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祠

位於廣東惠州的祠堂

在梅州江北老城南門考院前11號(孔廟側)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幾個月前還是一座“爛屋殼”,而今,已經按原貌修復,一派古香古色、富麗堂皇的景象。這就是已有250多年歷史的“黃氏祖祠”,俗稱“南門黃家祠”。

簡介


據梅州《黃氏族譜》和該祠堂牌譜記載:該祖祠始於1744年籌建,經4年時間,至1748年竣工。當時,擬作為“黃僚公祠”,但由於那時嘉應州(今梅州)五屬:程鄉(今梅縣區)、平遠、鎮平(今蕉嶺)、興寧、長樂(今五華)黃氏裔孫,除僚公系外,還有天祿公系等,為使同祖各系先祖神主能一起入龕登座,便決定將祖堂稱為“黃氏祖祠”。並於1750年用花崗岩石鐫刻祠名鑲上門額(現仍完好)。

結構


黃家祠為三進式院落,左側另有三進配房以小巷側門聯接,建築總面積1000平方米。一進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大門兩側次間與明間前面各安放一條弓形石枋,枋下兩邊使用石質角替,枋上承放石獅,獅上置一斗三升斗拱。花崗石大門高峻雄偉,高3.6米,闊2.05米。大門匾額“黃氏書室”四字,楷書、陰刻,每字50X60厘米;楹聯“績著循良第一”、“家傳孝友無雙”,行書、陰刻,每字25X40厘米,字體俊逸流暢,有較高的書法價值。入門兩側有須座門墩石一對,通高63厘米、通闊54厘米。聯接一、二兩進的迴廊共有三部分組成,中間硬山式屋頂、前後兩間為卷棚式屋頂,此種做法既擴大了前天井的深度,又顯得富有變化。卷棚廊樑上安放八邊瓜棱與梅花斗組成的聯合構件承托檁條,此構件雕刻精巧別緻,頗具地方特色。廊房橫披裝修紋飾豐富多樣。整座建築使用布灰瓦,而用綠色琉璃瓦剪邊,顯得莊重古樸。建築內雕刻工藝流暢,所刻石獅傳神活現、栩栩如生,木構件駝礅,斗子精巧典雅。牆壁上保存了很多繪有古代賢聖的壁畫。祠堂中堂原供奉黃氏列祖列宗,每年舉行春秋二祭(抗日戰爭前)。春祭在清明節前,秋祭在重陽節前。

作用


該祠堂,除奉“黃氏歷代始高曾祖考妣神位”外,奉峭山公為太始祖。當時只設立一正龕,至1828年重修時,因裔孫要求將先祖入龕者多,便增設東、西二龕。一堂三龕,香火鼎盛。據“祠譜”記載,共有5464位神主牌位。裔孫分佈除嘉應五屬外,還有大埔、龍川、永安(紫金)、歸善(惠陽)、海豐、陸豐及江西、福建等地。當時規定以每年“冬至”日為總祭日。
黃家祠
黃家祠

修建


1865年仲冬,太平軍康王汪海洋部入梅州,駐軍於祠內,破壞嚴重。經三年準備,直至1868年冬,動工大修,又經三年努力全面修復。至今130多年未見有重修之記載。抗日戰爭期間,因汕頭淪陷,汕頭幾家報館遷來梅州,《汕報》社便在黃家祠辦公。是時祠堂仍非常完善。
黃家祠
黃家祠

歷程


直至土地改革後期,城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黃氏祖祠始被當作“封建財產”處理,被使用單位當作倉庫,數十年嚴重失管,以致殘破不堪。2002年,梅州江夏文化研究會經批准成立后,便研究決定收贖祖祠,按原貌修復,以作會址。2003年贖回后便發動海內外宗親捐款,於2004年動工修建,現主體已接近竣工。這就是人們現在看到的“黃氏祖祠”新貌。

現狀


黃家祠尚存石碑兩方,一為清道光壬寅年(1842)創建祠堂對由黃氏嗣孫、舉人、龍門縣教諭黃彬撰寫的“歸邑黃氏建祠序”碑;一為民國十六年(1927)的“添入牌位碑”。此兩方石碑是人們研究歸善縣黃姓人源流、分佈、族規族例的很好史料。
該祠1990年7月被公布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