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斌

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副團長

劉建斌,國家一級作曲、指揮,原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副團長。

人物簡介


1983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先後師從李德倫、聶中明、王西麟、鮑元愷、陳世賓、李崇望等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學習。多次與國內著名音樂家、歌唱家、演奏家同台獻藝。
先後指揮了“全國青年嗩吶演奏家音樂會”、“中國笛子年會音樂會”、“王高林嗩吶作品獨奏音樂會”、“詹永明笛子獨奏音樂會”等,還應邀指揮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交響樂團、長春電影樂團、西安電影樂團合作演出、錄製唱片。從藝三十多年來,創作了大量聲樂、器樂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

社會榮譽


其影視作品,曾獲得,歐洲商業攝影之父,中國漢皇國際文化傳媒中心主席,鄒凌先生的高度評價

主要獲獎作品


1990年,其獨立作曲的上黨落子戲曲電視劇《喜期將臨》獲全國第五屆“黃河杯”戲曲電視劇二等獎。同年,獨立創作的歌曲《我們是太陽》獲全國首屆“紅塔杯”歌曲大賽“最佳作曲獎”,
1994年獨創女高音獨唱曲《太行山》獲山西省第三屆藝術中專音樂舞蹈大賽歌曲創作一等獎。1996年獨創男聲四重唱曲《築路人》獲山西省“交通杯”歌曲創作一等獎,並由山西電視台“五彩繽紛”節目現場直播。
1997年獨創男高音獨唱曲《我的家》獲山西省第四屆藝術中專音樂舞蹈大賽歌曲創作一等獎。同年創作的女聲獨唱曲《旗幟》獲山西省第二屆“五個一工程”獎。
1998年獨創歌曲《礦山的朋友》獲山西省98歌舞比賽暨首屆民歌大賽一等獎。
1999年,上黨梆子《初定中原》在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包攬七項大獎,其中屬於劉建斌的就有兩項:“優秀作曲獎”,“優秀配器獎”。隨後晉京演出獲得專家廣泛好評,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劇目獎”;該劇被拍攝成戲曲電視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並且獲得第22屆戲曲電視劇“飛天獎”。
2000年,上黨梆子《代代鄉長》獲得山西省第三屆“五個一工程”獎。
2001年,民族器樂曲《歡天喜地》獲得山西省第八屆戲劇“杏花獎”。同年12月為山西省京劇院合作創作的京劇《三關明月》,在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憑藉該劇中優秀的音樂設計,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優秀音樂設計獎”。
2002年,獨創歌曲《喜從四面八方來》獲山西省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
2003年,獨創歌曲《中國農民》獲山西省第九屆戲劇“杏花獎”。
2006年,上黨梆子《趙樹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戲劇調演(北方片)展演中獲二等獎。隨後,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部管弦樂團將該劇唱腔與音樂灌錄成CD並由中國黃河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7年,在國內專業期刊《黃河之聲》發表論文《談戲曲音樂設計》和《門德爾松之<威尼斯船歌>探析》,其中後者獲得山西省第二屆“黃河琴行”杯論文大賽一等獎。
2013年,音樂設計作品《豫讓與襄子》獲山西省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山西省第十四屆“杏花獎”。

主要影響


1984年,參與了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中國第一部上黨落子戲曲藝術片《佘賽花》,初次嶄露頭角。
1990年,為山西省第一部戲曲電視劇《喜期將臨》獨立作曲,並首次大膽地將現代電聲樂器引入到傳統戲曲當中,為戲曲注入了青春的元素,作品在CCTV多次播出后,掀起了一陣年輕人喜歡戲曲的熱潮,同時也得到了老戲迷的認可。並獲全國第五屆“黃河杯”戲曲電視劇二等獎,填補了山西省戲曲電視劇全國性獎項的空白。
同年,獨立創作的歌曲《我們是太陽》獲全國首屆“紅塔杯”歌曲大賽“最佳作曲獎”,並由中央廣播合唱團演唱,著名歌唱家蔣大為領唱,著名指揮家聶中明指揮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余秋里同志為其親自頒獎。
聲樂作品方面,《我的家》、《太行山》、《喜從四面八方來》、《威風鑼鼓》、組歌《礦工頌》等作品被廣為傳唱,累計演出場次超過300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近些年來,致力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黨梆子”音樂的整理研究和創新工作,將交響樂隊與傳統樂隊巧妙融合,作曲風格在保留上黨梆子自身特點的前提下,大膽創新,將交響樂的作曲技法和表現手段成功地引入到上黨梆子戲曲音樂的創作上。劉建斌的上黨梆子音樂“三部曲”,即《初定中原》、《趙樹理》、《長平悲歌》三部戲曲配樂已成為上黨梆子音樂最高水平的代表。
另外,搶救性地收錄晉東南地方戲曲、曲藝中的音樂元素,融合在自己的交響樂作品創作當中。大型組曲《大山深處》於2009年5月於太原首演,獲得巨大成功,受到國家級、省級專家高度評價,稱之為“近年來罕見的好作品”。
2016年,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襄垣秧歌《法顯》擔綱音樂設計,同年受中宣部、文化部邀請,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加全國基層院團匯演。
2017年,由山西省文化廳、山西省演藝集團為其在山西大劇院音樂廳成功舉辦《與國樂同行——劉建斌個人作品音樂會》 。
2018年起,對五台山佛教音樂進行研究創作,策劃並創作民族器樂音畫《滹源新韻》在忻州古城演出近百場,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受到多方關注。

演出交流


從2002年開始,隨團或以個人名義,多次到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