位於反對金融貴族的普遍任務。工人階級本身的階級利益還不能當成社會革命的普遍任務。另一方面,站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小資產階級和農民人數眾多,沒有他們作革命的同盟軍,工人階級就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馬克思說:"在革命進程把站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國民大眾即農民和小資產者發動起來反對資產階級制度。反對資本統治以前,在革命進程迫使他們承認無產階級是自己的先鋒隊而靠攏它以前,法國的工人們是不能前進一步,不能絲毫觸動資產階級韌度的。工人們只能用可怕的六月失敗做代價來換得這個勝利。"(《選集》第403頁)
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成立,標誌全體資產階級都獲得了統治權利。因此,資產階級想使革命停頓下來。把它限制在資產階級利益的範圍內,於是採取種種措施反對無產階級的要求,調集反動軍隊,隨時準備鎮壓無產階級的反抗。巴黎工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6月22日大規模的起義作回答。因為資產階級聯合勢力過於強大,無產階級的領袖人物娘捕,起義缺乏必要的準備和組織領導,無產階級陷於孤軍奮戰,因此失敗。馬克思高度評價六月起義的偉大意義,總結了六月起義的革命經驗。指出,六月起義"這是現代社會中兩大對立階級間的第一次偉大戰鬥。這是為保存或消滅資產階級制度而進行的戰鬥。蒙在共和國頭上的一層幕布被撕破了。"這次失敗,使無產階級認識了這樣一條真理,"它要在資產階級共和國範圍內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處境只是一種空想,這種空想在一開始企圖加以實現的時候就會成為罪行。"(第417頁),於是,原先無產階級想要強迫二月共和國子以滿足的那些要求,那些形式上過分而實質上瑣碎的甚至是資產階級性質的要求,就由一個大膽的革命戰鬥口號取而代之,"這個口號就是:推翻資產階級衛工人階級專政。"(第417頁)
馬克思指出,在資產階級專制統治下,小資產階級和農民必定隨著他們境況的惡化以及他們與資產階級對抗的尖銳化而愈益緊密地靠攏無產階級,他們必定認為他們的災難是由於無產階級的失敗。闡明了在無產階級革命中建立工農聯盟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章是分析1848年6月至1849年6月13日資產階級共和派統治時期的階級鬥爭狀況。
資產階級共和派鎮壓1848年6月工人起義以後,掌握了共和國的全部權利,接著消滅了民主主義共和黨人即小資產階級共和黨人的政治影響,為自己下台和路易·波拿巴上合造成了客觀條件。
制憲議會是以共和派為主體的資產階級政權。它的國內外政策,使他們脫離了農民小資產階級和軍隊的支持。制憲國民議會所制定的憲法對小資產階級毫不留情,它既沒能吸引任何新的社會成分來歸附新的國家形式,同時又匆忙恢復了最頑強和最狂熱地擁護舊制度的大資產階級集團來享受歷來的不可侵犯權。
憲法的主要矛盾表現為,它通過普選權的確立,給子了被資產階級奴役的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政治權力,這種政治權力雖然是資產階級共和派批准的,卻時時刻刻幫助資產階級共和派的敵人取得勝利。10月23月制憲議會完成憲法制定工作。法國12月10日舉行總統選舉,路易·波拿巴獲得了六百萬張選票,以絕對優勢壓倒共和派的代表卡芬·雅克,當選為法蘭西國家總統。
12月10日路易·波拿巴上台,是農民推翻共和派資產階級專制的政變。這次政變的勝利是農民在其餘各階級的幫助下完成的。使制憲議會倒台,並不是推翻制憲議會的革命,只是使政權轉移到另外一部分資產階級手裡。之所以沒有發生本來意義上的革命,主要是沒有無產階級的領導。馬克思說:"革命只有在它取得了自已專有的,獨特的名稱時,才現出了自己本來的面目,而這一點只有在新的革命階級即工業無產階級已經莊嚴地出現在革命前台時,才成為可能。"(第431頁)
波拿巴就任總統以後,任命路易·菲力浦的最後一個大臣奧迪隆·巴羅組閣。資產階級共和派被革除了它所佔據的一切高級職位,接著又消除共和派的一切勢力通制憲議會解散。
制憲國民議會在下台之前,批准查封革命無產階級的俱樂部,否決大赦工人六月起義者的提案,在對無產階級態度上,表現出它的資產階級本性,它是靠六月起義鮮血為生的吸血鬼。這個議會已為人民切齒痛恨,已被利用它的資產階級祖暴地扔掉,在一天天腐爛中滅亡了。3月初,開始了立法國民議會的選舉運動,當時有兩大敵對集團,一是秩序黨,一是民主社會主義黨或紅黨。站在兩者中間的是三色旗共和黨人,秩序黨是六月起義以後成立的,是奧爾良派和正統派聯合組成的一個黨派。這是資產階級兩大集團。即大地主和金融貴族大工業資產階級集團。這兩大集團在共同掌握政權的條件下捍衛共同的階級利益,他們的選舉口號是;"財產,家庭,宗教,秩序上"(第447頁)這個口號體現了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存在條件。秩序黨有巨額資金,有遍布法國各地的支部,有豢養出來的思想家,有現存政府權力的全部威勢,在全國有不可勝數的小國工為代表,製造共和主義制憲議會阻礙波拿巴施展神奇力量的謠傳。通過選舉,它佔有立法議會的絕對多數。
社會民主黨——紅黨,是社會黨與民主黨,工人的黨和小資產階級的黨結合而成。這個黨在選舉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山嶽黨要充當議會裡的先鋒,就不得不與社會主義空談家們聯合;這時各個階級發展程度還不允許無產階級奪取革命專政。另一方面,革命的農民,軍隊和外省的一些地方都站到了山嶽黨方面,這樣山嶽黨就成了聯合革命力量的指揮官,因此,捲入革命運動的一切中間階層,就必定把該黨主要人物賴德律-洛蘭視為他們的英雄,6月12日立法議會否決了賴德律-洛蘭代表山嶽黨提出的彈劫總統和內閣反憲法炮轟羅馬的控訴書,6月13日山嶽黨和受它影響的群眾上街遊行,遊行隊伍碰上尚加爾涅軍隊的刺刀,就一鬨而散了。尚加爾涅則成了秩序黨的救星。
馬克思從法國2月革命到6月13日運動的歷史事件中,得出一個歷史唯物主義結論:"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第450頁)
第三章是分析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後果和總結這段歷史的革命經驗。
(一)在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中,小資產階級失敗的原因。
小資產階級失敗的首要原因就在於它自身的軟弱性。6月11日賴德律-洛蘭依據憲法條文,提出彈劾總統和內閣的控訴書,揚言將採取一切手段迫使人們尊重憲法,即使訴諸武力也在聽不惜,而山嶽黨人則以百倍的回聲重複:"訴諸武力!"(第452頁)其實在他們領袖號召山嶽黨退出議會使議會癱瘓時,山嶽黨竟沒離開自己的座位。這種純粹"議會裡的起義"(第452頁)是鬥爭者自身軟弱的表現。
再就是小資產階級缺乏革命的徹底性。本來波拿巴的反動政策和秩序黨的倒行逆施,使民情歌憤,使巴黎達到惶惶不安的程度;按選舉時投票情況來看,軍隊也不是擁護政府的。在這樣極好的形勢下,山嶽黨堅決反對秘密工人團休立刻發動武裝起義的主張,山嶽黨的行為及與無產階級的聯盟,束縛了無產階級的手腳。六月十三日,小資產階級和國民自衛軍的和平示威被尚加爾涅的軍隊逐散了。在軍隊的刺刀面前一部分議員被逮捕,另一部分逃跑了。
再一原因是缺乏外省的支持與配合。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政黨,在"議會內的起義"不可能得到外省的響應,除里昂發展成流血事件以外,這個事件並沒燃燒起來。因此它的失敗是不可免的。
(二)法國立法議會的歷史,和這一時期法國階級鬥爭形勢。
從1849年5月2盡日到6月13日是立法議會存在的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充滿秩序黨與山嶽黨,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之間的喧囂的鬥爭。
6月13日資產階級共和國摧毀了山嶽黨,小資產階級的反抗,秩序黨人立法議會獨裁成了事實。從6月13日到8月立法議會休會,是立法議會存在的第二個時期,也是保皇主義猖狂時期,民主主義的小資產階級被奪去議會力量的同時,也被奪去它的武裝力量。議會通過新的出版法,新的結社法,新的戒嚴法等一切白色恐怖手段加強自己的專制統治。這一時期秩序黨和波拿巴總統之間展開鬥爭,波拿巴則利用議會休會期間巡視各省以爭取支持。1849年11月1日起到1850年3月10日是立法議會存在的第三個時期。這一時期秩序黨的反動政策引起人民普遍不滿,共和派資產階級,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都對秩序黨充滿憤怒。路易·波拿巴用陰謀詭計奪取了軍隊大權,內閣行政大權,激化秩序黨的內部矛盾衝突。秩序黨的政策就是加強對革命力量鎮壓,接著廢除普選權。這樣秩序黨就走上自己消滅的歷史階段。
馬克思通過對法國階級鬥爭的形勢的分析。豐富了無產階級革命理論。
首先,關於建立工農聯盟和無產階級革命領導權的思想。馬克思在分析法國階級結構時,深刻解韶了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狀況。通過對農民階級的歷史的和經濟的科學分析,馬克思認為"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第474頁)農民在革命進程中接連遭到失望,實際經驗促使他們逐漸發生革命轉變,在立法議會的選舉中,在六月十三日事變后的各次選舉中,都表明這個最守舊階級的革命化。秩序黨的鎮壓措施和波拿巴及其內閣的各項法案的通過和實施,說明兩個權力在鎮壓反對資產階級專政的一切階級方面。是完全協調一致的。這樣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就迫使農民,小資產者,社會的一般中等階層逐漸站到無產階級方面,把資產階級共和國當作敵人來對待。這樣馬克思得出革命同盟軍和工農聯盟的必然性結論。"值恨資產階級專政,要求改造社會,要把民主共和機構保存起來作為實現這種改造的工其,團結在作為決定性革命力量的無產階級周圍,——這就是所謂杜會民主黨即紅色共和國黨的一般特徵。"(第477頁)無產階級是最堅決最徹底革命的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政府普遍聯合中,應該站在革命聯盟的領導地位,堅持革命的領導權。
其次,馬克思還提出了無產階級不斷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被秩序黨攻擊的"無政府黨"是各種利益的聯合,它的一端是對舊社會的無秩序加以稍微改良,另一端是把舊社會的秩序推翻。它包括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到革命恐怖主義的很多派別。在革命過程中,各種色彩的改良之友和要求極其溫和的中等階級,都被迫團結在最極端的政黨的旗幟周圍。社會主義派別是構成"無政府黨"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派別在一點上是相同的,"這就是宣布自己是解放無產階級的手段,並把這個解放標榜為自己的目的。"(第478頁)在一般社會主義詞句之下,有種種空論的社會主義,它原是還沒發展起來的無產階級的理論表現,就其現階段來說,它已屬於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它使全部運動服從於運動的一個階段,妄想用細小的手段和感傷情懷來消除階級鬥爭及其必然表現。這種社會主義的實質是把現代社會理想化,描繪一幅沒有陰暗的現代社會圖畫,並不顧社會的現實而力求實現自己的虛幻理想。
馬克思在分析批判空論的社會主義基礎上,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位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係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係。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係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渡階段。"(第479-480頁)在這裡,馬克思提出了無產階級不斷革命思想,科學地規定了無產專政歷史階段的具體任務,劃清了與空論社會主義的界限。
第四章是分析1850年廢除普選權以後的階級鬥爭狀況。
馬克思論述了發生革命的物質經濟根源和革命的必然性。馬克思在文章的前三部分中,敘述了1847年英國爆發的商業大危機,如何影響歐洲大陸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糾紛,這線糾紛又如何轉化為法國2月革命。隨後指出1845年開始到1849年更加發展的工商業繁榮,如何打消了革命高潮,並使反革命勝利成為可能。
法國從1849年特別是1850年,出現了工商業繁榮的徵兆,生產發展,出口增長,銀行券流通額增加的同時,黃金和白銀儲備達空前數額,金融貴族不僅沒有被革命搞垮,反而實力更加鞏固了,儘管法國工商業繁榮,但兩千五百萬農民卻由於嚴重不景氣而受苦。農民不是先進生產力代表,根本沒有能力首倡革命。另外,歐洲大陸上的革命受英國影響,因為英國是資產階級世界的締造者。它的經濟發展和工商業危機都對歐洲大陸有決定性影響。而大陸革命對英國的影響,是測知革命是否徹底的晴雨計。
根據對法國和英國當時經濟狀況的分析,馬克思指出:"在這種普遍繁榮的情況下,即在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力正以在資產階級關係範圍內一般可能的速度蓬勃發展的時候,也就談不到什麼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現代生產力和資產階級生產方式這兩個要素互相矛盾的時候,這種革命才有可能。"而"新的革命,只有在斷的危機之後才有可能,但是不斷的革命的來臨,象新的危機的來臨一樣。是不可避免的。"(第488頁)這些淪述,闡明了革命的原因和草命的必然性,
馬克思分析了普選法廢除以後法國階級鬥爭狀況和發展趨勢。3月10日和4月28日的選舉,聯合起來的小資產階級得到巨大勝利。秩序黨則以廢除普選法,制定新選舉法和出版法來回答小資產階級在這兩次選舉中的勝利。新的選舉法和出版法的通過,迫使革命的和民主的黨派退出了官方舞台。
秩序黨認為,廢除普選權和通過新選舉法也是對波拿巴的勝利,以為這樣就可以把總統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了。而對於波拿巴則以得到二百多萬法郎的臨時補助金換得對議會的協調。
秩序黨在反人民的鬥爭中,不得不加強行政權力,而加強行政權力則使波拿巴地位更加穩固。波拿巴作用的日益增長,本來是由環境造成的,但他自己卻認為這是他的名字有特殊的魔力。
在議會休會期間,秩序黨和波拿巴都展開陰謀活動,兩者的矛盾突出出來。波拿巴用到各地巡視的方式把人民鼓動起來反對秩序黨。1月11日議會復會時,波拿巴把延長總統任期的權力得到手,隨後把掌握軍隊權力作為自己的目標。秩序黨窮於內部爭吵,隨著尚加爾涅將軍軍權的喪失,最後它自身連同共和國一起粉身碎骨了。
這部著作是馬克思運用階級鬥爭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研究社會歷史事變的典範,這一科學分析驗證了階級鬥爭學說和唯物史觀的正確性。
這部著作發展了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理論,提出了社會革命發生的物質經濟根源和社會歷史條件;提出了革命同盟軍和工農聯盟以及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提出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作用和科學概念,豐富了不斷革命理論。闡明了偉大人物在歷史上作用的唯物史觀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