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蕭勁光大將的結果 展開
- 高狄導演的電視劇
- 張洋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蕭勁光大將
高狄導演的電視劇
此片由高狄導演,張治中、王霙、郭偉華、王伍福主演的11集電視連續劇。本劇由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聯合攝製,是為紀念蕭勁光大將誕辰100周年而攝製的一部史詩性的人物傳記片,描繪了革命軍事家蕭勁光大將光輝的一生。另有同名圖書。
蕭勁光早在紅軍部隊里就已是一個出名的少年將軍,並前後赴蘇留學七年,解放戰爭時期率四野先遣兵團橫掃千里、所向披靡。解放后出任新中國第一任海軍司令,嘔心瀝血,為建設新中國海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疾風知勁草,在特殊的年代里,蕭勁光大將清風傲骨、寧折不彎;本劇形象地展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著力塑造了我軍一代元戎的光輝形象。
張治中
王霙
郭偉華
王伍福
蕭勁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湖南長沙嶽麓山朱張渡人。中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將。
生於1903年1月4日,1920年在長沙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俄羅斯研究會”。1921年赴蘇聯學習。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后在安源從事工人運動,曾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再度赴蘇聯入列寧格勒軍政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后,任閩粵贛軍區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紅十二軍參謀長,1931年冬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不久任第五軍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贛州、水口戰役。1933年後,任建黎泰警備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紅十一軍政治委員,紅七軍團政治委員,紅軍大學教員、政治科科長。1933年11月被“左”傾冒險主義誣陷為“羅明路線”在軍內的代表,被撤職判刑。由於毛澤東等反對這樣處理,他被關一個月後釋放到紅軍大學當教員。1934年10月參加長征。遵義會議后得到平反,1935年月1月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到達陝北后,任中共陝甘省委軍事部部長兼紅二十九軍軍長,紅軍後方司令部參謀長。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主任,留守兵團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后改兼南滿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蕭勁光同志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兼參謀長。1946年10月兼任南滿軍區司令員。他堅決執行中央、軍委制定的戰略方針和各項政策,與陳雲同志一起,領導了堅持南滿根據地的鬥爭,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指揮了著名的“四保臨江”戰役,為改變東北戰場的戰略態勢,做出了重要貢獻。1947年指揮部隊參加了夏季和秋季攻勢。1948年5月他兼任東北野戰軍第一前線圍城指揮部(後為第一兵團)司令員,與肖華同志一起率部圍困長春,採用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瓦解的方法,爭取了國民黨第60軍起義,迫使其餘守軍全部投降。遼瀋戰役結束后,他率東北野戰軍5個縱隊入關,圓滿完成了隔斷平津和協同友鄰部隊包圍北平的任務。平津戰役后,蕭勁光同志任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9年3月,率領四野先遣兵團南下參加渡江戰役,有效地牽制了白崇禧部隊,從側翼保障了第二、三野戰軍的勝利渡江。此後,他參與了爭取和推動程潛、陳明仁起義的工作。長沙和平解放后,兼任湖南軍區司令員。在著名的衡(陽)寶(慶)戰役中,他統一指揮6個軍、19個師,擔負正面攻擊的作戰任務,殲滅白崇禧部四個主力師,為進軍廣西、解放華南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從建國初期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以空、潛、快為主,以潛艇為重點”,“建設一支現代化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輕型的海上戰鬥力量”的建設方針和開展海上破襲戰的思想。強調要打好政治思想、組織、文化技術三個基礎。重視培養海軍技術力量,積極興辦學校,兼任第一海軍學校校長。1954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56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79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在第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中國人民心中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很快便出現了一股去俄國留學的熱潮。當時,湖南的俄羅斯研究會,遵照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指示,為培養我國革命的骨幹力量,招收一批進步青年學生送往莫斯科學習,於是,蕭勁光成了東方大學第一批中國學生中的一員,學校給他起了個俄國名字叫查戈洛斯基。這所設在莫斯科的學校,全名叫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建立於1921年4月,以培養東方民族民主革命骨幹為目的,開設有中國班、朝鮮班、蒙古班以及俄國遠東各少數民族班,其有幾百名學員。
蕭勁光學習得很認真、很刻苦。出現在成績評定表上的總是個優字。然而,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索繞在他頭腦中的卻是這樣一個問題: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是槍杆子打出來的,中國要走俄國人的路,軍事家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他,要做一個中國的軍事家。
也巧,一個偶然的機會圓了他學軍事的夢。
一所初級紅軍軍官學校招生,東方大學根據學生填寫的志願推薦了蕭勁光。
軍校開設了軍事指揮和地形學等專業課程,蕭勁光彷彿走進了新奇的世界。他第一天懂得了什麼叫軍事思想和軍事戰略。就在他全力以赴想為這項事業拼搏一番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兒砸碎了他學軍事的夢。
中國共產黨當時的總書記陳獨秀,到莫斯科來參加共產國際會議。身在國外的蕭勁光見到自己黨的領導人,就像見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倍感親切。
然而,他遇到的卻不是理解,而是陳獨秀對他的訓斥:“胡鬧,誰同意你學軍事,學軍事幹什麼?想當軍閥嗎?”
“我想學一下,將來回國會派上用場。”若是在平時,蕭勁光會一口氣擺出許多理由闡明學軍事的意義。但今天在神情不悅的書記面前,到嘴邊的話不得不便勁地咽了回去。
“馬上回東方大學去!京漢鐵路大罷工都失敗了,中國不存在直接革命的形勢。”這是陳獨秀給地下的訓令。
1925年秋,蕭勁光完成了莫斯科東方大學的學業,立即回國投身於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他在北伐軍中度過了難忘的歲月。然而大革命失敗了,他再次踏上了赴蘇學習的征途。
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經過半年的準備,自任總司令,發動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此時,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根據地得到了全面貫徹。在“禦敵於國門之外”的錯誤方針指導下,紅軍和根據地蒙受了很大損失。蕭勁光時任閩贛軍區司令員,他雖率部拚死惡戰,但結果卻屢遭失敗。在殘酷的軍事鬥爭中,蕭勁光未被敵人的槍彈擊中,卻險些喪命於“左”傾冒險主義領導人之手。由於蕭勁光對他們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便將蕭勁光說成是“羅明路線在軍隊中的代表者”加以批判,並以黎川失守、滸灣戰鬥失利為名,撤了他的職,送軍裁判法庭公開審判。
儘管蕭勁光在法庭上實事求是的答辯證明他毫無過錯,但仍被開除黨籍、軍籍,判5年徒刑,無上訴權。蕭勁光在關押期間,毛澤東派賀子珍前往探視,賀子珍向蕭勁光轉達了毛澤東的話,說黎川失守是“左”傾軍事路線造成的,你應該撤退,做得對。這給了蕭勁光很大的安慰。後來有人主張殺掉蕭勁光,遭到了毛澤東的堅決反對。毛澤東說:打擊蕭勁光是為了打擊我,是殺雞給猴看。由於毛澤東等人的保護,蕭勁光在關押一月後被釋放,調紅軍大學當教員。“左”傾軍事路線給紅軍和根據地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紅軍被迫踏上了漫漫長征路,紅軍大學改編為上干隊,蕭勁光任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