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武則天紀功柱,武周盛世的象徵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武則天紀功柱。簡稱“天樞”,寓意“天下中樞”,是武周盛世的標誌、世界中心的象徵。由各國君臣籌資百萬億建於神都(今洛陽),位居世界三大紀功柱(中國武周王朝天樞、羅馬圖拉真紀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之首,標誌著中國古代國際地位達到頂峰,是武周帝國屹立於世界之巔,統領萬國、協和萬邦的見證。

長壽二年(693年)吐蕃聯合西突厥后突厥、室韋4國大軍進攻武周,號稱“亞洲大戰”,於次年(694年)被武周擊敗。為紀念此戰全勝,八月,亞歐非三大洲200餘國元首在波斯大帝Abraham(阿羅憾/亞伯拉罕)的號召下,請求用銅鐵鑄造天樞,銘紀功德,貶唐頌周。武則天批准。東夷人毛むくじゃら(毛婆羅)設計模型,高麗人샘헌성(泉獻誠)運輸銅鐵,고족유(高足酉)雕刻。次年四月建成,柱身碑刻大戰功臣和萬國元首的名字,武則天親題:“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總高147尺(45.87米),柱身八面,取自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造型藝術。營造理念源自羅馬。中有蟠龍麒麟縈繞,上部為騰雲承露盤,頂部置四龍立捧火珠,構成拜火教的“麒麟拜火”形制。

天樞被唐朝統治者視為武周政權帶給李唐的恥辱,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下令銷毀天樞,熔了一個月也未能熔完,但終究化為烏有,存世僅20年。義大利教授Antonino Forte曾撰文討論天樞的營建始末,英國博士Joseph Needham亦把天樞視為“宏偉的紀念碑”。洛陽博物館前的觀光塔便是參照天樞而建。

天樞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世界各國為武周建天樞,寓意武周帝國統領世界,萬國元首都像眾星朝著北極星一樣對武則天俯首稱臣。天樞又比喻國家中央政權,立於皇城前,表示皇權至高無上,神都洛陽為帝國權樞所在。

營造原因


亞洲大戰

693年,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韋4國大軍入侵,號稱“亞洲大戰”,武周上下一片恐慌。
武周皇帝武則天,並沒有像慈禧太后面對八國聯軍那樣倉皇出逃,而是沉著冷靜地應對戰爭。她派王孝傑與吐蕃和西突厥聯軍作戰,武周碎葉鎮守使韓思忠與西突厥阿悉結泥熟俟斤部落及突厥施質汗、胡祿屋闕部交戰,又派李多祚同后突厥和室韋交戰。
經過一年多的交戰,武周大獲全勝。此戰中,吐蕃和西突厥傷亡人數多達7萬以上,比八國聯軍侵華的總數還多。軍事上的成就使武周威名大振,國際聲望大幅提高,從而促使世界各國發起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營建。
戰役概況
發生時間693年-694年二月
地點泠泉、大嶺、靈州、泥熟俟斤部、泥熟沒斯城、胡祿屋闕部等
參戰方武周、西突厥、吐蕃、后突厥、室韋
主要指揮官武則天、王孝傑、李多祚、韓思忠、勃論贊刃、阿史那俀子、施質汗、默啜可汗
傷亡情況
吐蕃論贊刃:30000餘人
西突厥可汗俀子:30000餘人
泥熟俟斤等部:100000餘人
結果武周獲勝,攻陷吐蕃泥熟沒斯城
影響推動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的營造

萬國來朝

武周的政治、經濟、文化對當時世界產生重大影響,使得各國紛紛來朝。同時,政府容留大批各國的王公貴族,並有大量外國人移居神都。那時武周的都城洛陽,是世界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神都洛陽城
神都洛陽城
據學術論文《蕃將與武則天政權》指出,武周時期“從中央到地方,蕃人出身的文武官員,其數目之巨,讓人不可思議,僅充武職的蕃將一項,就當以千計。有姓名可考的,粗略統計,擢將軍、郎將的,不下百餘人”。武周一朝,在朝為官的外國人總數多達四千五百餘,超過了唐朝頂峰時的三千多人。
據《唐六典》記載,唐玄宗開元時期朝貢國為70餘國。而在武周時期,朝貢國數量竟達到了驚人的200餘,甚至是唐玄宗開元盛世的將近3倍,是萬國來朝的頂峰時期,更是世界歷史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王朝。

四夷歸附

武周時期,各國歸附的現象之多為中國歷代罕見。如692年二月,吐蕃黨項部落萬餘人歸附武周,武則天將其分置十州。同年五月,吐蕃大首領曷蘇亦率領其部落連同貴川部、黨項人30萬人一併歸附武周,武則天派張玄遇率領精兵二萬迎接。不料曷蘇事情泄漏,被國人(吐蕃)擒回。此時恰逢羌族首領昝捶率領八千餘人歸附,張玄遇以其部落置萊川州。

歷史沿革


始建

阿羅憾號召世界各國元首建天樞
阿羅憾號召世界各國元首建天樞
延載元年(694年)八月,世界各國元首在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等人的號召下,請求用銅鐵鑄造天樞,銘紀功德,黜唐頌周。
新羅(今韓國)國王金理洪、日本國持統天皇、大食(阿拉伯帝國)阿卜杜勒·麥利克、拂菻(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二世、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阿斯巴魯赫、東天竺國王摩羅枝摩、西天竺國王屍羅逸多、南天竺國王遮婁其拔羅婆、北天竺國王婁其那那、中天竺國王地婆西那、高麗蕃長高足酉、吐蕃贊普赤都松贊、疏勒王裴夷徤、於闐王尉遲璥、安國國王昭武氏、龜茲國王延繇抜、突厥可汗默啜、羌蠻酋長昝捶、永昌蠻酋長薰期,以及室韋、靺鞨、林邑、勃律國、謝國、佛誓國、罽賓國、骨利干、女國、石國、烏蘇國、拔汗那等200餘國家元首紛紛響應。
武三思(曾任禮部尚書,主管朝廷的禮儀、外事活動)帶領著四夷酋長向武則天請願,武則天制可。於是任命姚璹為督作使,掌督工程建設。各國君臣籌資百萬億購買銅鐵鑄造。

建成

公元695年,夏季,四月,天樞鑄造完成。東夷(日本)人毛婆羅設計模型,武三思撰頌文,天樞上刻百官和萬國元首的名字(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伏爾加保加爾汗國,哈扎爾汗國(可薩帝國),日本,新羅,東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中天竺,真臘,吐蕃,西突厥,后突厥汗國,室韋,靺鞨,林邑,安國,勃律國,謝國,疏勒,波斯遺民,高(句)麗遺民,百濟遺民,佛誓國,罽賓國,骨利干,女國,石國,烏蘇國,拔汗那,驃國,六詔,文單,占婁,勃泥,呂宋,羅斛,僧伽羅,夜叉,流鬼等200餘國),武則天親自題寫匾額“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時,改寫“國”為“圀”,取天下一統、八方朝拜之義。

宴會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天樞建成后,武則天大宴夷夏群僚,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李嶠的《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制》冠絕當時,其詩曰:“轍跡光西崦,勛名紀北燕。何如萬國會,頌德九門前。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聲流塵作劫,業固海成田。聖澤傾堯酒,熏風入舜弦。欣逢下生日,還偶上皇年。”

毀滅

神龍元年(705)以來,中宗、睿宗兄弟相繼當政,國號恢復為唐,遷回長安辦公。中宗曾令各州設置大唐中興寺、觀各一所,諫官張景源認為“中興”提法不妥,建議改為“龍興”,中宗採納,可見他不敢否定母親的廢唐建周行為。睿宗同他伯仲之間而已。
唐玄宗即位后,大刀闊斧地解決武則天時期的遺留問題。開元二年(714年)下令銷毀天樞,清除了武周政權帶給唐朝的恥辱,這座矗立洛陽達20年的藝術品,也隨之化為烏有。
李隆基為推倒天樞,竟然強行徵調2個縣的人力,洛陽尉李休烈作《詠毀天樞》斥責道:“天門街里倒天樞,火急先須御火珠。計合一條絲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士人和普通百姓也紛紛哀婉嘆息,盛傳《天樞謠》:“一條麻索挽,天樞絕去也。”
世界三大紀功柱
世界三大紀功柱
此舉不禁令我們想起了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羅馬城為自己建立紀功柱的故事。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在時間上大約相差600餘年,但在空間上卻是發生在歐亞大陸的兩端。遺憾的是,圖拉真紀功柱至今還屹立在那裡,向人們展示著古羅馬的輝煌,而武則天的銅鑄紀功柱——天樞,卻在她死後不久,就被盛唐時代的君主唐明皇下令銷毀了:“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
從這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在對待其前輩的創造物上,遠不如羅馬人那樣充滿了仰慕和虔敬的心情。

後續

在李隆基銷毀天樞后,130餘國陸續與唐斷交,導致朝貢國數量從武周時期的200餘國下降到開元時期的70餘國。後來,唐玄宗請烏蘇國內附於唐,但烏蘇國堅決不同意。《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一》:“上遣使諭烏蘇令內附,烏蘇不從。”

建築形制


天樞高45.87米,直徑為3.6米,底座方台周長為50米。天樞復原方案
主體部分造型為八稜柱體,中部纏繞銅製蟠龍,上部呈現騰雲姿態,最上面托起一個直徑近9米的銅盤,4個龍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顆。

底部

大柱下面是一座鐵山,周邊長一百七十尺。環繞鐵山的是銅做的蟠龍和麒麟;鐵山上的兩隻銅麒麟,與頂部大火珠一起,構成“麒麟拜火”,正是祅教(拜火教)所宣揚的“聖王出、天下平”的象佂。
此外,《大唐新語》另有記載,獅子也作為天樞裝飾物:“天樞下置鐵山,銅龍負載,獅子、麒麟圍繞。“之所以選用獅子,是因為獅子是萬獸之王,作為王權的象徵,表示威猛、力量、權威等寓意,被運用於貴族和王族的標誌,不僅在波斯地區,還廣泛表現在埃及、希臘、羅馬、拜占庭、中亞等地的政治文化中,吻合武則天統制四夷、成為華夷共主的政治理念。

柱身

柱身八面,每面寬五尺。該形制肇源於具有千年文明史的美索不達米亞造型藝術,並對唐開元年間興起的中國佛教石經幢產生重要影響。

柱頂

柱頂上鑄一個騰雲形的承露盤,直徑三丈,四個龍人站在盤上捧火珠,火珠高一丈,是祅教(拜火教)的聖物。天樞的獅子、承露盤、龍的雕塑也反映了佛教、道教、儒教等民間信仰。
至於上部到底是《資治通鑒》所說的承露盤,還是《新唐書》和《大唐新語》所說的雲蓋,郭紹林認為作雲蓋更合理一些。承露盤最早是西漢武帝時修造的,在長安建章宮內。武帝好神仙,以為承接甘露,和玉屑飲下,可以長生不老。承露盤的形制有兩種說法。《漢書·郊祀志上》注引蘇林說:“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
《三輔故事》說:承露盤“上有仙人掌承露”。而天樞的銅盤,上下皆無仙人,用以承托四龍和大珠,不是承接甘露。天樞造成后,李嶠寫下一首《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寮應制》詩。《大唐新語》這則資料說:“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唯嶠詩冠絕當時。”朝士們的諸多詩作,只有這一首流傳下來,詩中描寫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資治通鑒》不像《新唐書》那樣說“大珠”、“雲蓋”,而是說“火珠”、“騰雲承露盤”,大概參考李詩說法而來。然而李詩並沒有說它是承露盤。如果是承露盤,李詩完全可以不說“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而說“仙盤正承露,高柱欲擎天”,須知“正承”二字拗救,符合律詩平仄要求。

柱身碑刻


天樞上碑刻有文武百官和各國首領的名字,武則天親自書寫匾額為:“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史料記載、出土文物等推測,天樞柱身所刻的四夷酋長應有:
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撼、高麗蕃長高足酉、新羅(今韓國)國王金理洪、疏勒王裴夷徤、於闐王尉遲璥、安國國王昭武氏、東天竺國王摩羅枝摩、西天竺國王屍羅逸多、南天竺國王遮婁其拔羅婆、北天竺國王婁其那那、中天竺國王地婆西那、龜茲國王延繇抜、突厥可汗默啜、羌蠻酋長昝捶、永昌蠻酋長薰期、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吐蕃贊普赤都松贊、日本國持統天皇(存疑)、大食(阿拉伯帝國)國王阿卜杜勒·麥利克、拂菻(大秦/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二世等。另有室韋、靺鞨、林邑、勃律國、謝國、佛誓國、罽賓國、骨利乾等國王或酋長名稱待考。

相關考證


營造人員

● 東夷人毛婆羅
天樞“由工人毛婆羅造模”,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8介紹幾位擅長塑像者“皆巧絕過人”,其中就有毛婆羅,他是“天后時尚方丞”。 《新唐書·五行志一》提到“中宗時,……中郎將東夷人毛婆羅”,根據《舊唐書·東夷傳》的羅列可知他是新羅(今韓國)或日本人。
● 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撼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上冊第1116頁載《阿羅撼墓誌》,說他“族望波斯國(伊朗)人也。顯慶年中(656-660),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可稱,名聞□□,出使召來至此,即授將軍。 ……又為則天大聖皇后召諸蕃王建造天樞。”
● 高麗人高足酉
《洛陽新獲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載1990年伊川縣平等鄉樓子溝村出土的《高足酉墓誌》,說高足酉是“遼東平壤人”,來洛陽后拜為“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證聖元年(即天冊元年)造天樞成,悅豫子來,雕鐫乃就。干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明珠吐耀,將日月而連輝;祥龍下游,憑煙雲而矯首。……即封高麗蕃長、漁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 高麗人泉獻誠
1926年出土的高句麗人泉獻誠墓誌上說:“二年二月,奉敕充檢校天樞子來使,兼於玄武門押運大儀銅等事。”
可見天樞是中外合資設計建造的建築藝術品。

建築高度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關於天樞的高度,《資治通鑒》和《新唐書》的說法應該說是一致的,二書依據的資料是唐代的國史、實錄,比私家筆記所說的尺寸可靠。但《資治通鑒》表述含混、不全,容易讓人誤以為天樞通高105尺。仔細玩味《新唐書》,可知這個數字僅僅是八稜柱部分的高度。
稜柱上面有雲蓋。雲蓋上四龍站立,各自身長12尺。四龍所託大珠,直徑10尺。龍爪子不會安放在大珠正中間或正下方,這樣起不到支撐作用,八隻爪子集中到一起也不便施工,因而只能在大珠下側。這樣,雲蓋、龍和大珠加在一起,高度會超過22尺。稜柱下面有鐵山,高20尺。三部分加在一起,天樞通高至少為147尺。

所在位置

天樞建造在武則天聽政起居的洛陽宮城(紫微城)正南面,才能體現眾星“拱辰”的含義,端門和定鼎門都符合方位,它到底矗立在哪裡?
端門是皇城(太微城)的正南門(遺址應在今洛陽橋北端西),北對宮城(紫微城)正南門應天門(遺址在今周公廟、洛陽報社一帶),南對外郭城正南門定鼎門(遺址在今水磨村正南、古城村正東以及趙村正西南三者交匯處)。
從端門到定鼎門七里多長的大街,叫做定鼎街、天門街或天街。端門南邊臨近天津橋,比起坊里鱗次櫛比的其它地帶,地勢無疑空曠寬闊得多。天津橋是洛河上的橋樑,當時認為洛河橫穿城中,有銀河之象,銀河又叫天津,天津橋因而得名。說到星宿,難免會提到銀河。
《全唐文》卷459載崔淙《五星同色賦》,說金木水火土五星,“鄰月魄而璀璨,落天津而隱映。朝臨日道,助我后夙興之勤思;暮入天樞,表聖皇夜寐之勤政”。
那麼,把天樞修造在洛河旁端門外,不但應合天象,也不受地勢局促的制約,還便於官府就近管理和保護。
● 不在定鼎門內
定鼎門內則不然。鐵山周圍170尺,方的也好圓的也罷,寬度在43至56尺之間,加上圍以石獸,兩邊留出車馬通道,所需寬度應超過100尺。定鼎門內街道兩側,坊里密密匝匝,哪有空地安置這個龐然大物。據今實測,定鼎門的中門寬24尺,東西兩側9尺外分別開設一門,各寬21尺,故定鼎門總寬應為100尺略多,正好與安置天樞所需寬度相同。
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5依據《大唐新語》的說法,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同時指出定鼎街寬百步,即600尺,是定鼎門總寬的五倍多。這哪是街道,簡直是廣場。當今大都市高樓聳立,車輛密集,也沒這麼寬闊的街道。因而定鼎街寬百步的說法,恐怕不可置信。若把天樞修建在定鼎街中間,即便街道的寬度能夠受納,但與定鼎門搭配不協調,會影響市容。在清代認為天樞在定鼎門內者,並非徐松一人,《全唐詩》的編纂者也持這一觀點。《全唐詩》卷61收錄了李嶠那首詩,所加的按語用的是《大唐新語》的那段文字。
● 建於端門外原因
將天樞建在皇城端門的門口,原因是洛陽城皇城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是龍門伊闋,號稱“天闕”,往北是外城正門定鼎門,再往北是天津橋,再往北是皇城正門端門,再往北是宮城正門應天門,再往北是萬象神宮明堂、通天浮屠天堂,這條中軸線躺下來,就像一個人體,皇城端門正好位居肚臍附近,好像人體的天樞穴。

名稱由來

天樞(Dubhe)本是北斗七星中斗身第一星的名稱,用來比喻國家政柄,第二星叫天璇(Merak)。從天璇用直線連接天樞,延伸至兩星間長度七倍處有一顆星,是為北極星(Polaris)。北斗七星在不同季節和夜晚不同時間,轉動到天空的不同方位,但無論怎樣轉動,天璇和天樞始終對著北極星,因此,天璇和天樞被稱為指極星。天樞對應“奎宿”中的“天樞星”
《爾雅·釋天》說:“北極,謂之北辰。”《論語·為政》載孔子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這是說國君如果以道德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在固定的位置,眾星辰都旋繞和歸向自己,即得到臣民的擁護、敬仰。
那麼,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寓意在於吹捧武則天以道德感化天下,周邊民族和中原民眾都像指極星始終朝著北極星一樣,對她感恩戴德,忠誠不二。

後世紀念


觀光塔

天樞觀光塔
天樞觀光塔
2008年11月20日,洛陽博物館參照歷史上的天樞形制,所設計的觀光塔頂部雕塑安裝完畢:4條金碧輝煌的巨龍托起一顆金燦燦的“火珠”。觀光塔依據史書中記載的“天樞”的比例而建,八稜柱高39米,觀光塔頂部雕塑4條站立的龍高9.5米,龍托起的“火珠”直徑3.9米,龍和“火珠”均為銅製品。

學術研究

羅香林撰有《景教徒阿羅憾等為武則天皇后營造頌德天樞考》,主要討論了阿羅憾的宗教信仰與所造天樞的關係。
張乃翥《武周萬國天樞與西域文明》認為天樞的建造受到了阿育王石柱、圖拉真圓柱等西域紀念性建築文化的影響。
梁恆唐《武則天時代的天樞》對天樞的興造、形狀、高度、毀棄進行了簡略的討論。
郭紹林《大周萬國頌德天樞考釋》也對天樞的形狀、高度、性質、方位做了探討。
義大利教授富安敦(Antonino Forte)也曾撰文討論了天樞的營建與廢棄始末。
2020年湖南師範大學歷史與人類學研究所彭麗華教授發表《大周萬國頌德天樞裝飾上的獅子造型論》

遺址保護

洛陽市文物局表示:“按研究推測的天樞遺址區域被現代城市建築佔壓嚴重,受現存環境制約,無法進行考古發掘工作,遺址的真實性、完整性無法體現。因此,尚無科學依據進行天樞遺址保護工程。”

社會評價


唐·劉肅在《大唐新語》中評價天樞:“金彩熒煌,光侔日月。”
張劍葳博士所著《中國古代金屬建築研究》中把天樞稱為“未被超越的高度極致”。
天樞的建造在世界冶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李約瑟博士(Joseph Needham, 1900-1995)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他把天樞視為宏偉的紀念碑。
梁恆唐《武則天時代的天樞》:“天樞是一個鑄造業上的創舉,即用三百萬斤銅鐵成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立於端門之外,在當時應該是世界矚目的工藝傑作。天樞是當時世界最高鑄造技術的發揮 , 它應該作為當時最高技術的標誌留傳於世。”
張乃翥《武周萬國天樞與西域文明》:武周萬國天樞的建立 , 是世界女性政治史上一件傳譽中外的國家文化事業。它以參與成員的特殊群體和巍峨壯觀的建築形制 , 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域文明之間相互融匯的深厚歷史淵源 , 從而啟迪人們在二十世紀的今天 , 為推動全球範圍之內嶄新的女權進步事業進行日益深入的國際合作。

相關文獻


墓誌銘文

《阿羅憾墓誌銘》:“大唐故波斯國大酋長,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金城郡開國公波斯君丘之銘。君諱阿羅憾,族望波斯國人也。顯慶年中,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有稱,名聞(西域),出使,召至來此,即授將軍北門(右)領使,侍衛驅馳,又充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並於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傳聖教,實稱蕃心。諸國肅清,於今無事,豈不由將軍善導者,為功之大矣,又為則天大聖皇后召諸蕃王,建造天樞,及諸軍立功,非其一也蔦。”

史料記載

官修史書和私家著述對它說法不一。
● 官修史書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一》:“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於端門之外,銘紀功德,黜唐頌周;以姚璹為督作使。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一》:“夏四月,天樞成。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縈繞之。上為騰雲承露盤,徑三丈,四龍人立捧火珠,高一丈。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工人毛婆羅造模。太后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舊唐書·本紀·卷六》:“諸蕃酋長奏請大征斂東都銅鐵,造天樞於端門之外,立頌以紀上之功業。”
《舊唐書·列傳·卷三十九》:“蕃夷酋長,請造天樞於端門外,刻字紀功,以頌周德,璹為督作使。”
《新唐書·本紀·卷四》:“四月戊寅,建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新唐書·列傳·卷一》:“蕃夷諸酋及耆老請作天樞,紀 太后功德,以黜唐興周,制可。使納言姚璹護作。乃大裒銅鐵合冶之,署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置端門外。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八面,面別五尺,冶鐵象 山為之趾,負以銅龍,石鑱怪獸環之。柱顛為雲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其趾山周百七十尺,度二丈。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乃悉鏤群臣、蕃酋名氏其上。”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七》:“(開元二年甲寅,公元七一四年)毀天樞,發匠熔其銅鐵,歷月不盡。“
● 私家著述
《大唐新語·卷十八》:“長壽三年,則天征天下銅五十萬餘斤,鐵三百三十餘萬,錢二萬七千貫,於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題曰“大周萬國述德天樞”,紀革命之功,貶皇家之德。天樞下置鐵山,銅龍負載,獅子、麒麟圍繞。上有雲蓋,蓋上施盤龍以托火珠,珠高一丈,圍三丈,金彩熒煌,光侔日月。武三思為其文,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唯嶠詩冠絕當時,其詩曰:“轍跡光西崦,勛名紀北燕。何如萬國會,諷德九門前。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聲流塵作劫,業固海成田。聖澤傾堯酒,熏風入舜弦。欣逢下生日,還偶上皇年。”后憲司發嶠附會韋庶人,左授滁州別駕而終。開元初,詔毀天樞,發卒銷爍,彌月不盡。洛陽尉李休烈賦詩以詠之曰:“天門街里倒天樞,火急先須御火珠。計合一條絲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先有訛言云:“一條線挽天樞。”言其不經久也。故休烈之詩及之。士庶莫不諷詠。“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六》引《大唐新語》:“造天樞於定鼎門,並番客胡商聚錢百萬億所成。其高九十尺,下以鐵山為腳,鑄銅為二麒麟,以鎮四方。上有銅盤,經三丈。蛟龍人立,兩足捧大火珠,望之如日初出。鐫文於柱曰:大周萬國述德天樞。后開元中推倒,銅入上方。”

詩詞歌賦

● 《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制》
唐·李嶠
轍跡光西崦,勛庸紀北燕。何如萬國 會,頌德九門前。
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聲流塵作劫,業固海成田。
帝澤傾堯酒,宸歌掩舜弦。欣逢下生日,還睹上皇年。
● 《詠毀天樞》
唐· 李休烈
天門街上倒天樞,火急先須卸火珠。
計合一條麻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
● 《天樞謠》
唐·佚名
一條麻索挽,天樞絕去也。
● 《五星同色賦》
唐·崔淙
暮入天樞,表聖皇夜寐之勤政。
● 《聖母神皇詞》
宋·張憲
洛水泱泱出寶圖,黃金爛爛鑄天樞。
● 《齋居感興二十首 其七》
宋·朱熹
乾綱一以墜,天樞遂崇崇。
● 《武氏剪甲詞》
禪少室,頌天樞。
● 《送劉貞庭總管之嘉禾》
元·張翥
萬象天樞北,三山海市東。
旱龍俄作雨,陽鳳已鳴桐。
● 《讀易贈熊體貞孫倩 其六》
明·王夫之
雒陽看花,天津聞鵑。
歸之氣數,莫匪自然。
人用以廢,天樞不圓。
● 《狄仁傑諫復廬陵王圖》
明·李昱
牝雞之晨及其常,天樞崇崇勢莫當。