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絲紫荊
垂絲紫荊
垂絲紫荊(學名:Cercis racemosa Oliv.)是豆科,紫荊屬喬木,高可達15米。葉闊卵圓形,先端急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短柔毛,網脈兩面明顯;葉柄較粗壯,總狀花序單生,花先開或與葉同時開放,總花梗和總軸被毛,花多數,花萼長約5毫米,花瓣玫瑰紅色,旗瓣具深紅色斑點;花絲基部被毛。莢果長圓形,果梗細,種子扁平。5月開花;10月結果。
產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和貴州西部至雲南東北部。生於海拔1000-1800米的山地密林中,路旁或村落附近。
喬木,高8—15米;幼枝微被短柔毛,后變無毛。葉闊卵形或卵狀菱形,長6—12.5厘米,寬4.5—9厘米,先端急尖或驟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葉面無毛,背面微被灰色短茸毛,尤以主脈上毛較密;葉柄長2—3.5厘米。
總狀花序下垂,長2.5—10厘米,花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總花梗短,微被茸毛,花梗絲狀,長1—2.5厘米;萼杯狀,傾斜,長5毫米,寬6毫米,無毛,萼齒不等,最下方一枚突出而急尖,其餘鈍或急尖;花瓣薔薇紅色,旗瓣橢圓狀長圓形,有深紅色斑點;雄蕊內藏,花絲基部被毛。
莢果長圓形,稍彎,長6—12厘米,寬1.2—1.7厘米,扁平,翅寬2—2.5毫米,有網脈。種子2—9粒,闊橢圓形,扁平,長5毫米,寬3.5毫米。花期5月,果期10月。
樹皮纖維可制人造棉及代麻用。花多而美麗,也是一種優良觀賞花木。文獻來源
紫荊的繁殖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均可,但以播種為主。
播種法:9月至10月收集成熟莢果,取出種子,埋於干沙中置陰涼處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這樣才做到苗齊苗壯。用60℃溫水浸泡種子,水涼後繼續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換涼水一次,種子吸水膨脹后,放在15℃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溫水淋澆1次至2次,待露白后播於苗床,2周可齊苗,出苗后適當間苗。4片真葉時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好。為便於管理,栽植實行寬窄行,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
分株法:紫荊根部易產生根櫱。秋季10月份或春季發芽前用利刀斷櫱苗和母株連接的側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應假植保護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開花。
壓條法: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以春季3月至4月較好。空中壓條法可選1年至2年生枝條,用利刀刻傷並環剝樹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質部,將生根粉液(按說明稀釋)塗在刻傷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干後用筒狀塑料袋套在刻傷處,裝滿疏鬆園土,澆水后兩頭紮緊即可。一月後檢查,如土過干可補水保濕,生根后剪下另植。灌叢型樹可選外圍較細軟、1年至2年生枝條將基部刻傷,塗以生根粉液,急彎后埋入土中,上壓磚石固定,頂梢可用棍支撐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條當年不生根,可繼續埋壓,第二年可生根。
紫荊樹姿優美,既可用作庭院、公園綠地的美化,也可用來盆栽觀賞。紫荊性喜陽光,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澇。
紫荊管理較粗放,在夏季生長期間,可剪去根櫱及過細過密枝條,冬季需將1年生或2年生的長枝適當短截(留枝長10厘米),去除病蟲枝、過密枝。秋季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或適當施氮、磷、鉀複合肥料。苗期需及時剪除萌櫱和主幹1.5米以下的分枝,第一年冬、春可出圃定植,定植后第二年可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