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放歌行的結果 展開

放歌行

放歌行

作品賞析


【合歡扇】稱圖案花紋,象徵男女歡會之意。漢班婕妤《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南朝梁劉孝威《七夕穿針》詩:“故穿雙眼針,時縫合歡扇。”元張可久《寨兒令·春愁》曲:“想合歡綉扇親描,記同心羅帕輕揪。”【石榴裙】硃紅色的裙子。亦泛指婦女的裙子。南朝齊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詩:“風捲蒲桃帶,日照石榴裙。”唐武則天《如意娘》詩:“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明葉憲祖《夭桃紈扇》第一折:“丹初染,血尚湮,嬌紅爭妬石榴裙。”清陳維崧《臨江仙·贈柯翰周》詞:“好將斷腸句,寫徧石榴裙。”老舍《四世同堂》八八:“她,不光能盯住美國人、英國人,還能弄得德國人、義大利人、法國人、俄國人,一古腦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

作者簡介


權德輿(759年—818年),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 。唐朝文學家、宰相,起居舍人權皋之子。
少有才氣,未冠時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聞其材,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次知貢舉唐憲宗時,累遷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后坐事罷相,歷任東都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贈左僕射,謚號“文”。
權德輿掌誥九年,三知貢舉,位歷卿相,在貞元,元和年間名重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