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窯村

雲南普洱景東縣錦屏鎮下轄村

灰窯村現有農戶558戶,共有鄉村人口2131人,其中男性1094人,女性1037人。其中農業人口2131人,勞動力1330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611人,彝族 515人,其他民族5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7人,占人口總數的2.2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52人,參合率91.6%;享受低保20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

村情概況


村委會大門
村委會大門
全村國土面積12.3平方公里,海拔124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煙、蠶桑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289畝,人均耕地 1.07畝,林地16163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48.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為主。

自然資源


灰窯村有耕地總面積2289畝(其中:田518畝,地1771 畝),
水田
水田
人均耕地1.07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烤煙、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1616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3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 芒果核桃 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灰窯村已實現水、路、電、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58戶通自來水有558戶通電,
通電
通電
有39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6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25%和66.1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2戶(分別佔總數的71.33%和41.58%)。灰窯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到縣城有公共車。全村共擁有汽車48輛,拖拉機13輛,摩托車14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1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 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6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60 戶。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9戶為磚混結構;有20戶為住磚木結構;有529戶為土木結構。

農村經濟


灰窯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8.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5.35萬元,
大牲畜養殖
大牲畜養殖
佔總收入的37.83%;畜牧業收入147.54萬元,佔總收入的22.7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73 頭,肉牛136頭,肉羊115 頭);漁業收入2.55萬元,佔總收入的0..39%;林業收入111.21萬元,佔總收入的17.14%;第二、三產業收入130.02萬元,佔總收入的20.04%;工資性收入11.5萬元,佔總收入的1.77%。農民人均純收入20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1.5%),在省內務工20人。

特色產業


灰窯村的主要產業為蠶桑、烤煙,主要銷售往縣內外。2
蠶桑
蠶桑
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5.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7.8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文化教育


灰窯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843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
學校
學校
在校學生311人,距離錦屏鎮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11人,其中小學生236人,中學生75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灰窯村委會位於縣城北部16公里,彌寧公路從境內通過,交通便利。東鄰董報村委會,南鄰前所村委會,西鄰菜戶、龍樹村委會,北鄰文龍鄉。屬錦屏鎮半山區村。
這是一個全縣有名的歌舞之鄉,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地方。這裡保留著其它地方早已消失的村級文藝隊,這裡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喜歡文藝,這裡過年過節村裡組織文藝演出幾乎成了一種民俗。

村務成績


灰窯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89畝,有固定資產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和政務。
2008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灰窯村[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錦屏鎮灰窯村]
灰窯村[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錦屏鎮灰窯村]

相關問題


灰窯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組道路均未硬化。
3、農田水利建設薄弱。
灰窯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加強道路、農田水利建設,在鞏固原有產業的基礎上,發展種養殖業,種核桃600畝、烤煙250畝、養豬5000頭、牛600頭、羊4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8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增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2020元增加到2500元。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8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2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道路差,人地矛盾突出;產業發展不成規模;農田水利建設薄弱;科技含量低。。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強道路、農田水利建設,在鞏固原有產業的基礎上,發展種養殖業,種核桃600畝、烤煙250畝、養豬5000頭、牛600頭、羊400隻。。該村到2010年底,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2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