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囊
外囊
外囊系位於豆狀核和屏狀核之間的白質部分。位於屏狀核與殼核之間的薄層白質纖維板。背側與內囊相連。皮質的傳出纖維可能有一部分經外囊下行。
豆狀核系紋狀體的一部分。豆狀核完全包藏在半球髓質中。此核的前下方與尾狀核頭相連,其餘部分,借內囊與尾狀核和丘腦相分隔。豆狀核在額狀切面上呈三角形,核內有兩個白質垂直板將它分成3部分:外側部最大叫殼,其餘兩部叫蒼白球。豆狀核是錐體外系的組成部分,蒼白球如受損害,可出現肌肉緊張力升高,震顫、運動遲緩困難,面部表情呆板變化少;殼受到損害癥狀同尾狀核。
屏狀核系基底神經節之一。是一薄層灰質板,位於腦島皮質和殼核之間。其內側面平坦,與殼核之間的白質叫外囊。屏狀核的外側面高低不平,與腦島皮質之間的白質叫最外囊。屏狀核是由腦島皮質深層分離出來的,可能是紋狀體的一部分。
豆狀核:
豆狀核屬於基底核,位於腦島的深部、丘腦的外側。其形狀似雙凸透鏡,外側面較平,同屏狀核之間只隔以外囊。其前端腹側與前穿質相連。其內側面與內囊相連。在水平斷面上,可見到豆狀核呈尖向內側的楔形,並被內側、外側髓板分隔為三層:最外側的一層呈赤褐色,稱為殼核,殼核與尾狀核頭之間有灰質索相連;內側兩層顏色較淺,稱其為蒼白球。蒼白球又被內側髓板分為內側和外側兩部分。在蒼白球和豆狀核袢的腹側有細胞團塊,稱無名質(又叫基底核),位於視束的背側,在前連合下方伸向嘴側。無名質是由大多極細胞組成的,細胞內含有黃色脂色素,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無名質的散在細胞也分散到內、外髓板里。
外囊出血:
1、概述:
腦內新鮮血腫在CT上一般呈均勻一致的高密度,CT值為60~80HU,在出血后3~4小時,血腫密度最高可達90HU,以後隨著血腫內血紅蛋白分解,其密度逐漸降低。小的血腫密度下降較快,直徑≤2cm的血腫一般在19日或更早就變成等密度,而大的血腫則較慢,常需4~6周方演變為等密度。這種演變過程,從血腫周邊向中心發展,表現為血腫周圍低密度環影逐漸擴大,同時中心密度逐漸降低。某些學者報道血腫密度的降低以每日1.4HU的速度進行著,而且血腫直徑以每日0.65mm速度縮小,小血腫速度更快。但CT所見的血腫縮小,只是根據高密度逐漸變為等密度來判斷的,而實際上此時血凝塊大小變化不大,佔位效應並未減輕。有時因血腫周圍腦水腫而佔位效應反可進一步加重。血腫周圍腦水腫在出血后2周最明顯、範圍最大,佔位效應也較重,出現率高達95%~100%;以後水腫逐漸減輕。
2、CT表現:
①慢性期血腫常表現為中心高密度,周邊低密度,較小的為等密度甚或低密度。在急性出血向慢性轉變過程中,出血灶可呈等密度,此因CT有可能不易觀察到,而MRI則十分敏感;②周圍水腫基本消退;③佔位效應減輕,不再加重;④在腦出血急性期進入蛛網膜下腔或腦室內者,慢性期不易再顯示。
3、鑒別診斷:腫瘤併發腦出血:
可見腫塊,血腫呈偏心性,增強掃描,腫塊強化,呈不規則狀,周圍水腫隨病程延長而加重者。高血壓病腦出血,在增強掃描時可有環狀強化,但無腫塊,而且血腫的動態變化有其特殊的規律。此外,臨床病史及CT隨訪複查有助於兩者的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