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
鬢
bìn 幫紐、真部;幫紐、震韻、必刃切。
形聲字。《說文》:“鬢,頰發也。從髟,賓聲。”段玉裁註:“謂發之在面旁者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宋戴侗《六書故》認為鬢為“額旁發也”。此為鬢字本義。鬢字雖見於《左傳》,但不見於先秦古文字。
◎ 鬢
鬢 bìn
<名>
● ● 臉旁靠近耳朵的頭髮:~發。~角。~絲。兩~斑白。
長在臉兩側耳朵前面的頭髮:鬢角|鬢髮|兩鬢花白。
耳際之發。《素問·上古天真論》:“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2.(1) 形聲。從髟( biāo),賓聲。“髟”,意思是頭髮長。“髟”的字多與毛髮有關。本義:頰發。兩頰兩旁近耳的頭髮[hair on templess]) 同本義 [sideburns]
鬢,頰發也。——東漢·許慎《說文》
鬢
連發曰鬢。——《釋名》
兩鬢蒼蒼十指黑。——唐· 白居易《賣炭翁》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唐·杜甫《登高》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唐·白居易《長恨歌》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唐·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2) 又如:鬢影(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鬢髮霜侵(鬢髮花白)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發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發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為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注》鬢,發類也。
◎ 鬢髮 bìnfà
[hair on the temple]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綹頭髮或一簇捲髮
◎ 鬢角 bìnjiǎo
[hair on the temple;temple] 人的頭兩側的區域,在眼和前額之後,顴弓之上,耳之前
◎ 鬢腳 bìnjiǎo
[sideburns] 不管是蓄長發還是短髮,頭髮輪廓延及耳前的部分
◎ 鬢毛 bìnmáo
[hair on the temple] 鬢角的頭髮
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 粵語:ban4
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方言:病 尖(jier)
衰鬢、雲鬢、鬢角、鬢髮、鵠鬢、鬢鬟、鬢飾、垂鬢、星鬢、霧鬢
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沈腰潘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