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遷都洛陽,官稱東京。609年改稱東都。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頒布《建東都詔》改洛陽宮為東都,與長安並列為兩京。
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駕崩於東都紫微城貞觀殿。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次年二月武后廢
唐中宗,立李旦為帝,是為
唐睿宗。
文明元年(684年),武則天
臨朝稱制,改元光宅。“光宅”意為“光大所居”,即“建都”之意。乃改東都為“神都”、改紫微城為“太初宮”,又派官留守長安作為陪都。“太初”表示新起點,象徵一個新時代——武則天時代正式開始。
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明堂建成,高91.43米,號稱“萬象神宮”,引來萬民圍觀。武則天便放任百姓入內參觀,又賜予酒食,攬盡民心。
載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則天於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問貢士,殿試自此開創。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在文武百官、帝室宗戚、四夷國王、沙門道士、遠近百姓共計6萬餘人的請願下,於九月九日御神都則天門樓登基稱帝,改唐為周,定都神都。
長壽三年(694年)八月,世界各國君王在
武三思的引見下請求用銅鐵鑄造天樞,立於神都皇城端門前,象徵世界中心。武則天制可。歷時八月,
天樞建成,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萬國元首的名字,武則天親題:“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證聖元年(695年)正月十六日夜二更,武則天面首
薛懷義因失寵而密燒天堂,延及明堂,至清晨,二堂俱毀。三月,武則天下詔重建明堂。
天堂原址改為佛光寺。
天冊萬歲元年(695年)臘月,武則天從神都紫微城出發,登
嵩山,封神岳,赦天下,改元萬歲
登封。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四月,武則天鑄成
九鼎,列於洛陽紫微城明堂內。這是隋唐時期唯一的天子九鼎,是中國古代的國家象徵和最高禮制。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
神龍政變爆發,武則天還政李唐,唐中宗李顯即位於明堂(通天宮)。次日武則天徙居上陽宮;後日,皇帝率領百官到上陽宮觀風殿,上太后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神龍二年(706年)七月,唐朝復辟已有一年六個月,唐中宗返回西京長安。
一般稱洛陽“九朝帝都”是因為“九”在古代是最大的陽數,有“最”、“多”的意思,由清乾隆皇帝所提,此說法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神都
十三朝古都洛陽:
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 太康、
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周平王至周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東都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東都 神都 隋唐故城 高宗、睿宗、武則天、玄宗 昭宗 657年—755 904-907(唐朝高宗時期至安史之亂前為兩京制,武周時期洛陽為首都,唐末朱溫脅迫昭宗遷都洛陽)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國歷史上最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
“神都”之名是從“神州”演變來的。神州,是中國的代稱,俗稱“神州大地”,又名“赤縣神州”,最早見於戰國時期
騶衍的《五德終始說》:“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神都,便取意“神州大地之都”。
“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公旦審視全國地脈,最終定
洛邑為“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自此,洛陽便成為古代帝王建都最理想的所在,唐高宗《建東都詔》亦稱洛陽“中茲宇宙,均朝宗於萬國”。神州亦稱九州,而洛陽地處
豫州,為九州之中,故居神州大地之中,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官方命名為“神都”的城市。
神都一說為“神聖之都”。武則天稱帝,尊號“聖神皇帝”,可見將東都改成神都,也是相同理念。
隋唐洛陽城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都城,從規模與發展程度上都具有相當的典型意義,是古代都城的一個巔峰。
它始築於隋大業元年,最終完善於唐高宗、武則天時期,以現今考古工作者對洛陽宮城城垣發掘情況來看,認為隋唐洛陽城的興建至少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隋末唐初,下限不晚於盛唐前期,為我們了解隋末唐初至盛唐時期城垣建築風格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實際上,從文獻記載來看,對洛陽城的修築與改建,唐高宗與武則天時期為最重要的歷史時期。
雖然說隋唐洛陽城建於隋末,但至唐初,"廢棄不用",高宗顯慶元年始更為東都,以後"又命司農少卿韋機更加營造。永昌中,遂改為神都,漸加營構,宮室、百司、市裡、郛郭,於是備矣"。(《
唐六典》卷七《工部》)
武則天時期,隋唐洛陽城的建設達到了巔峰,整座城池極其奢華與精緻,其間建設的"七天建築"更是華麗無比,有著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天堂”。
因此研究武則天時期的洛陽城市建設對於我們了解洛陽城市建設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考古工作者有針對性的實地發掘也能夠提供文獻上的佐證。
復原的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位於今洛陽市區偏西,漢魏洛陽城西十八里處,"始築於大業元年"。唐代建國之初,廢棄不用,貞觀六年改號洛陽宮,顯慶二年改為東都,光宅元年又稱神都。
唐代自高祖建國,以長安為
西京、洛陽為東都。高祖晚年於長安城北建大明宮,太極、大明兩宮成為李唐王朝最重要的議事之所。高宗上台以後,亦以大明宮為政治中心。只是時常往返於長安與洛陽之間,有時居於洛陽,但主要還是以居於長安為主。至武則天改唐立周才真正將國都定於洛陽,改號神都。關於武則天為何遷都洛陽,說法很多,歷來存有爭議,但總體來說,出於政治上改朝換代的目的應為最主要的原因。
自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下詔冊立武昭儀為皇后,武則天一直是高宗政治上的得力助手。李治身體很差,史稱,太宗去世,他哀毀過禮,即落下疾病。顯慶五年(660年)開始"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通鑒》卷二○○,高宗顯慶五年十月),百司奏事,有時即委託皇后處決。武則天聰明能幹,處事多能符合皇上意旨。高宗皇帝便時常委以政事,權勢越來越高,與人主相差無幾。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高宗"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
舊唐書》卷五《高宗紀》)由於高宗上元以後"風疾"尤重,朝廷政事大多無法處治,故此"上元以來,政由武氏"。(《舊唐書》卷二七《禮儀志上》)這以後朝廷政事大多歸武則天處理,形成了朝廷的"二聖"格局。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去世,前後持續了二十餘年,這中間武則天主政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至高宗去世,其想要親掌政權的政治野心也已膨脹到極點。
然而自李唐建國,長安作為李姓王朝的首都,經歷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經營,雖武則天大加誅伐,李氏王朝的政治影響仍處處存在,為了與舊有王朝分庭抗禮,建立新的政權,武則天決定遷都洛陽,一切從頭開始。光宅元年,武則天致信西京留守
劉仁軌,雲"昔漢以
關中事委蕭何,今托公亦猶是矣"。(《通鑒》卷二○三,則天光宅元年)將長安之事委託劉仁軌,而自己專心在洛陽發展。可見此時的武則天已無心再回長安,在洛陽另組班子,再建朝廷的意圖已很明確。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武則天改嗣聖元年為光宅元年,"旗幟皆從金色,八品以下,舊服青者更服碧。改東都為神都,宮名太初。又改尚書省為文昌台,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曹為天、地、四時六官;門下省為鸞台,
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御史台為左肅政台,增置右肅政台;其餘省、寺、監、率之名,悉以義類改之"。(《通鑒》卷二○三,則天光宅元年)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出,武則天定都洛陽的決心已定,改東都為神都無疑是為了抬高洛陽的地位,使之凌駕於長安之上,宮名太初,也是一切從頭開始的意思,而官名的改制也是出於有別先朝之目的。(牛致功《武則天與洛陽》,《唐代史學與墓誌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神都洛陽
朝廷易代,禮製為先。《舊唐書》卷二十一《禮儀》二稱,"肆覲之禮立,則朝廷尊;郊廟之禮立,則人情肅"。武則天以周代唐,禮制是其政治變革中重要的一項。為了配合武周政權的發展,武則天立周以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都城禮制建設,在神都洛陽建立了一整套禮制建築,並確立了大周的禮儀制度。具體來說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創建明堂,實行祭享明堂制度。
祭享明堂是古代禮制活動中的一件大事。隋代即有建造明堂的計劃,但未及施行。
唐高祖受禪,天下尚未太平,明堂未遑建立。太宗之世,天下初定,大唐帝國的明堂制度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唐太宗追古制禮,但明堂規制無章可循。貞觀五年和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兩次召集大臣討論,達成意見,明堂建築為上下兩層,"下室備布政之居,上堂為祭天之所"。(相關討論參
魏徵《明堂議》,《全唐文》卷140;《唐會要》卷11《明堂制度》;《舊唐書》卷二二《禮儀二》)唐太宗後來用兵遼東,此事被擱置下來。
永徽二年七月,唐高宗敕令有司祥議明堂制度。此後,出現了明堂究為九室還是五室的爭議。唐高宗初定九室,並定出九室明堂的"內樣",宣示群臣詳議。但後來,又以五室更符禮制,舉棋不定。至乾封二年,終下決心,初步議定,明堂建築方案,即明堂為"上圓下方",上層為嚴配之所,下層為布政之居;明堂的建造地點,應該是"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丙已之地"。乾封三年高宗宣布大赦天下,改元總章,分京師萬年縣置明堂縣。(《舊唐書》卷二二《禮儀二》)準備建造明堂。但就在此不久,高宗皇帝便一病不起,未遑實行而逝去。
武則天是明堂建築首位實施者。據文獻記載,武則天先後兩次興修明堂。第一次是在革唐命以前,明堂是作為大唐的明堂而修建的。這次修建的明堂,號為"萬象神宮",具體修造時間各史記載不同,據姜波考證,大致應在武后垂拱三、四年間,於證聖元年(695年)被焚毀。(姜波《漢唐都城禮制建築研究》第218頁。
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版)此後,武則天又下令依舊規制重造明堂,號為"通天宮",萬歲登封元年完工,第二次興修的明堂是作為大周帝國的明堂而修建的。
社科院楊鴻勛復原的明堂及在建的天堂
武則天的明堂建築與高宗君臣的論證有所不同。明堂的建造地點,按照高宗君臣的討論,當"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丙巳之地"。但武則天造明堂,卻沒有聽取群儒之言,而是與北門學士另議其制,稱"自我作古,用適於事",因此,可以說武則天的明堂建築形式更加考慮的它的實用性。她建造的明堂不是在國之陽,丙巳之地,而是在宮城的中心位置。這與我國秦漢以來的禮制傳統大相徑庭,她認為"朕乃為丙巳之地,去宮室遙遠,每月所居,因時饗祭,常備文物,動有煩勞。在於朕懷,殊非所謂。今古裁基紫掖,辟宇彤闈。經始肇興,成之匪日"。(《舊唐書》卷二二《禮儀二》)於是她下令拆除宮城正殿--
乾元殿,以其舊址造明堂。將明堂建在大朝正殿的位置,主要考慮了明堂"布政之居"的功能。
第二、修建武氏宗廟及武周社稷。在神都洛陽,武周的宗廟與社稷,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被安置在皇城內,它們是武則天以周代唐以後建立起來的,唐高宗時期,
武士彟被追贈為太原郡王,儀鳳三年,"即并州建太原郡王廟"。以後隨著武則天權勢越來越大,於京都長安又立武氏五世祖廟,祭享武氏先祖。(《
新唐書》卷七六《則天武皇後傳》)
天授元年,武則天正式以周代唐。沒多久,則天皇帝即立武氏七廟於神都洛陽,以取代唐太廟。(《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
資治通鑒》卷二○四,天授元年)天授二年正月,納武氏神主於太廟;西京長安的唐太廟更名為享德廟,四時祭享高祖、太宗、高宗三室,餘四室(宣、元、光、景)皆不享。又改長安崇先廟為崇尊廟(原武氏宗廟)。(《資治通鑒》卷二○四,天授二年)武周太廟建於洛陽宮城東南部,本為隋少府監之地,按照《周禮·考工記》營國制度,都城建制,太廟、社稷遵照"左祖右社"的原則,太廟當在宮城之東南部,據《元河南志》的記載,隋唐洛陽城皇城為東西長方形,城中東西四街。城南面三門,正中為端門,左曰左掖門,右曰右掖門。武周太廟位於皇城的東南角、左掖門東的位置。又據《元河南志》卷四《唐城闕古迹》條:(
應天門外)東朝堂之南、第四橫街之北,從西第一曰鴻臚寺,次東太府寺,次東(唐)太廟(註:在左掖門街之東。隋少府監之地。武后造,初以置武氏七廟,中宗因而正焉)。可見武氏是嚴格遵循了周禮制度而建。
社稷壇是一國之正典,李唐王朝的社稷,因隋之舊,立於西京皇城西南隅(《
通典》卷四五"社稷"載:"
隋文帝開皇初,建社稷,並立於含光門之右"),與位於皇城東南隅的唐太廟正好成"左祖右社"的布局。武周立國,以武周社稷替代李唐社稷,《資治通鑒》卷二百四載,天授元年武周立國,天授二年正月甲戌,"改置社稷於神都"。
天樞
第三,立天樞。為了表彰大周功德,武則天於延載元年在外郭城正南門定鼎門內立天樞,題名"大周萬國述德天樞"。據《舊唐書·則天武后本紀》:"延載元年八月,……斂東都銅鐵,造天樞於端門之外,立頌以紀上之功業。"據《
大唐新語》記載,武則天所鑄天樞,共征天下銅五十萬餘斤,鐵三百三十餘萬,錢二萬七千貫,於
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
通過以上明堂、
宗廟、社稷等一系列都城禮制建築的修建,武則天從根本上完成了以周代唐的革命,周之正朔得以確立。
武則天將洛陽定為神都,取代了長安的都城地位,移民以實都是歷代統治者共同遵奉的準則,武則天也不例外。政權建立不久,天授二年即遷徙關內十餘萬戶於洛陽安置。(《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本紀四》;《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六》)朝廷政權所在,由州郡地方官遷至洛陽擔任京官,或直接從全國各州郡縣來洛陽任職而定居下來的居民也不少,其人員來源包括現今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山東、河南等多個省區。(相關研究參程存傑《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第三章"唐代東都城市人口的變遷",中華書局2002年版)從統計資料來看,可以復原的東都洛陽各坊人口大多為高宗、武后時之人,如尚善坊的十處居民有八人為這一時期,正平坊的七處居址亦有五處為這一時期的人員。(《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外郭城》)都城地位提高,人口膨脹,城市建設也相應提上日程,武則天時期成為洛陽城市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期。
首先,增築神都外郭城。洛陽城的修築始於隋煬帝大業元年,當時外郭城僅築短垣,規模有限,防禦能力差。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令李昭德增築,並改羅郭城稱金城,"其崇丈有八尺",大大加強了其防禦功能,更顯壯麗景觀。史載:"前直伊闕,后倚邙山,東出瀍水之東,西出澗水之西,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焉。"(《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外郭城》)
其次,拓建官署。
洛陽在隋唐時期一直是作為東都存在,武則天改制,將洛陽升格為國之首都,官署建制亦隨之升級,舊有官署不敷所用,拓建新的執政部門以及官署建制在所難免。因此,武則天時期對於神都洛陽的舊有官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建與擴建,唐洛陽官署主要分佈於皇城與東城之內,皇城北接宮城,西近上陽宮,重要官署均集中於此,分置於此中的內寺省、秘書省、
太僕寺等機構均為武后時期遷建於此。(《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皇城》)東城本為隋建,唐因之,因在宮城、皇城之東,故名。也是一處官署集中區。這裡分佈著尚書省、大理寺、軍器監、少府監、
太常寺、光祿寺、司農寺等重要機構,而光祿寺、司農寺均為高宗乾封年間遷建於此,尚書省,"長壽中,左丞李昭德奏加修繕,甚為壯麗"。(《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東城》)在高宗、武則天時期,一些官署建構特別是一些重要職能部門均經其改造、修繕。
上陽宮
第三,增築上陽宮。
唐代洛陽宮城在皇城以北,隋名紫微城,貞觀六年,改稱洛陽宮,武后光宅元年又改名太初宮。太初宮是洛陽最重要也是最大的皇宮所在,高宗前期一直在此居處,後來高宗皇帝以雒水東岸地勢高敞,於是令於此修築宮殿,名上陽宮。上陽宮是高宗、武則天時期修建的一處最重要的宮殿建築群,也是武則天長期居處之地。《元河南志》卷四《唐城闕古迹》載:"上陽宮在皇城西南隅,上元中置,南臨洛水,西距谷水,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南。上元中司農卿韋機造。"《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上陽宮》又載:"上元中,司農卿韋機造。大帝末年常居此宮聽政。初大帝登雒水高岸,有臨眺之美,昭機於其所營上陽宮,宮成移御之。"可見它是高宗、武則天處理朝政與日常居處最重要的處所。
上陽宮是一處大型建築群,除地形地勢佔據優勢外,這裡的宮殿建築還以繁華著稱。宮殿建築達數十處之多,宮之正殿名觀風殿,武則天還政以後即居此殿。仙居殿,武后崩於此殿。除宮殿建築外,門闕、台閣、亭觀極盡豪奢,韋機建成后,曾因太過華麗,受到彈劾免職。白居易作《白髮上陽人》,
元稹亦寫有《
上陽白髮人》。唐代吟誦上陽宮的詩詞不勝枚舉,
王建《上陽宮》詩去:"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從這些描述不難看出上陽宮的美,武則天留戀此宮,終老於此。
第四,翻新神都苑。
神都苑,史載"唐之東都苑,隋之會通苑也。又曰
上林苑,武德初改芳華苑,武后曰神都苑。"其在宮城之西,《舊唐書》卷三十八《河南道東部》載"禁苑,在都城之西。東抵宮城,西首席九曲,北背邙阜,南距飛仙。苑城東面十七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里,苑內離宮、亭、觀一十四所。"
神都苑是東都洛陽最大的一處皇家宮苑。宮苑最主要的合璧宮就是在高宗顯慶五年,命田仁汪、徐感建造。初名八關涼宮,孝敬皇帝
李弘即薨於此宮之綺雲殿。隋及唐初著名的宮殿非常之多,如:"朝陽宮、棲雲宮、景華宮、成務殿、大順殿、文華殿、春林殿、和春殿、華渚堂、翠阜堂、流芳堂、清風堂、崇蘭堂、麗景堂、鮮雲堂、迴流亭、流風亭、露華亭、飛香亭、芝田亭、長塘亭、芳洲亭、翠阜亭、芳林亭、飛華亭、留春亭、澄秋亭、洛浦亭,皆隋煬帝所造,武德、貞觀之後多漸移毀,顯慶后,田仁汪、韋機等改拆營造,或取舊名,或因余所,規制與此異矣。"(《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神都苑》)從這一記載可以明顯看出,神都苑雖為隋代建築,但是苑內大部分建築在高宗、武后時期皆有翻新,雖延用舊名,但規制已經改變。神都苑最重要的擴建與發展時期就是在武則天時期。神都苑是洛陽最大的皇家宮苑,盛景之美,久為詩人所歌詠,
安祿山攻克洛陽,逼迫所俘獲的唐宮廷樂人在神都苑凝碧池奏樂,王維聽說后,作詩云:"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其餘對於城門的修建、改建與完繕,洛水中橋的移修等等,史不絕書。《舊唐書禮儀志》載:"永昌中,則天以東都為神都。爾後漸加營構,宮室百司,於是備矣。今之宮室百司,乃武氏改命所備也。"從這一記載也能看出,唐代洛陽城市的發展,武則天時期是重要的歷史時期,武后以洛陽為神都對洛陽城市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武則天定都洛陽,將洛陽都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與翻新,使之成為一處完全可以替代長安的宮苑建築,洛陽城市發展出現了一次飛躍,其意義是非常大的。它既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保存下一份重要的物質財富。
武則天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禮制改制活動是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唐朝禮制繼承秦漢舊制而又發展,秦漢以降,禮文多缺,不甚詳明,禮官針對於此多所論爭。武則天統治時期,以"禮官不甚詳明"為由,將執掌禮儀的大任交付自己的親信祝欽明、韋叔夏、郭山惲等掌管。(《舊唐書》卷二一《禮儀一》)武則天造明堂、建宗廟、立天樞、封嵩拜洛,以武周宗廟、社稷取代李唐的宗廟、社稷等,都是在祝氏、韋氏、郭氏的參謀下,為以周代唐政治變革所採取的重要舉措。武周禮制建築的修建和所舉行的祭祀活動,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以武氏宗廟而言,隨著武則天地位的一步步上升,武氏祖先的地位也一步步攀升。如武則天之父武士彟,按其地位本不夠配享高祖廟的資格,唐高宗永徽六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后,顯慶元年,贈武則天之父武士彟至司徒,賜爵周國公,謚忠孝,配食高祖廟。(《資治通鑒》卷二○○,高宗顯慶元年)儀鳳三年,又贈武士彟太原郡王,於并州建太原郡王廟。武后臨朝稱制以後,追封武氏五世祖,立武氏五世祖廟,又於西京立崇先廟以享武氏祖考,甚而至於出現了請武氏先廟為七室、減唐太廟為五室的情況。天授元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又追封其七世祖為帝,並按"天子七廟"的制度立武氏宗廟於神都,以取代唐之太廟(參章群《宗廟與家廟》,《唐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版。張萍《唐長安官私廟制及廟堂的地理分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4期),西京唐太廟降稱享德廟。唐中宗復國,立唐太廟,遷武氏七廟主於西京崇尊廟。(《新唐書》卷七六《則天武皇后》、《資治通鑒》卷208,中宗景龍元年)武氏的地位一步步凌架於李氏之上。
明堂、郊祀等祭祀禮儀,也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政治背景。依唐舊禮,明堂、郊祀、封禪行三獻之禮,皆以皇帝為初獻,而以公卿為亞獻、終獻。總章二年祀南郊,告平高麗,即以唐高宗為初獻,
李勣為亞獻。(《資治通鑒》卷二○一,高宗總章二年)隨著武后地位的不斷提高,武則天對此提出非議。認為:"封禪舊儀,祭皇地祗,太后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禮有未安。至日妾請率內外命婦奠獻"(《舊唐書》卷二二《禮儀二》),要求以皇後為亞獻。這樣,乾封三年高宗封泰山,皇帝為初獻、武後為亞獻,趙國太妃為終獻。
武則天垂簾聽政以後,永昌元年正月饗萬象神宮,武太後為初獻,唐睿宗為亞獻,太子
李成器為終獻。(《資治通鑒》卷二○四,則天后永昌元年)以周代唐以後,長壽二年饗萬象神宮,武則天為初獻,魏王
武承嗣為亞獻,梁王武三思為終獻,以此表明武周已取代李唐的正統地位。(《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后長壽二年)武則天為提高自己政治地位的目的再次實現。
在高宗、武則天統治的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武則天利用洛陽的禮制建築進行大規模的立新與改制。儘管這期間武則天對於都城洛陽的改制,完全是出於改朝換代的政治目的,且引起大多數李唐舊臣的反對,但是在武則天君臣進行一系列討論的過程中,針對傳統禮制的論證,對於整理中國古代禮樂文化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為今時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的發展演變也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另外,武則天對於洛陽城市的建設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寶貴的物質財富。
隋著洛陽都城考古工作的進展,對於隋唐洛陽城的考古挖掘工作也不斷取得突破。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不斷對洛陽城池、城門、宮殿建築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與發掘。對於城牆建築明確指出其修築大多分前後兩期,前期為隋末唐初。為研究洛陽都城前後期變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隋唐洛陽城城垣1995-1997年發掘簡報》,《考古》,2003年3期)
1986年10月-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在今洛陽市定鼎路與中州路十字路口東北角、洛陽市公交公司院內發掘出武則天明堂遺址。989年5期)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城宮城中軸線上,南距宮城南面正門應天門405米、距乾元門遺址135米;西北距圓形建築遺址約140米。
明堂夯土台基為八邊形,復原的東西寬度約為87.5米。台基中央有一巨大的圓形中心柱坑,圓形柱坑坑壁為二層台式,上層口徑9.8米,自二層台檯面開始,坑口逐漸內收。坑底距台基夯土面4.06米,底徑6.16米。坑底為四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每塊青石長2.40米、寬2.30米、厚1.5米。柱石表面刻細線兩周,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在東南西北面刻有定方向的刻線,方位角為358度。柱石中心有方形榫孔,榫孔邊長0.78米、深0.4米。同時,在東南、西南、西北三塊柱石上還分別鑿有一榫眼,直徑均為0.3米,孔深分別為0.23、0.25、0.16米。柱坑底部砌有一圈短牆,呈八邊形。牆磚為單磚錯縫平砌,牆磚殘存5-11層,殘高0.35-0.8米。台基夯土自中心圓坑至殿基邊沿分為五圈,各圈夯土的寬度、深度和質量都不相同;最內圈,夯土寬8、厚10米,夯土堅硬純凈;第二圈,寬6.5、厚1.2米,夯土硬度較差;第三圈,寬7.9-8、厚4.8-8米,夯土質量與第一圈相同;第四卷,寬3.8-4、厚1.3-1.4米,夯土質量與第二圈相同;第五圈,寬11.6-11.7、厚1.5-4.2米,夯土質量不好,含較多雜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唐東都武則天明堂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9年5期)
考古發掘結合文獻記載,可以看出,武則天明堂的特點,大體來說,武則天明堂分上、中、下三層,中上兩層為"圓蓋",下層為方形,符合明堂建築"上圓下方"的古禮。明堂之下,環繞施鐵渠,"為辟雍之象",也就是說,武則天明堂是明堂、辟雍合為一體的。武則天明堂的建築規模,文獻記載"梵谷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廣三百尺"。考古發掘出來的
明堂遺址僅餘地基部分,明堂的真實高度,已無從知曉。但明堂基址的範圍,卻可以測得。明堂遺址台基"東西長約85米,台基北部為晚期石子夯土打破,南北殘寬約72米",這與文獻記載中的"東西南北廣三百尺(約合今88.2米)"的記載是非常接近的。(有關討論參閱王岩《關於唐東都武明堂遺址的幾個問題》,《考古》1993年10期)
武則天明堂建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工程,經過高宗君臣的論定,武則天的實施,使歷史上久為人們所遺忘的明堂建築得以復甦,為我們留下的一份寶貴的遺產,總之,武則天時期是洛陽城市建設最繁榮的一個時期,無論從城市經濟、文化發展上,還是建築形式上都有一個質的飛躍。也為現代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
在中國歷史上,武則天是寫詩最多的皇帝之一。在中國歷史上,洛陽是入皇帝詩歌最多的城市。武則天一生,寫詩40餘首,其中,有28首詩是寫洛陽的。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也只有洛陽,可以得到如此鍾情。
【唐大饗拜洛樂章 昭和】武則天
九玄眷命,三聖基攏。
奉成先旨,明台畢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唐大饗拜洛樂章 致和】武則天
神功不測兮運陰陽,包藏萬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業昌,願臨明祀兮降禎祥。
【唐大饗拜洛樂章 咸和】武則天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
靈眷遙行秘躅,嘉貺薦委殊珍。
肅禮恭禋載展,翹襟邈志逾殷。
方期交際懸應,(下一句散失)
【唐大饗拜洛樂章 九和】武則天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
慚惕罔置,興居匪寧。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
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唐大饗拜洛樂章 拜洛】武則天
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
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規。
撫俗勤雖切,還淳化尚虧。
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只。
【唐大饗拜洛樂章 顯和】武則天
顧德有慚虛菲,明只屢降禎符。
汜水初呈秘象,溫洛薦表昌圖。
玄澤流恩載洽,丹襟荷渥增愉。
【唐大饗拜洛樂章 昭和】武則天
舒雲致養,合大資生。
德以恆固,功由永貞。
升歌薦序,垂幣翹誠。
虹開玉照,鳳引金聲。
【唐大饗拜洛樂章 敬和】武則天
蘭俎既升,蘋羞可薦。
金石載設,咸英已變。
林澤斯總,山川是遍。
敢用敷誠,實惟忘倦。
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玄朔回天步,神都憶帝車。”
李庾作《東都賦》:“開元太平,海波不驚。乃駕神都,東人誇榮。”
懸樑刺股:傳說東周時期,洛陽的
蘇秦拜
鬼谷子為師。幾年後他變賣家產周遊列國,向各國國君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卻未能得到賞識。此時的蘇秦變得窮困潦倒回到洛陽,但是家人卻看不起他,於是蘇秦重新苦心攻讀。把頭髮束住吊在房樑上,後來獲得合縱六國的成功。這就是懸樑刺股的“懸樑”由來。後來《三字經》更有名句“頭懸樑,錐刺股”,便是由此而來。
前倨後恭:蘇秦苦讀之後,開始二次周遊列國。這回終於說服了當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他被封為“縱約長”,掛六國的相印。當此時的蘇秦衣錦還鄉后,他的親人一改往日的態度,都“四拜自跪而謝”,妻子對他態度的轉變是“前倨而後恭”。蘇秦不由嘆息:“人生在世,地位財富,真不可忽視啊”。“前倨後恭”的典故便由此而來。
洛陽紙貴:西晉時著名的文學家
左思的《
三都賦》見世后,風行洛陽,豪貴之家爭相傳抄,洛陽市場上的紙價也因而昂貴起來。“洛陽紙貴”便成了著名典故。
挑肥揀瘦: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了第一座貴族大學—太學。有位姓甄名宇的老師在太學里供職。有一年臘月三十,劉秀下詔賞賜太學里的老師每人一隻羊。當羊趕到太學大院后,發現每隻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大家商量了很久也沒有一個都能接受的分配辦法。這時甄宇站起來說道:“我們都是老師,為人師表,不能斤斤計較,挑肥揀瘦!”說罷,他便從羊群中挑出那隻最小最瘦的牽了去。這下,大家不再爭論,很快就分完了這群羊。之後分羊的佳話傳了出去,洛陽城裡的人無不讚揚甄宇,還給他起了別號“瘦羊博士”。從此,“挑肥揀瘦”這個成語也就傳開來了。
不食周粟:
武王伐紂時會八百諸侯於洛陽孟津,渡河后與
紂王軍隊交戰於牧野。紂王因奴隸陣前倒戈而敗,后自焚於鹿台,商朝滅亡了。
伯夷、叔齊二人以食周粟為恥,便隱居於首陽山採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於首陽山。
債台高築:出自《漢書·諸侯王表序》。
周赧王56年(前259年),周赧王為了聯合楚國、魏國,攻打被秦國圍困的趙國都城邯鄲,向當地富賈借債。結果最後只有楚國和燕國軍隊到達,合縱失敗。事後當地富人向周赧王討債,他只好躲到宮內一座高台,此台後被稱為避債台,成語“債台高築”因此而來。
神都
神都分為宮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陽宮和神都苑,其中宮城(紫微城)為4.2平方公里,宮城、皇城、外郭城的面積之和是47平方公里,上陽宮為8平方公里,神都苑為400平方公里,總面積為455平方公里,是唐西京長安的5.2倍,明南京的2倍,明清北京的8.2倍,乃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都。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華夏文明首萌於此,
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
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
中國最早的歷 史文獻“
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泉,河即黃河,洛即洛水。
● 影視記錄
電影《神都少年》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系列
● 相關遊戲
網易《神都夜行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